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随着企业购并的频繁发生,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中,商誉的计量问题成为当前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企业合并中商誉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商誉进行了分析,对商誉提出了新的认识,回顾了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商誉问题.但商誉的概念、本质以及商誉的确认、计量等问题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却一直颇具争议.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逐渐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企业改制、合并等产权发生变动的经济业务也更加频繁,从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因此,结合国内外会计准则就商誉及商誉会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规范我国会计实务、完善会计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商誉产生的历史对其概念、本质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不同类型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设想,进而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商誉的内涵及其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就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负商誉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揭示企业商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避免理论上传统意义的商誉内涵及会计处理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括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具体分别从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须注意的问题及具体实施步骤,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及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弊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发展与国际接轨。1995年我国正式将商誉引入准则体系,之后,2006年又对商誉会计的规定进行修改,使之更加明确清晰。对商誉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后续减值计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文章从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入手对商誉会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将商誉和无形资产进行了两方面的比较,分析了商誉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使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面临巨大的压力。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发,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的我国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蒲发尧 《经营管理者》2013,(13):251-251
商誉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是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随着知识经济形势发展,商誉在企业里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可商誉会计中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不完善,尤其是自创商誉确认、计量以及记录等,一直是会计界所研究重点,本文就自创商誉会计问题给予了分析,并对其完善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商誉会计中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情况,提出了自创商誉需要确认与计量的理由,并就如何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提出了建议: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用企业整体价值和企业所有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来计量自创商誉;将外购商誉作为自创商誉的延续来确认和计量;表内和表外相结合对商誉进行披露。  相似文献   

10.
合并商誉一直是会计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企业资源基础论对合并商誉的本质进行解释,先从无交易费用的理想情况着手建立模型并逐渐放松假设,考虑各种情况下合并商誉的含义以及出现合并负商誉的条件,最后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本文认为,合并正商誉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加入并购企业为其带来的商誉增值,合并负商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被并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而非交易费用。当被并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大于清算价值时,合并负商誉与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更相关;反之则与交易费用、清算成本更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关于商誉会计核算的规定,新准则明确指出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需确认符合条件的合并正商誉.首先总结了合并商誉核算的核心内容,即确认条件、"入账商誉一和"报表商誉"的区分、计量属性以及后续计量方法.基于"入账商誉"和"报表商誉"的埘分,分别探讨了各自的确认核算方法、减值核算方法和报表列示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于合并商誉的相关规范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运用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对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对指导、规范实务操作,指导商誉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实践义.  相似文献   

13.
商誉问题历来在会计界吸引着各方的注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企业合并的风起云涌,商誉再次成为各国会计界的热点。本文分别介绍了中、美、英、日、欧盟等国家地区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有关商誉会计的准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方向,评述了我国现行的商誉会计准则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只是对外购商誉进行处理,对自创商誉则采取不予确认的方式,这极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分析企业商誉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探讨了我国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与披露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誉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商誉是现实中的研究热点,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人云亦云,笔者首先对商誉进行界定,然后探讨对商誉会计处理的看法,最后提出了商誉战值计量的新想法。  相似文献   

16.
商誉是一项特殊资产,会计准则规定不同方式下形成的商誉其确认、计量和核算方法不同.商誉又是一项在特殊情况下形成的资产,由于会计要求和税法要求的不同,与其相关的所得税调整项目的形成原因、确认条件、调整方式又各不相同.本文就商誉的初始计量和所得税调整两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其后续补充规定,首次对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了规范。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规定兼并企业要按公允价值确认被兼并净资产,要将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而且还应摊消商誉。随着经济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对商誉会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商誉来说,理想的计量属性应该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此基础上确认计量的商誉,不仅包括持续经营商誉,也包括企业合并商誉。在目前的情况下,计量的科学性不得不让位于计量的难易程度,只能按照商誉的取得成本计量商誉的价值。负商誉的本质是对企业各类经济资源的整体抵消,得到负商誉应该作为资产总额的备抵项目。在计算确认负商誉时需要排除受资企业潜在负债因素和投资企业用商誉投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明明 《经营管理者》2009,(22):215-215
随着企业资源构成、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组结构的变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所关注。目前国际上统一的做法是,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以确认。这种做法,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是合理有效的,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及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和评估技术的成熟,不确认自创商誉又是否合理呢?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上企业并购热潮高涨,而企业并购热潮的兴起同时也推动了并购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在并购会计的诸多问题中并购商誉历来就是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会计理论界引起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就并购商誉的确认、后续处理和披露等有关并购商誉的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