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纵观一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连续保持10年、20年、30年增长的国家有若干。按照年增长7%以上的速度,上个世纪后50年,第一个10年保持增长的,有40多个经济体。但到了第三个10年,就寥寥无几、只有5个了。能继续走好第四个10年的经济体,几乎还没有。可以说是三  相似文献   

2.
经济观察家说,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4年两位数的增长后,2007年丝毫未显疲态。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近30年的持续增长以及连续5年两位数的产出增幅,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也是北京奥运年。据此,有经济学家说,2008年世界的焦点在中国,中国经济注定在这一年再掀腾飞高潮。显然,中国已经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3.
推荐度指数经济日报评出"2014十大国际经济新闻"。1.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成为稳定世界经济重要因素;2.中国外交活动频密成果丰硕世界瞩目;3.APEC会议成功举行中国力促区域合作;4.阿里巴巴在美上市搅动全球电子商务;5.国际油价连续暴跌大宗商品价格下滑;6.20国  相似文献   

4.
正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好于2013年,初步预计在7.8%左右我们认为,有四方面因素支持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外需小幅改善。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总体略好于2013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比2013年加快0.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  相似文献   

5.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我国经济2006年增长10.7%,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209407亿元人民币.这就预示着:我国GDP增长再创新高,这就意味等于继2005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之后,2006年我国超越了英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四大经济体.这无疑于是今年春天,我国13亿中国人的国之大喜.然而,在大喜之年,我国GDP增长的创历史新高,与位列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美国、日本、德国2006年GDP相比,又增加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13,(20):11-13
中国共产党是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她凭借什么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凭借什么得以执政数十年,又凭借什么打算在将来继续执政?其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在哪里?现有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保持其执政地位并且继续长期执政?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按照蒋介石们当年的"法统",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不具备合法的地位,更不可能通过诸如"选举"的方法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的。因此,中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美国为代表尤其是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仇华政客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公布国防费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2%。这一数字引起了外媒对"中国威胁论"的又一轮翻炒。那么,"中国威胁论"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分析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最多的国家。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比较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三大优势,这就是体制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这使得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经济增长,在2030年前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看,中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在三大产业的结构上,无论是从增加值结构上看还是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结构升级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就业。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28日下午,美国旧金山"大众论坛"在华埠召开会议。会议说,1978年是古老中国"重生"于当代的标志性年份。这30年带给中国的巨变,不仅仅表现在持续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数字上,更表现在个人的命运之中。过去30年,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个数字占了整个上世纪脱贫人口的75%。到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经济刺激计划或催生"不必要"基建工程2008年底,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体。为了抗击衰退、保持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实施一个为期两年、总金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加快了中国一些已经开工的大型  相似文献   

12.
周其仁 《领导文萃》2010,(18):34-36
<正>"渐进"变成"渐渐不容易推进",中国前行的障碍是改革的动力问题在30年改革之路上,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取得被称为"中国奇迹"的经济增长成就呢?从大处看,就是改革开放。要是没有改  相似文献   

13.
谢洪明  章俨  刘洋  程聪 《管理世界》2019,35(5):161-178
新兴经济体企业如何从连续跨国并购中获益?基于均胜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的过程演进模型,研究发现:缺乏资源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在连续跨国并购过程中会经历"双向资源结构化—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纵向资源结构化循环"的演化过程;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过程中随着资源的积累,重组策略逐渐从稳定式重组过渡到丰富化重组最后转变为开拓式重组;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创造价值的方式主要依托于环境撬动、业务撬动和平台撬动3种资源撬动方式。这些发现突破了把每次跨国并购作为独立事件这一隐含假设进而贡献于跨国并购的文献,同时识别出了新兴经济体企业从连续跨国并购中创造价值的3种资源撬动方式,进而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的文献,最后对中国企业连续跨国并购亦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世界各大经济体纷纷公布了2004年的经济数据,全球经济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喜人的增长。但各权威预测机构纷纷断言:这种增长速度难以保持,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拖住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路径——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逐渐过渡为以美欧为中心替外需服务的经济体,中国成为替世界提供廉价加工品的"世界加工厂"。而当中国成为严重依赖"外需"的依赖型经济体时,世界打冷颤,中国怎么能不跟着感冒呢!中国经济——失衡而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就已经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今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动荡,中国再次展示了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不由得让世界瞩目中国,也期待中国。本文将集中要简单回答的问题都是,中国经济的概述,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还将研究用于什么措施来改善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136-141
经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算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GDP在近十年内似乎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说美国经济的减速将拖累世界经济的减速,但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出现了一些调整,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IMF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中国和印度对  相似文献   

20.
盘点过去的一年———新世纪初年,无疑是中国在充满变数的世界上最为顺畅的一年。美、日等大经济体遭受“911”重创大幅震荡,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缓,美元利率一再下调,日元、阿根廷比索纷纷贬值引发经济衰退乃至社会动荡,而中国经济仍保持7%以上高增长,人民币保持坚挺信誉良好。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500强巨头落户中国扩大合作抢占市场的势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而急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世贸组织多哈会议一锤定音,全票通过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第143位成员,中国圆了入世之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