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格萨尔王传》是东方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个课题还值得继续花大力气去做。试可分别从史诗的三个要素---情节、人物、艺术切入展开对比研究,确证《格萨尔王传》的艺术成就整体上达到与《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同等的高度。仅就情节而言,《格萨尔王传》与《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均主要描写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撄夺财富的战争,同时交织着部落内部多妻制所暴露的男权统治社会矛盾、部落首领争权夺利的矛盾冲突和人神两界互动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斗争;相对而言,荷马史诗更瞩目人类在战争中的力量,《格萨尔王传》更在乎战争的正义性。中西两大史诗情节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源于共同植根于英雄时代,而中国的《格萨尔王传》产生、形成、发展的时间跨度更大。从历史类型学窥探其荧荧大端,《格萨尔王传》和《伊里亚特》与《奥德赛》的情节均具有实在历史性、神话传奇性和社会全景性,具有永恒魅力和认识价值,占据古典史诗情节概括提炼和组织安排艺术的最高峰线。  相似文献   

2.
文艺语体,作为语体的一个子系统,是历史形成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和《格萨尔王传》的语音、词语、句法修辞和修辞格,大量而反复使用的表达手段、表达方式均具有形象性、情义性和审美性,开拓创新地成就了完整、规范的文艺语体,在语用体式建构上率先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战争文学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往往成为文学的重要源头。如,被称为西方文学的重要源头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是以著名的特洛亚战争为题材的,西方中世纪的《罗兰之歌》、《伊戈尔远征记》之类英雄史诗也大都是战争文学;印度古代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虽不是单纯的战争故事;中国古代虽没有出现规模宏大的战争史诗或英雄史诗,但中国先秦的经史子集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与战争有关的文学作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同兄弟民族和其它国家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它同《格斯尔》一起,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史诗相存并列,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把荷马史诗反映的英雄时代归属为“伦理的社会”,朱克尔确认“《伊里亚特》是一篇具有伦理力量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探索《伊里亚特》的道德意识的前提与出发点。 史诗《伊里亚特》描写的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古代希腊人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依照史诗提供的艺术形式、情节、形象及其表述的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不是智力低下的原始狩猎者,而是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上的有健全意识的新人。尽管史诗揉进了许多神话和英雄故事,使它通篇洋溢着原始人类的粗犷情调,然而史诗在陈述希腊人与特洛亚人之间的长达十年的战争历程时,又显示出已经在初期文明人类中滋生的道德意识。这正是史诗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试论《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中的“集体无意识”痕迹高宁被誉为藏族生活“百科全书”的《格萨尔王传》,包容了古代藏族社会的社会结构、民俗风情、男女婚姻、伦理道德、审美观念、宗教信仰、部落战争等繁复多样的文化材料,它场景宏伟,气势博大,不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  相似文献   

7.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新译《伊里昂纪》和《奥德修纪》)是欧洲最早的辉煌文学巨著,它既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的艺术结晶,也是希腊民族童年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恩格斯称它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马克思称它是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两部史诗不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研究公元前11—9世纪希腊的历史,《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唯一可资依据的文献,通过史诗的艺术描写,得以了解希腊历史黎明时期的社会风貌,粗略地看到希腊人从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8.
“赛马登位”是伟大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一部,故事围绕着谁来当岭国国王的问题,通过赛马,展开了岭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它不象《格萨尔王传》其他以“宗”或以“战”命名的部本那样,有千军万马惊心动魄的鏖战场面,和英雄为国捐驱的悲壮情景。它的整个故事基调比较轻快,语言也多以取笑逗趣、诙谐幽默为主。而且还采集了  相似文献   

9.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已被各国研究家公认为世界伟大的史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它是世界性的民族史诗,是芬兰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的差异。从多角度入手,对藏族《格萨尔王传》和芬兰《卡勒瓦拉》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虽然有些学者对史书中的格萨尔和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进行过比较研究,但模棱两可,毫无定讨。人们仍然习惯于把史书中的格萨尔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混淆起来。 本文就史书和史诗中的格萨尔进行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格萨尔称谓的含义和由来 有人说,格萨尔是莲花花蕊之意,是说花蕊能破花瓣而出,堪称英雄,故喻人则为英雄。 又有人说格萨尔在蒙古族中称为“格斯尔”,其意也为英雄,故藏族称呼中的格萨尔是外来语。 也有人说格萨尔是象雄语,指英雄豪杰,是随苯教而沿袭迄今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英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如果我们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系统地梳理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相似文献   

13.
最新出版的《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中册的文献价值在于 ,填补了《格萨尔王传》传播学的一大空白 ,标志着这部英雄史诗的发掘整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少数民族宏伟的英雄史诗画卷中,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英雄格萨尔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英雄江格尔是藏蒙两族人民在长期民族发展过程中塑造出的两个不朽的英雄典型。这两个艺术典型,既具有英雄时代的共同特征,都为氏族部落的统一繁荣而战,为铲除邪恶、保卫领土而战,刚正勇武、本领超人,同时他们又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人物肖像描写 ,对比反衬等艺术方法 ,描写主人公岭·格萨尔的性格特征 ,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尘埃落定》的史诗题材和史诗风格入手,通过《格萨尔王传》与《尘埃落定》的比较,阐释了《尘埃落定》所体现出来的弃子身世、成长与业绩、难题考验、英雄之死等英雄主题,注解凝结在作家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  相似文献   

17.
《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为名教中人所作,这部曾深受歌德、席勒等大文豪青睐的作品,以水冰心与铁中玉的婚恋故事为主线,塑造了水冰心、桃枝、韩湘弦、水香姑等几个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以“他者”身份生存于男权世界的夹缝中,她们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非常值得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及婚恋自由意识等角度深入挖掘《好逑传》中女性人物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对正确把握《好逑传》的思想内涵,客观评价这部作品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同其他民族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绚丽夺目的明珠。尤其,《江格尔》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它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它同《格斯尔》一起,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克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史诗相媲美,闻名于世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不断前进,生活不断变化。然而,历史的面貌,过去时代的风土人情却被保留在文学作品中。《江格尔》再现了蒙古族人民在民族意识萌生期的宗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王传》与藏族民歌谈士杰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王传》)系藏族人民的集体创造,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知识的总汇,脸炙人口,历久不衰。别林斯基说:“每个时代的诗永不凋谢,取决于该时代的理想的重大程度,以历史生活的方式表现的那种思想的深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研究有了新的起色。本文试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间或略陈管见,以就教于识者。 关于长诗的名称 这是一个研究者们笔下常有,而未曾专门论述的问题。一些常见的称谓是:《格萨尔》,或《格萨尔王》、《格萨尔王传》,其前冠以长诗、史诗、长篇文诗、神话长诗、英雄史诗等修饰语。 一般的称谓仿佛无关宏旨,而科学的称谓却往往代表着称谓者的倾向和观点。生活中,人们喜欢用简称或省称,而简称、省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