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工作。子女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晚年。这样的特殊老年人群被称为"老年漂"。离开家乡,落脚异地,面对忙于工作的子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7,(9)
垂钓者经常遇到、又为之着急的问题,就是鱼不咬钩。要解开这个"谜",得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水中缺氧钓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闷热的夏天或雷雨到来之前,成群结队的白  相似文献   

3.
《山西老年》2013,(4):43
一、正常情况下的调漂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皮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竿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即自漂尖端起四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中,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皮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8,(Z1)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他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相似文献   

5.
冬钓技巧     
余力 《老友》2014,(1):47-47
正1.冬钓一个"暖"字:冬钓宜选择连续多日的晴暖、阴暖或雨暖天气出钓。多年的冬钓经验证明,阴暖恒温天气获鱼量最多,并且全天候有鱼咬钩,钓获的鱼个头较大。晴暖天出钓,一般情况下,要等到10点多钟才会有鱼咬钩,钓获的鱼个头较小。2.向阳之处选钓位:这里所说的"阳",不是指有太阳的时候,而是有充足光线照射的地方。把钓位选择在光线充足、光照时间长的北岸,水温比其他地方高出1℃~2℃,是冬钓的上佳钓位。  相似文献   

6.
钓鱼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到县城南面的南大洼河去钓鱼。说来也怪,那些调皮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就是不咬钩!我干着急却无可奈何,再看身边的爸爸,正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漂。  相似文献   

7.
漂水花     
临近外婆家,我被池塘边吵嚷着漂水花的孩子们吸引住了。漂水花这种游戏,我童年时也常玩儿。"漂水花,你会吗?"我转过身指着那孩子问同来的小妹。"什么花?"她装作没有听清,其实是根本不知道。"漂--水--花。"我一板一眼地大声说。"没听说过,很好玩吗?"小妹蹦蹦跳跳地  相似文献   

8.
楠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最后有鱼能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从鱼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相似文献   

9.
微微 《山西老年》2012,(10):45-45
夜钓即夜间钓鱼,它有一定的娱乐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最好两人以上同行,并且要预备充裕的时间。下面介绍几种夜间钓鱼的方法:姜太公钓法(即手竿近点钓)用五米左右的手竿,线、钩、坠都要比白天大一个档次,因为夜钓碰到大鱼的机会多,钩小、线细容易跑鱼。手竿夜钓,一般不用浮漂,完全凭手感。下竿之后,握住竿柄,将鱼线拽直,鱼吃钩时,鱼竿频频颤动。大鱼吃钩时,手感有鱼将竿拉向河心的力度,应适时提竿。注意事项:为便于观察,可在竿梢上拴一白布条,见到白布条轻微抖动,即表示有鱼咬钩,应立即提竿。手竿夜钓也可用发光浮漂,见到发光鱼漂抖动,也是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0.
鸟虫书三考     
《集成》10407号"鸟书箴铭带钩"中的"毋诈毋挴",指既不要诈伪,也不要贪心;"汲于利"当读作"急于利",与"重利"意思相当;"母产又苟"当读作"毋产有苟";"悊冬"当释读作"慎终"。《集成》34号铜钟铭文中的"搏武"是形容军队阵容鼎盛壮大的。"鄬子受编钟"铭文中的"月"字下的两短横当是合文符号。  相似文献   

11.
江西大塘客家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大塘客家方言中"子"尾的构词形式有"单音节+子"、"双音节+子"两种形式。其中"几+形容词+子"的形式较为独特,词性不变,词义不同。大塘客家方言中"子"尾有成词、转类、变义以及增义四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作战时一手持剑,一手持钩镶,钩引可以御敌,推镶能够刺杀。汉画像中就有以这种作战方式迎击枪、戟的形象表现。它很可能就是虎头钩等短柄钩的原型。  宋代长兵之一的钩竿,系沿袭隋唐遗制。《资治通鉴·梁记十五》:“韦孝宽作长钩,利其刃。”胡三省注:“此所谓钩刀也。杜佑曰:‘竿如枪,两旁有曲刃,可以钩物。’”《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钩竿如枪,两旁加曲刃。竿首二尺,裹以铁叶,施铁刺如鸡距。”这种钩竿是为破坏敌人的攻城战具而设计制作的。另有“抓枪,二丈四尺,上施铁刃,长一尺,下有四逆须,连跨长二尺。”抓子棒、钩棒虽属棍棒类,然…  相似文献   

13.
开心屋     
被蚊子咬女儿被蚊子咬了几个大包,她跑过来跟我哭诉。我边为她抹风油精边安慰道:"风油精能发出特别的味道,蚊子闻了就害怕,就不会来咬你了。"女儿带着哭腔,  相似文献   

14.
寒冬,鱼类大都处于冬眠状态。只有耐寒的鲫鱼因饥饿难熬,勉强咬钩。因此,要想钓到鱼,必须采用多种技法。一、钓睛天。冬钓成败的关键是天气。雨雪天,天寒地冻,鱼不吃不动,很难钓到。晴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鲫鱼遇到暖流来了,出来晒太阳取暖,活动觅食。所以,选  相似文献   

15.
曾磊 《南都学坛》2010,30(2):13-15
"诸侯子"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说,根据简牍资料文献记载分析,"诸侯子"应不是普通诸侯国人,而是汉初跟从刘邦统一天下的原六国诸侯支系宗戚。  相似文献   

16.
"‘子曰’类文献"即包括《论语》在内的先秦两汉等记载孔子言论的文献。"‘子曰’类文献"的研究一直没有提上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伪问题限制了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语言问题、中西问题、古今问题等也制约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同"子曰"文献间往往有互补性,这使得合起来进行研究显得很必要。以范畴为纲,对不同文献中的"子曰"进行对比分析,突出特定的主题是可行的研究进路。研究"‘子曰’类文献"对于比较全面地勾勒孔子的哲学思想,研究孔子弟子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明确先秦儒家和其他相关各家的关系问题,回答秦汉尤其是先秦主流文化及其流变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的城乡转移无疑会对家庭的外部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流动形式对外部关系的选择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管是生活重心在农村的“半漂式流动家庭”还是生活重心在城市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其对亲属关系都同样倚重。不同的是,在农村的“半漂式流动家庭”除了对亲属关系的倚重外,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其日常生活中也显现出重要性,而在城市中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则更多的是依靠业缘关系、乡缘关系、社缘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门外人咬狗解放前,北平有一首民谣,叫做《颠倒歌》。歌中写道:"东两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抬起手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显而易见,民谣把事物都说反了,完全违背常理。但它正是利用这种违背常理的颠倒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足非颠倒的社会现象,从而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正淮阴是有23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故里,演绎了漂母"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近年来,淮阴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漂母仁爱文化和韩信感恩文化为核心,建设"爱心淮阴"、打造"母爱之都"传统特色文化品牌。号召全区人民按照"干部有忠诚热爱之心、群众有互助仁爱之心、社会有包容关爱之心"总体要求,大力弘扬"诚信、仁爱、包容、进  相似文献   

20.
王九月  黄凯 《新天地》2015,(4):44-45
老北漂、老南漂,老洋漂、老乡漂……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老漂族"到异乡过新日子,环境变了,却享受新鲜,体验了一把美好生活……从"被迫漂来"到爱上"迁徙"儿女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孩子,老人们来到陌生城市帮助照顾儿孙,这样的老漂族为数不少。谭阿姨就是这种"被迫"漂来的老漂族,每天负责买菜做饭、接送孙女上学。老漂族来到陌生城市,一口方言的谭阿姨遭遇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