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246-251
现代性语境下历史建筑改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形态。历史建筑作为遗产保护存在两难境地:历史建筑改建既需要契合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发展诉求,又需要保留历史建筑原貌所赋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消费主义和资本权力驱使下,大城市中历史建筑的改建面临经济和政绩驱动的命运。城市景观化过程中人们的怀旧情结: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忽略城市化存在的社会矛盾与对立,转而直面生活本身;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国家、资本、精英及市民间的权力互动结构。在城市化古建筑改造过程中,在增添新型城市景观的同时,必须坚守每座城市独特的历史记忆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
既超越自身社会发展的传统水平 ,又要超越早发现代化国家的既达水平 ,以在更理想的水平上重建现代性中国 ,这是后发外源性事实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共同规定给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选择。正是在这种历史语境中 ,由于严峻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险恶的国际环境的叠加影响 ,中国文化现代化始终处于一种“双重超越”性的焦虑之中 ,最终导致了由“双重超越”到“双重虚无”的文化畸变。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城市社会 ,城市化正成为人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本文从人类生态学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 ,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探求城市发展的文化密码与社会再造文化密码的意义 ,首次提出“城市文化因子”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的观点 ,并用以分析城市化与城市进化的关系 ,以求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有效挖掘和合理开发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井盐文化作为自贡城市多元文化的突出代表,与城市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发展的文化资源。在自贡城市文化建设中需要积极吸收、融入井盐文化传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同时,还需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彰显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威胁论”相应的是在近代中国曾经流行一时的“黄祸论”,其对中国未来的忧虑很深。历史的发展恰恰否定了“黄祸论”的结论;中国社会被拉进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从中国固有的“天下观”中所具有的世界主义精神来看,中国社会对此的最初反应是对“陈腐世界”的一种抗争;从传统的“天下观”和“朝贡”体制中挣脱出来,中国文化出现了新的觉醒和新的意识,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化理解世界近代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社会进入世界大家庭时的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6.
以近代重庆文化为中心,提出“战时首都”、“城市近代化”、“江山之城”三个开发传承近代重庆文化资源的新视角。开发与传承近代重庆优势文化资源,应建构重庆文化理论,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面向世界的重庆新文化理念,培育“江山重庆”主题品牌,探寻城市发展、社会和谐和近代重庆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之间的平衡,建立事权统一的历史文化遗产核心管理人,完善立法,突破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困境,把重庆建设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7.
伊玛堪为代表的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在与现代化的碰撞中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为挽救赫哲族传统文化,必须从本民族内部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文化与经济相联系、保护与发展相联系,在尊重主体文化选择的同时增强民族内部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发展语言教育,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李平生  赵秀芳 《东岳论丛》2004,25(5):185-188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晶。城市历史文化在当代城市选址理论、规划建设、传统文化教育、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值得珍惜和保护。历史名城济南地理位置重要 ,湖光山色秀美 ,文化底蕴深厚 ,晚清时期自开商埠以后 ,又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色 ,但目前面临城区改造的新问题。在处理发展优先和继承传统的关系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保护历史文化和山水风貌 ,这是济南城市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也是整个民族发展史的见证。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同是垃圾一样被清理一空了,这种状况让人痛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加以研究,要切实让每个公民都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而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的不仅是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参与,而是全民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村改居"和增进城市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村改居”放在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村改居”使完成了居住地转换和职业转换的人们获得了制度化的确认,但是“村改居”并不是城市化的终点。必须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村改居”社区不断增进城市特质,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贯彻平等原则,扶助弱势群体,创造祥和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可以去努力创业、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的载体,传承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作者通过对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的考察研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是首要的基础;科学规划是实施保护的前提;严格保护是永葆名城魅力的关键;发展利用是名城保护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公共性的迷失,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张力持续增加,历史文化遗产状况堪忧。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更新进程的交织生成了中国式城市更新模式,这一更新模式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回归城市管理公共性,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是城市管理的内容,都是公共管理行为。要在城市管理公共性这一根本属性下,探究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本文指出,要通过对商丘文化资源的宣传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古代名人景点上下工夫,不断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商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以建筑遗产为载体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特有的井盐文化为地域标志,彰显黑井古镇特色,塑造盐文化品牌,已成为促进黑井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黑井旅游经济的同时,如何有利于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需要结合黑井井盐文化独有的文化特点,对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多样化地理解盐文化建筑遗产的概念,评价盐文化建筑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和保护难度,将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视作古镇普通生活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要看到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就是保持当地地域文化的传承,培植人类文化的根基,维护盐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又要对目前制约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成因和存在的困难及对旅游文化活动与建筑遗产规划保护之间的矛盾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坚定传承盐文化的立场。政府采取实施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策略,对维护黑井古镇的独有特色、提升古镇的价值品位、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滇国是云南历史上第一个以国家形态出现的奴隶制国家,古滇文化是云南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大发展目标,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昆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就要深入研究古滇文化,努力开发古滇文化,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把吸收古代文明和建设现代文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上海城区中,较之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南市与闸北,法租界中部地区以街道整洁、环境幽静、文化氛围浓厚著称,是颇负盛名的宜居城区。考其形成原因,是法租界紧跟国际上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的时代潮流,对界内工商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与严格的分类营业管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这三界中,法租界工商业发展比较滞后,城市规划与改造成本较低,又实行总领事独裁制,这是法租界中部地区能够发展为宜居街区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省"三年大变样"第一个三年决战年,全省城市建设方面投资大,亮点多,凸现出的问题也较多.因此,如何谋划好三年大变样后发展工作,是非常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如何充分利用三年大变样带来的发展潜能,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城市辐射力,打造.城乡经济圈,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促进文化更新与文化力提高,重新建构和优化产业链,建立新型产业模型,全面谋化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注居民幸福总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长城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本身就含有品牌价值,要充分利用这种品牌效应;秦皇岛市正是长城资源的名城,占有地域优势,这为在秦皇岛市打造长城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秦皇岛市长城旅游资源,将"长城游"打造成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打造"长城名城"的崭新的旅游形象,在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突出特色,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将长城文化旅游与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提出立足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线路等策略,以期推动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与宣传。  相似文献   

20.
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内部交融及与外域文化交流这两大类型的历史性整合。南京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缘于南北交汇和通江达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历史上两大类型的文化整合在此都有集中体现。在不断整合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成就了南京广博精深的地域文化体系和开放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