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产品生产是为交换而生产的。要交换就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尺度,就要通过市场供求进行比较、竞争。这就必须考察商品、货币、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作为交换关系之综合的市场关系。其间起作用的是各种商品经济规律,而最基本的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在流通中显示其作用。它是对商品经济全面地发生作用的。商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做到劳动消费不能高于社会必要劳动,必须力求低于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2.
一纸币底产生我们知道:货币是商品界底普遍交换对象,从而是商品交换底媒介,用马克思底公式来表述,即为“W_1—G—W_2”。在这公式中,W_1为甲所有的商品,他为买而卖(这是简单商品经济底实质),先将 W_1出售给 G(货币)的持有人;在换得这个 G 以后,他又用G 去购买乙所有的商品 W_2。同样,乙出售商品 W_2,从甲手中换得 G 以后,他又会用这个 G 去购买丙所有的商品 W_2;如此类推下去,可以有一个无限的过程如下:W_1—G—W_2;W_2—G—W_3;W_3—G—……。这样,上述 G(货币)就不断在商品交换(流通)过程中从出发点一直不断地流转下  相似文献   

3.
(一)就本义讲,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称谓,商品生产是为卖而进行的生产,为市场生产。市场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商品,是放在货栈上的商品,等待出卖的商品。有人说商品经济是不发达的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是指发达的商品生产。其实,如果不是产品交换,即使是初期的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在《资本沦》第3卷中,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经营业如何产生并发展成为银行信用制度,银行信用制度又对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育,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以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为基础,而货币的这一职能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商品流通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一切社会条件下商品经济所具有的一般规律,而且社会主义资金也必然具有垫支性、循环周转性、价值增殖性和补偿性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资金与资本具有共同性.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个开放统一的资金市场,  相似文献   

5.
16~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地理大发现带来大量的白银输入,使欧洲各国普遍以白银为主要货币材料,先后铸造银币,以适应日益扩张的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白银的广泛使用,既反映了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又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商品的流通。与此同时,大明帝国的商品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白银在商品市场上日渐成为最主要的交换媒介,大有驱逐铜币而独占货币宝座的趋势。但是,由于当时当权者的观念倒错,  相似文献   

6.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偶然的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自然而然地产生。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生产者象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崇拜神像一样,崇拜起商品。于是,就产生了商品拜物教,随着货币的产生,就出现了货币拜物教,即所谓的拜金主义。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整个漫长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史上商品经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商品经济初级形态即简单商品经济,中级形态即古典商品经济,高级形态即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恩格斯的估计,简单商品经济大体上经历了7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然经济居于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能依附自然经济,它所具备的特点:一是家庭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买而卖,交换的规模极小;二是个体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可供交换的商品数量极其有限;三是市场范围狭小、封闭。它本身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和消费的限制所形成,而市场条件的不足又反过来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使这一阶段经  相似文献   

8.
(一) 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就是买卖商品的场所,或商品流通的场所。商品是按照价值、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买卖的。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由于生产和需要经常不平衡,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商品价格必然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如数补偿生产消耗后还能得到赢利,当然就愿意多出卖这种商品和多生产这种商品;否则相反。这样,在市场上由供求关系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就调节着商品流通,并通过流通来调节商品生产。这就是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一直存在着。但是,在理论上它却是一个新  相似文献   

9.
一、商品交换要转移所有权商品交换究竟要不要转移所有权?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凡是商品交换必然要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尽管转移所有权的行为不完全都是商品交换。第一,任何商品交换都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交换行为。商品所有权是指其所有者主体对这种具体商品的所有权。在商品经济活动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将越来越只在整个社会分工范围内专门从事一种或少数几种商品的生产。他依靠这些特殊商品立足于整个社会商品世界之中,他凭借对这些特殊商品的所有权,与其他商品所有者相对立。每一个商品生产者为了取得其他  相似文献   

10.
南诏货币流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南诏时期,云南的商品交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其必然结果,云南的货币流通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发展。原来早已流通的贝币取得了法定货币的地位。与此同时,缯帛、盐、黄金等实物也从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11.
长时间以来,国内不少政治经济学教材都认为,物物交换的同一过程,既是卖又是买,交换的每一方,既是卖者又是买者。例如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本说:“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采取物物交换的形式,即商品(W)——商品(W),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卖同时又是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份第84页,1980年成都版)其它一些书的解释,也大致相同。(参见:于光远、苏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份上册第46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人的直接社会生产和交往的类本质出发,分析批判了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他认为货币是异己的媒介,是人的外化的类本质,是物化的社会权力。商品交换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私有制为基础,是私有者之间相互外化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不信任。商品交换以谋生的劳动为前提,谋生的劳动是以谋取私利或以维持生存为目的的活动,是私利性生产与社会性需要矛盾的表现,是劳动和资本对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论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2,1(11):26-29
价值,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以货币价格相对表现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物质生产要素和一切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分配就是价值分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价格就是对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二重性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在所有制基础,生产目的、范围和活动形式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但仍存在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商品所有者、价值规律仍起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仍会产生拜金主义等,这是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共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市场与市场主体的存在市场是指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者从广义上讲是指商品交换所据以实现的社会经济形式。商品交换能够存在的先决条件有两个,即商品所有者和交换的产品存在。只有对产品拥有所有权才能成为进行市场交换活动的主体。因此,市场机制能够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南诏和周边邻国在经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贸易往来和商品交换,双方之间被卷入交换或互换、馈赠,朝贡的主要商品或物品,已包括农、牧、手工业产品,涉及生产生活诸多方面。南诏和唐、土蕃之间虽然没有官方大规模的经济集团行为,然而,互相间政治上的接触、使团的互访,带动了商贾人员的流动和民间、边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南诏中后期,金银的开采、冶铁、纺织、煮盐等手工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直接的以交换为目的生产。随着各民族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贸易往来的频繁,许多贸易城镇如阳苴咩、大釐、拓东、永昌、铁桥、安宁、银生等相应形成。在南诏全境范围内未有通行的货币,更没有统一铸造的可作为通货的钱币,人们习惯于以缯帛和贝子等几种商品作为交易中的价值尺度。由于南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并未高度发展,社区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商品交换并未浩然地卷入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人们交换的目的并非为了扩大再生产,商品生产处于简单的商品交换阶段,甚至以物易物。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是一种为交换而存在的经济,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期货交易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方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最古老、最简易的物物交换到现在最常用的、最基本的现货交易,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而这些交易则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市场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方式,它的基本关系是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个伪问题--评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3,23(5):54-59
分析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的价格、需求价格、供给价格和供给与需求称谓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供求与价格反正比关系是难以成立的.假使商品供求与确切的价格概念,即(单位)供给商品换回的需求货币收入联结、建立关系,那就形成供求商品与供给商品交换需求货币的关系,或与需求货币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则是无法论证、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因为经济人以较少成本交换较多收入、追逐利润避免亏损的行为,反驳了均衡价格和经济均衡的供求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商品交换的规模必然日益扩大,农民在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要求办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他们除了要求买卖商品以外,还迫切需要提供大量的和多种多样的服务。这就要求供销社要逐步办成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以便使供销社能更好地承担起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的任务。从当前我区农村市场的情况看,农民要求的不仅是供销社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新问题,告诉他们怎样才能致富,而且还要求帮助他们扩大商品流通,解除商品交换的限制,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以解决“卖难”和“买难”的问题;更要求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计划指导,及时把国家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他们,以防止生产和经营陷入盲目性。广大农民普遍要求信息,技术,供应,收购,加工,运输,储藏,咨询,生活后勤等方面,提供多种  相似文献   

20.
知识商品化到底对不对,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本文想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同志和读者。 一、从文化专制转化到知识商品化是社会的大进步 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都是劳动的产物。不管是创造和传播知识都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如果我们把诸如作为商品交换的陶器,因绘有图画而增加了交换价值,看作是知识产品随物质产品的交换而交换,那么知识的商品交换与物质的商品交换是同一时代产生的。如果把术士卖卦才算知识产品的出卖,那知识的商品交换也不晚于奴隶社会。不过,那时它象物质商品一样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