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向东 《中外书摘》2009,(12):60-61
我所在的城市,便是刚刚通车的马路,如果含人行道在内,我敢说,看不到一条是完好无损的。昨天通车,可能今天某个地方就已经开始开挖,这里挖一条,那里挖一块,伤痕累累。马路从东边做到西边,西边还没完工,东边已经坏了。  相似文献   

2.
知秋 《当代老年》2013,(7):58-58
退休在家,没有其他的嗜好,却十分痴迷灯谜,猜射竞成了我晚年的一大乐事儿。儿时常听大人们说些谜语,觉得挺有意思的。参加工作后,逢年过节也常猜猜谜语,活跃一下家庭文化生活。退休后,电视、报刊看得更多了,凡有灯谜我从不放过。节假日里,儿孙们回来团聚,我的腿脚不太方便,不能与他们远游,就跟他们在家里猜猜谜语。大家一会儿七嘴八舌,一会儿静思默想,有时为了一条谜,这个查字典,那个翻书看,谜,成了我们全家看书学习的引子,又在知识圈里交流了几代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正一马骁楠消失后的第99天,我终于搁下了一个摇滚女郎的死不认账,开始疯狂地搜寻一切与他有关的信息。一个礼拜的电话轰炸后,我不得不向事实妥协,蓬头垢面地转过几条马路,亲自到报社申请寻人启事。  相似文献   

4.
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我很认真地琢磨了一下我的采访对象一个尽人皆知的周迅,一个尚未过招的黄觉。我猜他们的模样、猜他们的行头、猜他们的态度、猜他们的关系……最后什么也猜不出来,还是见面后的感觉更真实吧。  相似文献   

5.
旷野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0):27-28
办公室共有四个人:中男、帅哥、靓仔和美眉。美眉最小,负责文件打印。她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帅哥和靓仔从前很少加班,但自从美眉来后,一发而不可收地开始加班到深夜。加完班,帅哥和靓仔争先恐后送美眉回家。美眉的宿舍其实就在附近,空气质量好的日子,眼光穿过一条不宽不窄的马路,可以清晰看见她宿舍里的物品。但帅哥和靓仔很执著,每晚都坚持要把美眉送过马路。美眉飞动着裙裾上楼,他们在楼下等。直到美眉从窗口把手伸出来向他们致意,他们才微笑着离开。中男总是来去匆匆。他从不主动要求加班,似乎,有什么事分他的心。他很神秘,头…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公司派我去位于美国芝加哥近郊的总公司接受培训,初到芝加哥时,公司安排我与美国同事艾丽斯同住一个宿舍。宿舍位于梅纳德山区,艾丽斯驾车带我过去,在快到宿舍的时候,艾丽斯把车停在了一个停车场里。她告诉我说,这个宿舍在一个刚建造完工的住宅区里,甚至连马路都没有修建完毕,我们必须要从这里步行进去。走着走着,前面很快出现了一支筑路队。我细一看,发现他们的修路十分浪费,这条小公路,不会有太多的车子来往,更不会有什么重量级的大型货车,然而,所用的水泥却非常厚,估计不会少于40厘米。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来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绞尽脑汁也猜不出,父亲哈哈大笑:“答案就是‘人’。出生时用四肢爬行,长大后用两条腿走路,老了则需拄拐杖,这不是人是什么?”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父亲却已经拄上了拐杖。我给远在外地的几个兄弟姐妹写信时,提起了年迈的父亲如今走路需要拄拐杖了。不知是我没有写清楚,还是他们领会错了,兄弟姐妹几个都买了拐杖邮寄回来,有根雕的、湘妃竹的、檀香木的、不锈钢的,还有带电灯可报警的。在深圳打工的小妹更是寄回一件尖端产品,不仅能放音乐,而且…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拐杖     
骆明 《中外书摘》2006,(10):25-25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  相似文献   

9.
神迹     
佚名 《老年世界》2009,(2):15-15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相似文献   

10.
林秋 《老年世界》2013,(12):22-22
退休在家,没有其他的嗜好,却十分痴迷灯谜,猜射谜语竞成了我晚年的一大乐事儿。 儿时常听大人们说些谜语,觉得挺有意思的。参加工作后,逢年过节也常猜猜谜语,活跃一下家庭文化生活。退休后,电视、报刊看得更多了,凡有灯谜我从不放过。节假日里,儿孙们回来团聚,我的腿脚不太方便,不能与他们远游,就跟他们在家里猜猜谜语。大家一会儿七嘴八舌,  相似文献   

11.
我从2002年开始订阅《老人世界》。开始我自己每期一篇不落地通读,后来儿子和孙子、孙女也经常看。儿子在本乡镇上班,每休班时,他就看几篇,他爱看“百姓故事”和“亲情篇”。孙子孙女爱看“开心乐园”,什么谜语、猜字、小笑话、小幽默、漫画等,有时也看其他栏目。  相似文献   

12.
退休之后我最大的乐趣就是陪孙子玩,孙子叫干啥咱就干啥,俯首甘为“孙”子牛嘛!这个星期日,上小学的孙子交给我一项任务,到5号十字路口人行横道边站岗,如果有他的同学要扶我过马路,就让他们扶。为了哄孙子开心,也为了支持小朋友的爱心行动,我愿当一回马路吸尘器。  相似文献   

13.
“天灾啊,没办法的”,让我想到了归因理论 在受灾点评估过程中,我们碰到一家人,他们的房子塌了,在马路边搭了一个简易棚。在交谈中,他说了句“天灾啊,没办法的”,让我想到了归因理论。我们的灾民目前把受灾的原因归因到了天灾,但我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不会再归因到天灾了。接下来的重建工作,是政府的工作,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分配,老百姓会归因到政府。  相似文献   

14.
走过马路     
马路并不是专给马走的路,这是后来才明白的。7岁那年来到山镇。那儿的确有条马路,它是来镇子,乃至进山、出山的所有车辆以及行人必由之路。有点“关”味道。小时候觉得,这很名副其实。马路马路,马车牛车走的真是不少。哈、咯、哈,哈哈哈哈,那是蹄声和铃声的交响。城市来的孩子果真觉得新鲜.并且都不称马路而叫大道。——走,上大道!一来二去,大道真给弄得有股神圣的劲儿呢.大道不很宽,却很长,光穿过镇中心就三里来地.前面发祥于火车站,后面伸展向山里小火车站就更长了.那时开始知道:路是世上最长的东西。天天都要走上这条…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牵手     
彭国梁 《老年人》2005,(9):22-22
“也许牵了手的手,来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这歌我倒是也喜欢唱,平平缓缓的,没有太大的起伏。谁又没牵过手呢?可过细一想,又有哪一次的牵手能让自己记挂一生呢?有一次在街边等人,看见一对盲人夫妇牵手横过马路,我忽然就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感动。他们从容而又平静,他们一步步地走了过去,他们当然听得见马路上的人声嘈杂与车来车往,他们也知道要横过这条马路只有靠手中的棍子与相互的扶持。似乎所有的车辆与行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并不约而同地向他们行着注目礼。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我居然尾随在那对盲人夫妇…  相似文献   

16.
露营     
牧人 《职业时空》2005,(3):51-51
刚刚入春,地上的雪还没有全化。从来没有露过营的我就迫不急待地从地下室里翻出已落满灰尘的帐篷,逼着男友山带着我和弛到他家的农场去露营。从加拿大温尼伯城里开车出去已是夕阳十分,在太阳没有完全下山之前我们要点篝火、搭帐篷,所以一分钟都没有耽搁。一到位于市郊阿森尼伯河畔的农场,带着我们的两条狗,拿起帐篷、睡袋和电锯,我们就朝树林的方向走去了。穿过树林,来到河边,山在一个比较平坦地方,把东西暂时放下来,拿着电锯,一会  相似文献   

17.
周波 《金色年华》2007,(12):33-33
我感觉,一到高三,好像一切都不同了,爸妈一改从前的“怀柔”政策,开始管束和督促我。原来特别希望他们管我,可是现在我不想受他们的管束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在对我的关心中透露着不信任。难道我就这么笨,要他们不停地催我笨鸟先飞?我不想听这些话!我好想告诉他们我心里的想法,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没有长大的孩子是不能有自己思想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追求     
我有一位朋友,10年前辞职下海。在决定辞职的前夜,他约我到马路边的那个小酒馆。我们常常到这儿来,几杯啤酒,几个小菜,几十元钱,酒足饭饱目也别有情趣。可是这一次没有了往日的轻松,他一脸凝重地告诉我他的决定。从他的表情我判断得出,今天他不是来同我商量事情的;作为知己好友;他让我当一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听听他的倾诉。确切地说,我听一次漂亮的演说。因而我明白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他早已深思熟虑了。他去诉我,他再出空税不了机关干部的平淡和昆寒,激须改变目到的生活方式,他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他说,一天…  相似文献   

19.
苏芩 《伴侣(A版)》2011,(10):18-19
正问:我是福建女孩,1982 年出生,闽南这边算虚岁就是 30 岁,到现在我还是处女。从我 22 岁那年开始,不断地遇到不同的男人(我都数不清几个了),却有同样的特质:都是没见几次面(两三次)就想跟我发生关系,当我觉察到他们的目的后,那就只有结束了。  相似文献   

20.
“要男朋友还是养一条狗”,这话不是我说的,但,是花青面临的一个问题,性质接近“生存,还是毁灭”。养一条狗,当然养一条狗,这是花青的答案。原因是花青越来越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花青觉得生活中女人和男人之间真诚相待真实可信的东西越来越少。花青的年龄并不大,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Y世代女孩儿,简单地说就是那种泡在蜜罐里幸福成长的精品一代女孩儿,从幼稚园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花青一路走来顺顺当当都是她的父母一手在操办,花青只管在他们铺好的路上安静地行走,二十几年了,曾经拥有的始终拥有。同时,花青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