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地区要找准西部大开发的最佳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东西部差距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距。尽管多年来中央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四川8500万人民怎么办?我以为,四川要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的第一动力是:学习,全民的学习。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区域内经济之发展,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归根结底,是依靠该区域内人的素质,依靠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四川,作为中国西部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较快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在30年内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首先要在学习上加倍努力,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外在因素是政策倾斜;而内在因素则是人的素质。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是不可能的。只有西部的教育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才可能使西部的经济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个“教育”应是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内的,全民的、终身的素质教育,简言之是“大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存在。本文就金融机构对东西部地区各行业的贷款支持来分析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一直是东快西慢中部居中的态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地区发展差距缩小=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区经济“亮点”不断生成,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5.
陈栋生 《领导广角》2001,(5):14-14,13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至今尚未走出工业化初级阶段,有的省(区)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65%、86%和7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14%和28%,比东部地区低59%、26%和48%。这些差距,是西部区域经济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西部地区发展迟缓,东西地区发展差距在不断地拉大。从表面上看,这种差异是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所致,但究其本质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比较有效,改革开放政策发挥了作用。从微观经济层面看,近年来在东部地区产生了大量中小企业,其中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为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动力机制,是当地创造财富和提高国民收入的主要源泉。例如按经济地带划分,东部和中部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42%和15%,而东、中、西部的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各占全国的66%、26%和8%。这说明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比较,大约是中部的2.5倍,西部的3倍。再从中小企业占各地区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西部农民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西部农民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上升规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中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农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起伏较大,反映出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必然会制约西部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 多渠道筹集资金是新世纪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底子薄,历史欠帐多。以1998年为例,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4%,不足中部地区的1/2和东部地区的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59元,分  相似文献   

9.
张培胜  肖志颖 《决策》2001,(11):14-1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安徽省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徽"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通过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省力,为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西部经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东西部经济开发立法的差距,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确定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提出东部地区全面开放战略,首先从立法上确定了发展的方向,使中国东部经济走上了快速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成峰 《经营管理者》2011,(9X):247-247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国情。要解决这一发展不平衡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的重大决策。本文以西部的环境特征为基础,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重要性,探讨了西部大开发要面对的问题,分析了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以及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经济的发展是惊人的:从1978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均翻了5至6番,年均增幅达20~40%,大大超过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温州市何以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经济飞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 四川经济总量名列全国第十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四川省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87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6%,高于全国水平2.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由第15位上升到第11位,经济总量列笫10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新增51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4.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东西部地区经济还存在着差距.尽管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逐步缩小,但是由于它们的基数不同,每个百分点对应的绝对量也不同,即使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绝对差距也会扩大.因此本文采用效益分析法和回归分析从结构效益方面来研究二者产业结构的差异,西部只有在与东部产业结构的比较中寻找差距、求其成因、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为大开发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5.
产业链与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冀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全国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科研环境,而成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核心区之一。2001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企业总产值为8655.09亿元,占全国的10.0%;制造业创造利润377.8亿元,占全国的12.0%;2001年本区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0%,高于全国88.2%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制造业比重占工业的95.1%,制造业是本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还有一定差距。制造业的发展在本区国民经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由之前的零提高了不少,然而相对中国东部,中部的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地区FDI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FDI分布的不平衡性成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也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巨大差异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对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7.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即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快一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缓慢一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咨询与决策》2014,(11):44-49
我省地处中部,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1位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6位左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居领先地位。我省地貌类型多样,自东向西,依次为平原、丘陵岗地、山地,各占国土总面积的20%、24%和56%。受自然禀赋、发展条件的影响,全省可建设用地有限、不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形成了武汉市一城独大,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的格局。以上这些省情,决定了建立符合湖北省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自栋 《管理科学》2001,14(2):62-6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较差,要想尽快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进行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必须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尽快、有序地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城市是建设的重点;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第三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是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国家全面实施"禁采"、"禁伐"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的背景下,尽快改革目前的二元户籍制度,建立新的、科学公正的一元户籍制度,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另外,西部的城市化建设还必须考虑东西联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协调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1992年-1994年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0.5%和0.6%,步履维艰,裹足不前,特别是1997、1998年.竟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年减少0.7%,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又比1997年降低3.6%,1999、2000年仍未见好转.其问男性完全失业率高达5%.创日本1953年以来的最坏记录。一个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经历过经济持续大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何以如今经济低迷达十年之久而难以自拔。其原因繁多.但最值得警示者有以下数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