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自七十年代后期打破人口科学禁区以来,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现在,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等待着人口地理工作者去研究,这里提出一个人口地理学中被忽视的领域问题,与大家讨论。 一种偏见 建国以来,我国地理学界深受苏联地理学某些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口地理学思想在内。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把人口与居民点地理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  相似文献   

2.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当然是人口本身。这个范畴仿佛是这门学科的基本主体;它既研究人口的经济地理学特性本身,也研究这些特性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些特性的两个主要类型划分出来。第一类特性是人口构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特点——即人口的、社会的(其中包括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阶级结构而划分出去的)、民族的特点;另一类特性是人口的空间特点——人口的分布或区域组织。同时,对于人口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口特性,应在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进行观察。这是指人口的构成特点和空间特点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瓦吉姆.维亚切斯拉渥维奇.波克希舍夫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和人口地理学家。一生著作丰富。早在战前年代,他就以研究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工业地理和城市地理闻名。战后,随着经济地理学在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在该学科体系内出现了一系列专门学科,人口地理学便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学科的一个突出例证。波克希舍夫斯基在这一方面创建尤多。  相似文献   

4.
人口始终是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地球和人—这就是地理学从它开始阶段直至今天归根到底所要研究的问题的范围。但人口的研究方法在各个时代是不同的。十八世纪之前,地理学家是在地理学的领域之内研究人口的。人口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专门科目那还是较后的事,由此引起了地理学的进一步分解。 在上世纪末,从地理学中分离出了人类地理学。它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自己的主要著作《人类地理学》中写道,人类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搞清楚自然界对个人和民族的精神与肉体的影响。”按当时在地理学中盛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念,人类地理学家把人看作一个生物体,他的发展受其周围地理环境的控制。因此,他们认为人口的分布、迁移、经济活动的性质是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的结果,而人类地理学本身也就被他们视作为生物地理学的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人口地理学的进展 地理学中的人口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人文地理学大师F.Rafzel和P.v.Blache的人文地理学著作,如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第一二卷,白兰士的《世界人口的分布》、《人文地理学原理》。(陈吉庆1987)。然而现代人口地理学的发展,一般习惯上认为是从美国地理学家G.T.Trewartha于1953年在  相似文献   

6.
李豫新  王笳旭 《西北人口》2014,(1):56-61,68
在新经济地理学对要素空间集聚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与产业空间分布的演变机制模型.从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度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做了动态描述。研究显示,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匹配性在经济发展过程l中呈现出“双峰双谷”模式.同时得出三点有益的推论。并基于新疆区域内各地州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匹配性的实际变动情况验证了模型对现实地区差距的解释能力,证实了推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急增、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资源匮乏五大问题的挑战。究其根本,都可归结到人口问题上来。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全面,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人口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这主要是因为人口地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就存在了。从古今中外不少著名的地理学著作中,都可找到许多有关人口地理学的思想萌芽。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的历史并不太长,而且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因而在它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值得  相似文献   

8.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西北人口》2014,(3):33-36,42
人口空间分布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受自然及人文两方面的影响,胡焕庸线成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线。本文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201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各级人12密度空间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剖面图可以发现,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人口密集区用接近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80%的人口;东南-西北两部分人口比重为93.77:6.23,胡焕庸线仍然是2010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  相似文献   

9.
向云波  张勇  赵会丽 《西北人口》2011,32(2):34-37,42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成为当前湘江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中引人关注的焦点。采用1993也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密度分析、不均衡指数法、重心分析以及偏移-分享分析方法,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江流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具有“先分散后集聚”的特点。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偏移增长在不同区域层面具有阶段性特征。人口具有向各地级市市辖区集聚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是湘江流域人口分布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区域人口发展政策强化了人口分布空间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杜守东同志的《人口学原理与中国人口问题》(以下简称杜著)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这部近 40万字的专著,是作者多年从事人口学理论研究的力作,也是我国人口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组成部分: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与人口学应用学科(或分支学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科学工作者对于人口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是50年代我国人口科学论著的代表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口科学的研究,迎来  相似文献   

11.
<正>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已经引起国内外人口学界的广泛注意,作了大量研究,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根据人口转变理论来探索中国的情况,这种研究明显地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是对中国自身的特色反映不足,第二是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人口转变差异极大,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似乎是空缺。因此本文尝试利用数理统计中的一些多元分析技术从人口地理学角度,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作初步分析,以求加深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人口生态学是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生态学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口生态学也得到较快发展,这方面的论文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往往表现出两种较为片面的倾向,即过份夸大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和过份强调生态环境对人口发展与分布的制约作用。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五、人口与环境 1.人口地理学世界人口地理概况永定西北人口 1980年第1期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若干问题郭振淮人口与经济 1980年第2期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续) 吴友仁人口与经济 1980年第2期现阶段的人口地理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人口学研究领域中,人口地理学是日趋活跃、引人注目的分支学科之一。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固然有赖于胡焕庸等先驱者的努力,同时又与后继者们的辛勤探索与开拓分不开。王嗣均教授就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探索者与开拓者。一王嗣均是浙江省奉化县人,1953年于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毕业后留系任教。1978年任系务委员并主持经济地理(城市规  相似文献   

15.
根据80年代人口的发展状况,曾预计90年代初我国将要经历第三次出生高峰期的峰项,人口增长势头不会低于80年代,人口的发展形势仍会十分严峻。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却出现了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局面。在育龄妇女人数增多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明显下降,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妇女初婚年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近两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和特征,从而更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20世纪初,人口统计学在俄罗斯常常称之为人口学,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人口科学开始建立。它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20年代—30年代初为第一个时期;30年代—50年代末为第二个时期;60年代—80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现代的人口地理研究。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几经曲折停滞,到今天已进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回顾过去,可以看到,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总是以国内的形势及亟须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转移,同时受到西方学术发展和传播的重大影响。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正是发展学术研究的大好时机,时代也  相似文献   

18.
《人口研究》2015,(2):113
人口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空间视角是人口学早期经典著述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空间数据的日益丰富和可得,空间人口学无论在教学还是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发展。为了探讨和交流空间人口学在理论、方法和教学、研究上的进展,同时为了纪念著名空间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瑷珲-腾冲线"80周年,《人口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云南大学人口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人口,作为人口学研究的对象,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整体,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集合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迁移则是人口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一种机械变动。人口迁移制约着人口的聚落密度和地理分布,时它的研究,处于人口学和人口地理学的边缘。由于持久不断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直接影响到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生理因素等各方面,引起劳动力的流动,职业构成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性变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又作用于人口的增长(包括负数增长)和人口的质量高低等一系列人口问题。因此,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空大数据的出现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学界在精细时空尺度上对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分布的研究中取得了长足进展,有效弥补了传统数据时效性差、空间精细度低等不足。但这些研究集中在城市信息学、计算社会科学、地理学等领域,其成果尚未广泛应用于以城市人口时空分布为决策依据的资源配置研究中,以解决制约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践深入的科学问题。为促进信息沟通和学科间对话,就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精细时空尺度估计的数据源、估计方法与模型、结果验证与模型评估、较成熟的人口特征分布数据集、精细尺度人口特征数据的应用背景和主题等展开分析,并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前景与面临的挑战。分析发现:城市人口特征的精细时空尺度估计所运用的方法包括空间回归、机器学习以及神经网络等。在诸多社会经济特征中,人口数量的时空分布研究最为成熟,经历了从单一数据源到多种数据源、从一般格网化到带有空间信息的格网化、从低时空分辨率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性别、年龄、种族和教育程度等特征可基于社交媒体数据预测,但尚不成熟。人口特征的精细尺度数据应用主题日趋丰富,包括疾病防控、贫困识别、气候变化应对、城市风险识别、城市发展历程回溯、城市社会空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