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基督教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神学体系,它从产生起就吸取了希腊哲学,利用哲学来论述其教义.使哲学服务于神学。中世纪经院哲学是基督教哲学化的典型。近代哲学家反经院哲学,但并未从根本上反基督教。基督教从产生之日起就与西方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现当代哲学家指出了西方哲学具有神学的性质,反之,基督教也具有哲学的特性。世界上得到充分发展、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具有哲学的特性,都有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基督教则尤为突出。基督教的哲学特性之中,本体论至关重要,基督教神学本体论是…  相似文献   

2.
西方本体论哲学向基督教神学的过渡,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从泰勒斯的“本原”的提出到巴门尼德的“存在”之语言学的定位;从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在者”的概念到中世纪神学的“上帝”观念。这种本体论哲学之向神学的过渡对于西方的自由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与人的意识、思维、记忆等精神能力和心智活动密切相关,它一直是哲学反思和思辨的对象。西方哲学的意象观经历了古代本体论意象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意象观、近代认识论意象观和当代心灵哲学意象观等几种类型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4.
美是有神性的——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中世纪教父时期美学思想的最大代表,奥古斯丁把上帝当作美的本体,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思考美学问题。其关于上帝的美、精神美和物质美的思想为解决古希腊罗马美学中具体的、可变的、有限的美与普遍的、永恒的、无限的美之间的对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把“美与丑的对立统一、和谐、映衬”的观念引入美学中,给予丑一定的美学地位,从而丰富了西方美学史范畴的内涵。奥古斯丁论述审美经验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其美学思想一个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重要之处,在许多方面决定了西方中世纪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强调艺术应该具有形而上的价值,其使命在于歌颂上帝和为宗教神学服务,从而为西方中世纪美学对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传统,即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 前者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代表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强调基督教信仰中的“奥秘”成分, 对理性采取一种贬抑态度;后者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着一种理性神学的方向,力图借助形式逻辑对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进行论证,用理性来充实基督教信仰。这两种思想传统不仅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而且对于近、现代的西方宗教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代东西方两大文明一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融合,导致了至今以其独特方式影响人类文明的基督教神学文化的产生。本文以古代西方文化向中世纪过渡为背景从历史文化与哲学方面尝试探讨两希文明融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明举  吕佳 《天府新论》2005,(Z1):148-149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占有统治地位,法律哲学也为教会及其教义所支配,成为神学的一个科目.早期基督教著作家中最重要的首推奥古斯丁,他建立了以神权政治论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体系.中世纪天主教的神学和哲学在阿奎那的思想体系中达到了顶峰.他的思想体系是基督教圣经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种巧妙结合.阿奎那将法律划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但仍然保留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正义观.这些法律思想对现代西方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些见解,有其启示作用,不可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发展也有重大影响。面对20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危机,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研究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波及至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地,成为震撼整个欧洲的洪波激浪。“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一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指人类精神的觉醒,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其实质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复活”古代奴隶制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从神学中解放了文学、文艺、哲学、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以“神”为中心的经院主义教育受到批判,以“…  相似文献   

10.
没有感情,便没有诗,便没有文学。感情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重要特征。较早明确认识到诗(文学)的这一特征的,在中国美学史上,当推陆机,在西方美学史上,当推阿伯拉尔。阿伯拉尔(Abelardus,1079—1142年)是中世纪最有名的法国经院学者,出身于名门望族,后来自愿放弃父亲的遗产,投身经院,从事专门的哲学研究。阿伯拉尔生活的年代,欧洲封建社会已经历了六百年的历史,神学权威已牢固地树立起来。而他的哲学著作《神学引论》、《辩证法》、《哲学对话集》、《是与非》等,却充满了反叛神学权威的自由精神,遂招致宗教狂的迫害,被宣布为“异端”。阿伯拉尔本人则被迫四处流浪,过着极不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欧洲文化性格的转型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从神学政治到世俗政治的转变。完成这种转变的是霍布斯,他采用马基雅弗利的方法,以基督教的神学政治观摧毁了古代的自然理论,又以古代的自然理性摧毁了基督教的超验色彩。通过对基督教神学的政治化,以个人的政治权利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为,神学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神学”(theology)一词由希腊文合成,与今天所谓“神话学”语义相近。古希腊人以通晓诸神的性质及故事的人为theologos。亚里士多德以“神学”一词指他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中世纪初期,曾以辩证基督神性的论述为神学。在各种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中,只有基督教的神学最为发达。基督教神学在论证神的存在及本性的同时,也讨论神与世界、神与人的关系。对于自然界第一因的思考,使一部分哲学家转归于对神的认知。对于神的认识,断乎不是来自人对自身的了解。相反,对人的认识,却来自对神的…  相似文献   

13.
整个人类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除了作出各自特有的贡献外,又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和汇合。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和自然科学。可以说,不了解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也就几乎无法了解西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基督教神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历史渊源究竟如何?它和古希腊哲学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不少西方学者出于种种偏见,将基督教神学阐述成为纯西方的宗教文化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英国神学家威廉·英,断言欧洲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是信仰的时代,视觉艺术成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外化形式,人们的审美经验也由基督教信仰所决定和塑造。基督教信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上帝的复合,救赎意识贯穿于视觉艺术接受活动过程,这在教堂建筑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救赎意识使得中世纪的审美意识具有了超越性的特征,这种超越性是中西方美学精神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5.
普罗提诺宗教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灵魂如何走向上帝以达到灵魂与太一、人与上帝的合一.这一颇具神秘主义特征的宗教思想在三位一体、上帝观、神正论、时间学说和神秘主义等方面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双重影响,既被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正统神学所接纳,又为阿里鸟斯派和艾克哈特等基督教异端提供了理论来源,并通过他们对基督教神学乃至近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普罗提诺搭建了一座思想之桥,连通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古代世界与近现代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穷人的救助行为,慈善居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犹太教的公正观念给与穷人表达愿望、要求关怀的合法性,希腊文明中不记报偿的慈爱观奠定基督教慈善观的概念基础,耶稣的教导与行为体现了基督教“给与”的宗教意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最终确立慈善的神学意义:慈善行为代表着上帝之爱。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哲学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它是以上帝为核心、神学为基础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近二千年的历史中,它经过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初六个世纪,名为教父哲学,历史上通称为教父学。第二个时期,即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为止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其中托马斯主义的经院哲学为主要派别(亦名烦琐哲学).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末开始出现的新经院哲学,就是现在常说的新托马斯主义。 在哲学史上,就哲学派别来讲,基督教哲学如此顽强地断断续续坚持下来,的确是罕见的。它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除了罗马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势力这一主要因素外,其自身在形态上所作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众所周知,“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明世界的特有的范式,主体性问题也不是马克思首先予以关注和揭示的,前马克思的哲学对主客体问题作了多方探讨。如果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对世界本原问题的追问和沉思是对主客体混沌不分的原始思维的否定,那么,普鲁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则表达了古希腊智者对人之主体性的弘扬。如果说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以神人对立、思有对立、精神与肉体对立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主客体问题,以上帝的形式虚幻地折射了人们超越现存、摆脱自然和社会的奴役的愿望,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主客体问题是随着欧洲人从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长期冬眠中的觉醒,伴随着文艺复兴以来的两大发现,即自然的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尤其是自然哲学所进行的分析 ,揭示其产生的两方面的思想来源 ,阐明了古代思想和基督教《圣经》对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共同塑造作用 ;同时 ,通过对中世纪自然哲学给后世的自然科学带来的影响所做的分析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由于以往对中世纪历史的轻视而造成的对后来的历史进程的理解上的困难 ,同时也说明重新认识和理解欧洲中世纪自然哲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纯思辨型的基督教神学方面的著作,《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似乎不会受到哲学界、美学界、宗教界、文学界过多学者的瞩目。但从深处看,联系 到刘小枫博士个人学术道路和志趣,以及当代中国文化思潮来看,这并不让人觉得意外。首先,刘小枫由美学、心理学、哲学转向神学,他为汉语思想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