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假象,看到了西方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虚伪本性,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予以深刻批判。马克思揭露了大不列颠对华殖民暴行及其危害,辩证分析了大不列颠殖民行径对印度统治的双重影响,但是到晚年时期,他重新纠正了早期关于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肯定性评价,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判,对当下我们警惕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具有警醒意义,也为今天抵御文化殖民主义与“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生态殖民主义是西方在全球化进程中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采用的一套极为野蛮、腐朽、落后、甚至制度化了的对外政策和做法。它的本质就是殖民主义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发展,西方垄断资本利用所控制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通过区域化和全球化以及环境壁垒政策等来施行其生态殖民行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南南合作形成合力来共同应对西方的生态殖民行为,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南南合作的基础上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3.
南北矛盾,就一般意义说,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之一,它的变化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战后的历史看,南北矛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当我们在60年代欢呼非洲大陆人民最终挣脱殖民锁链,导致旧殖民体系瓦解之时,一些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又施淫威,妄图用新的殖民主义强加在亚非拉各国人民的身上。结果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独立后曾雄心勃勃地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努  相似文献   

4.
数据殖民主义是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殖民现象的概括性描述,其主要通过利用数字平台和网络设备实现对用户的全方位剥削。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资本主义批判范式中,数据殖民主义与信息政治学具有某种理论关联性,如二者都把“信息”当作其理论建构的基本要素,在对数字平台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上具有相近的看法,尤其强调建立开放共享平台的重要性,这为二者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立足信息政治学考察数据殖民主义需要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信息政治学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变革的“元叙事”来夯实自身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数据殖民主义批判也需要从信息政治学中汲取数字时代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养料来拓展自身的理论深度和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5.
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八十年代初,美国激进派社会学家伯格森和合恩贝格提出了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型——“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Long Waves of Coloni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霸权主义、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兴衰都是具有长周期性的历史现象,殖民主义的发展演变也呈“扩张—收缩—再扩张”这样一种长周期波动趋势。自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成以来,西方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的“中心”,经历了从多中心(列强争霸)到单一中心(一国霸权)再到多中心这种一种周期性发展,殖民扩张与收  相似文献   

6.
莱辛小说《野草在唱歌》为读者提供了殖民时期南部非洲殖民生活的广阔图景。小说运用象征手法,以独特的视角深度剖析各阶层之间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揭示殖民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通过分析殖民时期社会经济与法律制度的演变进程,梳理出殖民地时期殖民权力在南部非洲分布的具体状况。欧洲文明迷失在非洲大陆是殖民主义者追逐私利本性驱使下的必然结果,而由此产生的殖民主义与种族制度赋予了殖民者无上的殖民权力的同时,也完全剥夺了非洲殖民地人民的公民权利,使非洲大陆与这块大陆的主人承受了无尽而深重的苦难。  相似文献   

7.
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殖民统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有着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与现代国际法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柏林会议是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主义体系主要由三类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宗主国的地区所构成,即殖民地、保护领与保护国、托管地。虽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保护领和保护国同殖民地在对宗主国的依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同时,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以叙事学与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切入点,从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批评方法入手,从小说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视角、自由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反因果链接的情节序列、反讽型的故事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叙事。加缪在二战后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洪流面前,只能通过《局外人》隐蔽地表达作者虽同情阿尔及利亚,但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所以《局外人》不单单是存在主义哲学诗性彰显的杰出文本,而更是殖民主义政治的潜在同谋和一曲为欧洲殖民主义招魂呐喊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后殖民理论的知识谱系,后殖民思想大体可以分为殖民主义批评(反军事殖民)、新殖民主义批评(反经济、政治殖民)、后殖民主义批评(反文化殖民)和内部殖民主义批评(反少数话语殖民)四个阶段。探讨了后殖民理论与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民族主义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联,以及存在诸多异差之处。分析认为:后殖民思想在中国的"理论旅行"既取得一定的文化反响,引起中国文化界一度的批评热潮,然而因为理解的偏颇和某些学人的剑走偏锋,又出现一些歧误偏差。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一段克服殖民时代影响的复杂时期。它们在解决经济和社会改革的艰难任务时,既要抵御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冲击,又要克服国内反动势力的阻挠。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国家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产生冲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为维护现代国家安全的重要要素。只有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支撑,才能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市场动力主导作用下的自然工业化,有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特征。这种自然工业化模式与现实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比较,工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不明显。浙江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自然工业化的特征。发展中国家要化解二元经济结构,除了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政策外,还要立足工业化市场作用机制,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需要思想。当下的生态危机问题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态需要满足的根基。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不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存在;资本主义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的存在;现代需要、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对立化的作用。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路是:确立正确的全球生态伦理思想;彻底消除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尊重自然规律,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培养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引导、激励全人类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阿拉伯人和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阿拉伯现代文学为这种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主要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民族的忧患意识;对阿拉伯大一统的梦想;追忆阿拉伯往昔的光荣;对纳赛尔的崇拜;坚定的巴勒斯坦立场;对阿拉伯语标准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进程日趋加深的今天,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发生了变化,文化安全在各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利益之争、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软权力"说的兴起和盛行等因素使得文化安全成为影响当今国际政治中南北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发展中国家应树立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在创新和发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争取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生态发展实情都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基于《资本论》中的生态视角,可以看出资本逻辑的本性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它不仅导致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循环断层,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的矛盾无法得到真正调和:从资本兴起带来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态环境问题,到资本扩张导致国际殖民及全球性生态问题,再至资本霸权催生当代生态帝国主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色,《资本论》在新时代的生态意义就是:为了迎来美丽的当代生态环境,要加强国家对生态的监管与保护,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构建环境正义的空间维度体系,共享美丽生态。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为了维护现有的国际利益格局,占有未来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某些欧美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气候陷阱,危害极大。为此从科技哲学角度,特别是从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关系对气候陷阱的打造和破解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气候天然自然、气候人工自然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相互影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赢利型气候陷阱、恐惧型气候陷阱、负罪型气候陷阱打造及破解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澄清在这些问题上认识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全球环境基金核心概念的解析入手,通过逐层分析,试图解答3个问题:(1)作为一个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的全球环境基金是否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真正的赠与;(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一国际环境组织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未来,中国在其中的作用又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9.
环境正义:在人与自然之间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环境正义属于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社会正义,自然环境被排斥在正义关怀之外.为了使自然环境成为正义安排的对象,须建构一种在人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环境正义.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既以人的道德自觉为基础,又从某种意义上内在契合着正义的相互性原则,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拥有平等地位的正义,从而确认人对自然的尊重;二是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义务公正交换的正义,以担保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