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陈进福 《科学咨询》2008,(21):12-12
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都必须注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已迈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社会生产力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类社会已经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变革,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  相似文献   

3.
康熙重信息     
在社会发展史上,信息早已和人类形影不离,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在治国安邦上,运用信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人之一,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明确提出信息概念,系统地研究和运用信息,比今天公认的19世纪玻耳兹曼对信息的最早研究,至少还要早一二百年。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的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所有活动的开展都依赖于信息的提供、传递、分析和应用。会计通过确认、记录和传递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组织活动信息,而成为一个计量和决策支持系统(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因此会计是信息管理的核心。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马桂荣 《经营管理者》2009,(19):245-245
20世纪初到现在,人类开始了信息爆炸时代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工作变得和信息紧密连接,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查找信息缓慢,不利于交流并且容易遗失。高校档案信息化,档案文件电子化,对促进高校管理规范化,促进高校之间的信息互通交流和教学交流,从而推动高校发展,教学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信息年代的来临及其经济特征人类社会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时,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使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其表现为:一是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开始;二是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数量首次超过蓝领工人,标志着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社会开始向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三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全球卫星通讯时代的开始;四是1991年美国企业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方面的销售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机械工业;标志着信息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田平 《决策探索》2002,(6):40-41
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人类已步入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浪潮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已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理念.而图书馆是聚集知识和信息的大宝库,如何使它所容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与信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图书馆管理工作者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应形势需要,积极进行管理创新,这是当代图书馆界应着力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期,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电子计算机与现代技术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整个社会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革命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技术一方面冲击着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改变着图书馆的面貌,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图书馆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进入网络时代。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重新定位期刊的服务方向,充分利用纸质期刊的优势、先进的网络技术及丰富的网上资源,更好地提高高校图书期刊利用率,已经成为各图书馆目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新兴事物应运而生,如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Virtual Assistant(简称VA),中文意思即“虚拟助理”“网上秘书”。我们知道,秘书工作是“以处理信息为中心任务的。首当其冲受到了信息浪潮的影响”,而“网上秘书”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产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正是国家加快社会信息化步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档案部门的中心任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针对档案载体中贮存有用信息的需求,采用各种手段积极主动地进行发掘,使其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国民经济服务,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施永裕  林子铭 《管理学报》2009,6(8):1019-1028
透过具公信力的国际调查机构的国家数据的分析,找出世界各国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与其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整体模式明显指出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其中,数字机会指针、电子化社会准备度与IDC信息社会指针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人类发展指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各自达到0.93、0.84与0.89.可以推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针受到信息社会程度的影响.然而再进一步看这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快乐程度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强,各自的相关系数为0.46、0.64与0.61.同样地,这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主观幸福感也差不多在同一水平,各自的相关系数为0.52、0.62与0.57.这说明人类的快乐与幸福的主观认知,不全然建立在有形的信息建设上面.信息技术是生活质量中快乐与主观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加人类的自我价值观的议题,在最后的结论有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橦 《经营管理者》2011,(8X):303-3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最主要的资源。随着互联网的运用普及,"信息爆炸"、"知识泛滥"等现象正困扰着新时期人们。如何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知识并对其进行管理,让知识真正转化为可利用的生产力并创造出最大效用,这对于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走向现代化的世纪,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世纪,是知识经济勃然崛起的世纪。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指出,推进这一进程有两个动力源,一是高科技,一是城市化。前者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后者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可谓奔向现代化的两翼。我们知道,现代化是在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各个方面。为便于判定,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现代化标准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共有11项。按这个综合指数测定,河北省现代化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技术的结合,一种新生事物即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便产生了,我们将如何来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会计本质的角度上来认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技术基础革命的结果。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经济与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即会计是一项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的各项活动均可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比如:原始凭据的审核与记账凭证的填制,是信息的提取与确认;登记账簿是信息的分…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的人事日常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级医院人事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家医院体制改革的形式下,医院的人事工作改革也正在逐步的深入,但是目前在医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中还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真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20多年前,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就曾在其《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新方向》一书中预言:"信息社会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社会形态","新的权力来源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时至今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8.
余艳 《科学咨询》2003,(9):31-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信息技术以其强烈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政府是信息资源最大的生产者和拥有者。考虑到信息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各国政府努力促进信息资源的商业化再利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信息传播与创收之间出现了利益冲突。为了有效平衡双方间的利益冲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信息政策。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剖析信息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从中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在人们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通过社会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动方向,获得了十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信息为人们带来实惠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信息污染难题。一、信息污染的概念界定当前,有很多种表达信息污染的概念,如"信息污染是指无价值与错讹的信息泛滥并造成危害的现象""信息污染是指信息资源中混入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的现象""信息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