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智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组织,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智库的影响力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智库在社会系统中掌握着相当的话语能力和话语资源,智库话语的有效传播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智库话语传播已经形成了日臻成熟的运作机制,呈现出国际化大型智库的显著特点。本文拟从逻辑起点、平台建设、策略原则、舆论引导、内在目标多维角度对西方国家知名智库话语传播运行机制做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决策》2014,(2):38-41
美国:“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的最大特色和优势,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智库人才的高端性。避免了智库陷入纯理论研究的窠臼,又为智库走进决策者身边施加影响提供了便利。美国智库的另一大优势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智库主要经费来自社会各界无偿的捐助和基金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方可成  吕正韬 《领导文萃》2014,(16):121-124
正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几乎所有美国智库最热门的方向,都是在研究中国军事领域,了解美国智库在国家安全与军事决策中的地位,或许能带给中国很多启示。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新宠美国智库到底为何而奋斗?答案就是——"影响决策"。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进步中心是智库群体中的新宠,它比  相似文献   

4.
温燕 《领导文萃》2009,(5):59-63
最近,美国各大智库接连推出数个中国报告,预测中美关系及中国未来,并为下一届总统建言献策。这令国人越来越关注美国智库这个隐藏于政府背后的“思想酝酿者”和“点子高手”。美国智库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对美国外交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智库的发展能否从中借鉴到什么?  相似文献   

5.
科学决策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理性。科学决策要发挥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美国智库发展迅速且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参与决策的运行机制,对我国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借鉴美国智库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中国智库的参与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发挥现代智库在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TTCSP)"的研究成果,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是其在中国唯一授权单位,这也是报告中文版在我国首次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智库数量为6826家,比2012年的6603家有所增加。其中,北美洲最多,共有1984家,欧洲有1818家,而亚洲排第三,有1201家;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1828家,是第二名中国425家的4倍多,第三名英国智库287家。  相似文献   

7.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09,(11):30-31
最新统计的美国智库为1777家,据说中国智库超过了美国。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带“研究”字样的机构,2008年已经突破2000个。但中国的这些个机构能够被称作智库么?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初由美国学者发布的“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报告中,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8家中国研究机构人选“亚洲25强”,但按照项目研究者制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中国智库只有74家。那么,在美国学者眼中,又是如何比较中美两国智库呢?“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183;麦根认为:美国智库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智库论坛上,长期为中国决策层提供政策和咨询却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十大中国著名“智库”终于浮出水面,包括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对此,《南方都市报》11月12日发表题为“中央政府十大智库为何不见民间团体”的文章称,这十大智库全部是官方或半官方机构,真正民间的智库,一家也没有。这样的智库结构,无法扮演其应有的社会、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大学智库成为我国智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智库建设问题也亟待解决。与官方智库相比,我国大学智库存在影响力较低、研究成果少转化率低等问题。但大学智库也拥有独特优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大学智库的建设需要从战略角度出发,从树立全球意识、体制改革、社会环境建设和培养核心人才方面着手,推进大学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11.
美国智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因此它在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腿凯托研究所作为个案分析美国智库是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它认为,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最后笔者对中关之间的智库外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治有两条腿,都在华盛顿。一个是“美国游说一条街”,那里的各大游说公司专门负责与议员们沟通;而另一个就是马萨诸塞街——“美国智库一条街”,街上的众多智库专门为政府提供“智慧”和后备官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智库     
余娉 《领导文萃》2010,(3):58-61
各国的“外脑” 2009年初“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根领导的项目组出台了首份关于全球智库排名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美国智库最多,共1777家,其次是英国的283家和德国的186家,印度拥有121家智库,为亚洲最多,日本其次为105家。  相似文献   

14.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无论从脑力、知识力量方面而言,胡佛研究院都是世界顶尖的智库。 1919年,胡佛研究院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这家私立研究机构目前已成为美国研究美国内政、全球安全、亚洲及中国问题的权威智库,它的许多成员在美国政府担任重要角色,胡佛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史料文献收藏地之一。“因为斯坦福大学是私立大学,所以胡佛绝大多数经费都依靠私人固定的、经常性的捐助”,苏萨介绍。  相似文献   

15.
办好智库,为党和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是高校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基本职责。一是要创新机制,引进合适的智库领军人才,形成一支稳定的智库研究梯队,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关键,主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二是要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深耕细作,持续研究,拿出"接地气、有生命力"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制定政策和社会凝聚共识产生广泛影响,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根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三是要开放办库,以项目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走合作研究、协同创新研究之路,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实现路径,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四是要在办好智库中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服务社会,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促进高校培养人才的本职功能的发挥,这也是高校办好智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朱旭峰  周毅 《领导文萃》2011,(24):116-119
随着中国社会对智库的需求不断增多.智库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提升中国智库的能力。加强智库间的辩论,建立“思想超市”,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传播力是衡量智库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智库在数量上堪称全球第二智库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却相对滞后,未能形成与国家影响力相一致的国际传播能力。我国智库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品牌意识,将智库建设纳入国家外交大战略的体系中来运作,建立健全适合智库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智库发展道路,增强智库国际传播能力,争取智库国际话语权。一、建立良好的智库传播保障机制良好的传播保障机制是增强智库传播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领导论丛     
《领导科学》2012,(19):40-41
古代智囊团与现代智库徐晓虎智库,又名思想库、脑库、思想工厂等,是以服务公共决策为目的,开展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智库的雏形智囊团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集团、东晋时期的清谈派、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的谋士群体。现代智库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思想性、开放性、战略性和创造性。于1948年成立的兰德公司是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智库。  相似文献   

19.
孙敬鑫 《领导文萃》2012,(22):30-32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外部力量中,西方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越来越明显地打上了智库的烙印。中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西方相对实力地位转换的加速,直接推动西方主要智库越来越关注"中国话题"。对中国来说,西方智库不再仅仅是外部观察者,他们已经成为参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另一股力量。西方智库近年来对中国话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由远及近、由点  相似文献   

20.
《决策与信息》2009,(8):50-52
记者:您是一家公认的美国顸级智库的主席。您认为一个成功的、有影响力的智库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桑顿:我在过去多年中担任布鲁金斯学会的董事,并且在过去七年担任董事会主席,我对于智库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这些经验获得的。布鲁金斯能够成为一个顶级智库,关键在于它一直坚守三个核心价值: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这三个价值整合在一起,指导着我们的研究,并界定了我们学会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奠定了我们成为全球领先智库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