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青海历史上区域文化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地区属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西部和南部属青藏高原.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域在境内连接过渡;从经济文化类型上看,东部与中原农耕文化相连接,西部等其余地区属草原游牧文化,两种经济文化类型在境内并存、交错;从民族文化发展上看,历史上有多种民族在这里聚居,在友好往来和冲突中,中原汉族文化北移西进,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东进南下,不同的民族文化得到交流、发展和融合。这种情况使青海历史上的区域文化显示出多元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圈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部分。研究这种特点,对知古鉴今、深…  相似文献   

2.
文化不是与生产力无关的要素。在现代社会,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文化在广西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化是广西经济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中介。对于物质技术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广西,可以扬长避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培养文化人才,利用文化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创新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的产品,从而使广西经济踏上国际化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分水岭,大致可以山西、陕西、豫西、鄂西、湘西、广西为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世人所瞩目,无论是西部或东部,面貌的变化都是惊人的。但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比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西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的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但表现为地理闭塞、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而且表现为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上的极大差异。这是个多民族相对聚居又相对混杂、民族关系极其复杂的地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在这里,尽管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某些共同的文化心理,但每个民族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说,西部地区在  相似文献   

5.
陈恩维 《学术研究》2012,(3):127-134,160
通过南园结社,元末明初岭南形成了一个地域文人集群.通过群体性诗歌活动,南园诗人形成了共同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地域特质,通过家族传承、师门传唱和乡邦传播,南园诗歌实现了代际传承,岭南诗派在岭南成了现实;通过走出岭南,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各类文化和文学活动,与其他地域诗派展开文学交流,南园五先生传播了岭南诗歌,提升了岭南文人的文化形象,实现了岭南诗派在南国崛起;而南园五先生及南园后学的南园情结,则强化了岭南文人的地域文化认同,也奠定了岭南诗派的文化和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的新契机 ,有效利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广西的民族特色、区位环境 ,整合优势资源 ,进一步建设广西 ,发展广西的民族经济 ,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蔡平 《齐鲁学刊》2012,(3):46-52
岭南作为中国历史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自秦平百越置三郡起而归于中原统一王朝版图。战国以前,今桂东北、粤北、粤东部分地区分属古九州之荆、扬二州。战国时期,岭南政区和民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广东潮、梅二州部分地区属闽越,韶关、清远、河源大部分地区属楚国,广西贺州、桂林大部分地区属楚国,两广其它地区为传统的百越之地,分为杨越(南越)人、西瓯人、骆越人所属。  相似文献   

8.
边远艰苦地区人才流动工作的思考莫军一、边远艰苦地区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广西是一个地处边疆、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的民族自治区。全区除东部和南部少部分地区自然条件稍好、经济发展较快外,大部分地区属贫困山区。这些边远艰苦地区由于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和...  相似文献   

9.
在唐宋的历史地理中,岭南包括现今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广大地区和越南的一部分,这时候中原人士对于岭南的认知是偏僻边远、蛮荒贫穷的落后区域,而在政治上,岭南也是罪臣逐客的迁谪流放之地。在诗歌地理中,受荒服之地观念的影响,唐诗地理中的岭南等同于失意人生与生命的沉沦,瘴雨蛮烟是其经典的意象。宋代诗人继承了唐诗对岭南地理的普遍认知,并使瘴雨蛮烟意象蔚为大观,但在儒释道思想融合的影响下,江南意象的比对运用及岭南日常生活的大量描绘,使诗歌中的岭南呈现出一片自适闲逸。岭南遂由瘴乡蛮地有了“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的意味。  相似文献   

10.
杨梅 《云梦学刊》2013,34(2):105-107,123
容县,地处广西东南部,玉林市东部,北流江(容县称之为绣江)中游,是一座有着1700年历史的岭南古城。此外,其作为广西最大的侨乡,是"广西优秀旅游县"、"国家AAAA级三名旅游区"。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辽阔的西部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家园,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充分开发、挖掘和利用西部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对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永年县史略     
永年位于河北南部,与拥有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的武安县毗邻。从永年西部台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看,它们与著名的“磁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出土的殷代铜器和陶器说明,这里在当时是商统治的地区,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为晋、赵境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行郡县制。在现在县境东部设广平县,属钜鹿郡:西部设易阳县,属邯郸郡。这是此地置县的开始。西汉时,东部仍为广平县,西部为广年县,属文平国。东汉时这两个县均属钜鹿郡。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张角领导的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就发生在这个郡内。到隋朝时,因避炀帝杨广讳,东部广平县改称永年县,永年的名称自此开始。西部为临洺县。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出路何在?这是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繁荣和进步的实际问题。为了鼓励和表彰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振兴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加快广西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社会科学探索》编辑部联合有关学会和单位,共同举办“发展广西民族经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中处理民族宗教文化问题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丽 《学术论坛》2002,(3):125-127
民族的神灵信仰及其影响下形成的习俗、道德和价值观等 ,是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西部开发一方面能加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必将冲击西部众多少数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了规避民族文化消亡及民族消解的危险 ,必须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的特色文化 ;在西部开发中 ,运用民族特色文化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并由此提高该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这是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版图上,东部和西部的巨大落差,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东西的界线如何划分?影响中国西部文化的文明形态包含哪些特殊的内涵?它怎样影响民族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玲 《学术探索》2001,(Z1):156-15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内地汉族地区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研究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时,不能"一刀切".应改变以往那种预定性、一元化的计划方式,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分散化、运动化等社会文化发展特质,制定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对策,才能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多样性需求.  相似文献   

17.
岭南地域文化环境中的唐诗意象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大批文人士子由中原核心文化区移入处于汉文化边缘的岭南地区,造成了其身份和心态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感与岭南特殊的地域文化环境相作用,使唐人岭南诗歌在意象的特征和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异变,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以"岭海和瘴疠"、"客和囚"、"虞翻和尉佗"三种形态为标志的岭南诗歌意象群落;这一意象群文化心理内涵丰富,普遍表现为"去中原化"审美倾向,有着突出的悲惧感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十年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即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东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呈扩大化趋势。据有关资料分析预测,“七五”结束以后,东西部(东部指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西部指内蒙、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差距扩大化更为严重:工农业总产值中,西部为东部的比率将由1981年的59.18%和1985年的48.32%下降到1990年的31.02%。农业人均收入西部为东部的比率将由1981年的73.89%和1985年的64.82%下降为1990年的56.87%。职工人均收入西部为东部的比率将由1981年的103.19%和1985年的88.28%下降为1990年的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从此这一地区隶属于中央封建王朝的统治,以后南越国建立,虽然使岭南出现了短时期的割剧,但武帝平南越很快又重新恢复了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原经济文化的渗透,汉越民族的融合,使岭南的经济产生了新的活力,其中手工业部门中的金属冶炼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发展,它对岭南的生产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改革开放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核心是经济权益。作者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汉族地区相比,经济比重、发展速度、人均产值和收入都过低。②利用东部沿海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展对口支援和横向经济协作,互得实惠。③地区间、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的“竞争”是冲破传统习惯势力,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及增强企业潜力的好事。④族际人口的双向流动加深了学习了解、打破了地区民族界限,相互得以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