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谬误中包含的真理─—评清末君主立宪派的中国民族观胡岩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中不仅包括了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而且包括了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各个成员都在缔造祖国历史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在今天...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藏、蒙古、满、回等兄弟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缔造了统一的国家,组成了相互依存、同甘共苦、和睦共处的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3.
以民族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多民族国家必不可少的基本建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物。各族人民都为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缔造伟大的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加强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一座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对于增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成后的中国民族博物馆,将是国家的和民族文明的标志,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是浓缩记载我国56个民族数千年文明史…  相似文献   

4.
新宪法问答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共同生息在祖国大地上,在世世代代的劳动和斗争中,各族人民都为创造祖国历史文化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各民族爱国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各族人民有了革命的旗帜,团结的核心,民族民主革命面貌便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集合了各民族的优秀儿女,其中有许多是少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各族人民在缔造祖国的历史进程中,都曾作出重大贡献。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己的习俗。他们在各个时期所创造和留存下来的文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文物是反映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资料。这些民族文物,能够帮助各族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提高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共生互补的经济文化联系和根本趋同的政治利益为纽带,通过悠久的频繁交往,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亲密的文化、血统关系和深厚情谊,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他55个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西藏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早已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随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藏传佛教传至祖国其他地区,这不仅增进了各民族在宗教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且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历史上,藏传佛教爱国人士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和谐、边疆的稳定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重要位置,这是中华各民族经历厂两千多年统一斗争和融合的历史过程后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空前团结统一,奋发向_上,她不仅在拓展自己辉煌的历史,而且将对世界作出更卓越的贡献。一、中华民族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民族众多,但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利益,。因而同呼吸…  相似文献   

10.
马率帅  李良品 《民族学刊》2021,12(3):21-28, 96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其“边地”的文化属性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长时段纵向讨论该地区的“边地”内涵,借由“边地”相关理论并围绕这一地区的“边地”历史、“一体化”进程与策略、“一体化”格局与状态等方面探究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能为“各民族共创中华”等主题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以及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为”“自在”实体走向“自立自强”实体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发展基础、自身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民族地区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与沿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精神在国家观念上的生动体现,它在具体实践中,与推进社会进步、促进历史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反对外族的侵略压迫、反对分裂离间、维护本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主权和独立上,还表现在发扬民族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精神,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团结进步,推动祖国社会历史的前进,开发祖国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繁荣祖国的经济文化,热爱自己生长的家乡和国家,对祖国英勇献身的大无艮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族人民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各自的重大贡献。经验证明,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前提。当国内民族关系处得好时,国家统一就得到巩固,经济文化就迅速发展。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较好的时代。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统治集团,顺应历史潮流,调整统治政策,对民族问题作了妥当处理,促进了民族和睦团结,为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历  相似文献   

14.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象巨人一样迄立在世界的东方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本文将以具体的历史事实来说明,素以勤劳勇敢著称的藏族人民和他们的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科学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与巩固的过程中,为开拓西南、西北边疆,繁荣祖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并最终创建了新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据历史记载,我国许多政治中心都位于黄河流域,这些城市的历史都源远流长,具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这些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内涵。城市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文明和进步的集中体现,城市也是各族人民之间互相交往的纽带。通过城市这座桥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快发展当地经济,从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科学等,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6.
今天本刊编辑部和《歌曲》编辑部联合发出征集、评奖民族团结歌曲启事,但愿她拨动起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心弦,开展创作民族团结歌的活动,并通过评选,把优秀的民族团结歌曲保留下来,传唱下去,以发展民族团结新风尚,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创作民族团结歌,要歌颂我们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疆土,是我们各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中国,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与亚国家层面的"各民族"都被称为民族,这就造成语义的模糊、混用和学界的困扰争鸣;在英文翻译上也难以精准表述,目前的两种译法nationality和eth-nic group都引起一些异议。民族概念必须以尊重历史、符合现实、符合我国的族际政治和民族关系为原则。本文试提出当今中国亚国家层次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应平等地称之为"族元"———即共同形塑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贡献的族类单元,英文翻译取用National ethnic unit。文章对"族元"这一概念的意涵进行了阐释,从历史史实、宪法精神、学理层面和国际视野展开了论证。对National ethnic unit进行了英文词语分析,将其与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作了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民委近日共同发布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提纲》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提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基本知识,掌握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政策观念,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提纲》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十二大的报告中就要求“一定要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最近再一次科学地正确地论述了民族问题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及解决当前民族工作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方针政策,要求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兄弟大家庭,我们祖国所拥有的一切人力物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祖国的统一和国防的巩固靠我们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和保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现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人,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华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振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