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主要从价值链理论寻求理论依据,模块化理论是企业价值网络运营机理的重要阐释工具。企业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问题是当前价值网络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主要围绕竞争优势的表现、竞争优势的阐释和竞争优势的演化三方面展开。企业价值网络的治理问题、网络文化管理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相关产业、企业个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当中。企业价值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在于构筑价值网络战略理论模型,整合战略网络的现有研究成果、整合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成果以及定量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决定目前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在于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即如何在继承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出竞争优势。目前有五种关于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的理论解释,一是基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二是基于后发优势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三是基于竞争优势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四是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整合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五是基于动态企业理论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本文认为,推动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驱动力根源,在于中国工业中微观企业战略的平滑化演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战略管理理论中对企业竞争优势认知的不同观点,提出了要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必须用系统整合的观点,从产业变化、资源整合、利益联盟三个构面入手,并考虑它们之间彼此互动的关系。战略三构面是企业在风云变幻、激烈竞争的动态经营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逻辑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按其发展阶段主要分为经典战略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的基本方法有SWOT分析法和环境威胁的五种力量模型。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增长型战略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竞争优势来源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最根本问题,而现有的三种战略思考逻辑均难以全面解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三种战略思考逻辑进行整合,构建竞争优势来源的整合解析框架,这种整合解析框架认为,企业如需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持续发展新的战略资源、与网络伙伴建立互信互利关系,从而全方位地、动态地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新创企业由于存在"新创立劣势"很难获得竞争优势,针对新创企业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能力和战略是影响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三个关键因素。新创企业需要沿着知识管理→能力演化→战略竞争的路径,内外兼修,动静结合。通过对市场知识和产品知识的吸收整合、转化应用、创造更新,积累大量经验;将这些知识演化为企业能力,并不断提升;在竞争过程中将无形的能力微观化为具体层面的动态竞争战略行动,从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竞争优势来源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最根本问题,而现有的三种战略思考逻辑均难以全面解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三种战略思考逻辑进行整合,构建竞争优势来源的整合解析框架,这种整合解析框架认为,企业如需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持续发展新的战略资源、与网络伙伴建立互信互利关系,从而全方位地、动态地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并使其与企业战略充分整合,关乎企业能否获得并维系竞争优势。本文旨在揭示如何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往单纯从资源观或能力观的视角解释战略人力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难以让人信服,而且也没有弄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严重影响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企业的资源或者能力都难以独立地支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观点,系统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复制性和无法替代的特点,但这也只是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将战略人力资源的这些特点与企业的组织协调性和组织柔性相结合。只有不断增强管理战略资源的能力,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优势、资源与能力及企业竞争力是战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然而,理论界对这些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却存在许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认识,这不仅不利于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实践。文章在分析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价值链模型对它们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认为,企业竞争力是反映企业实力的整体概念,而企业竞争优势是它在市场上的外在表现,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企业要想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以企业文化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构建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型,以帮助企业获得全面成本领先。  相似文献   

1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深入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中的Delphi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航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航空运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东方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战略联盟的角度分析了一种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通过模型分析和实例解剖,揭示出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战略联盟组合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可以获得利益的竞争优势。阐明了核心竞争力是联盟的基础,通过联盟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战略联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借鉴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比较得出,竞争优势理论是互动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为经济一体化理论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新思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内部分工,经济一体化集团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兼评"比较利益陷阱"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相应的比较优势概念也有嬗变,它与竞争优势概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论在某一个领域(绝对优势论)的深化与发展.比较优势论(包括动态的比较优势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地位至今不可动摇."比较利益陷阱"说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探索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以及创造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当代战略管理理论的使命。但对于企业资源、能力研究,一直都是战略管理研究中的难题。本文首先对产业组织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形成基于企业战略能力的竞争优势研究方法,从而寻找企业基业长青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7.
再论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初级形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优势理论更为切合实 际。比较优势理论既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基石,又是破解“中国经济威胁论”的锐利武器。中国 应把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知识产权推动要素的继承和创新;创造出潜在的需求,扩张现实的市场需求;保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环境和创新渠道的畅通,带动提携相关产业群的发展;知识产权在降低企业成本和保持差异化优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基于组织学习的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探讨了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关系,指出通过培育核心能力的组织学习能够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带来企业价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同时还讨论了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组织设计以及对组织学习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