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苏联模式由盛转衰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光胜 《探求》2001,(5):44-47
斯大林时代形成的苏联模式是指单一所有制形式、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超重型经济结构,高速发展工业化。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制约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对其作经济上的深层次分析,以揭示其由盛转衰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李丽 《学术交流》2007,7(11):126-128
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吸取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速度、资金来源以及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突破了斯大林工业化模式。毛泽东这种突破不仅为我们在新时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而且为我国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通过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本义,现实社会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与趋势等问题,考察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的发展轨迹,揭示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工具理性。作者指出: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是双向选择,互为目的与手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木文以马克思一个深刻的辩证思想──“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为视角,深入剖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西方发起而逐渐东移的历史内在规律;总结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得失和我们自己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规律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滨 《唐都学刊》2006,22(4):74-76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运用整体性、全面性、结构性、层次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发展问题。从哲学视野出发,立求在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中,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时代的特征。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社会科学有序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股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严厉批判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又深刻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认为它们都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生态社会主义看来,自然生态的危机,原因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失衡和不和谐,因此,生态和谐发展观在理论上表现为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观、政治观和文化观。在实践上表现为在生态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不和谐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进行重建。在经济上,建立人与自然都能承受的"生态经济"体系;在政治上,建立确保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和新型的民主政体;在文化上,创建绿色文化道德体系,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虽然它还存在某些局限性,但它的生态和谐理论以及生态重建模式,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内部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估计,无疑是正确的。它反映了我国目前社会主义阶段的客观实际。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到斯大林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有的同志说,斯大林同志在一九三六年明确宣布苏联国内剥削阶级的消灭完全正确,我们党现在的提法无非是回到了斯大林同志当年的论点。有的同志则认为,斯大林同志在一九三六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久就宣布剥削阶级都消灭了,为时过早,以致后来导致肃反扩大化。正确认识斯大林同志的论点,对加深理解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国内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为了正确认识斯大林同志的论点,有必要全面了解斯大林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系列论述。斯大林同志论述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式"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范式,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呈现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的综合。中国模式的内涵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念、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和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手段三个层次。中国模式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但它不是一种成熟与完美的现代化模式,它只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大国阶段性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百余年间,世界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涌现了西方现代化、苏联现代化和拉美现代化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将古老中国拖入现代化的渊薮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之路。历经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高阶现代化、内生现代化与和平发展现代化的新路,实现了对西方异化模式、苏联僵化模式和拉美依附模式的扬弃与超越,为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贡献了新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坚持改革,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深入进行对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不可能对经济运行模式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而仅从目标结构、动力结构和信息结构角度,对模式选择进行再探讨。 一、对集中计划体制模式的回顾与思考 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目标,主要是根据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和最高决策偏好确定的。在此基础上,还规定了经济运行的动力结构和信息结构。这从传统模式的缔造者斯大林的经济理论和领导实践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贯穿斯大林经济思想始终的主线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动力的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