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以各种姿态进入媒介镜像,成为最美消费品。对镜像中的“美女”有两种解读,一是女性身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的对象,成为商业资本利用的工具。另一种观点则肯定女性的出场,有助于女性的自我表达。在互联网时代,镜像中女性的身体符号,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消费社会的“物化”商品或是女性的解放,而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在结合哈代生平创作和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情爱叙事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哈代文本中的不同女性形象和她们在婚姻中的状态。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女性婚姻的表现,她们虽然受到来自宗教道义的规范、法律枷锁的禁锢和道德罗网的束缚,但是她们仍然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哈代通过情爱叙事小说创作表达了他对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青年女性整容过程中的身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父权和女性主义相互协商的时代背景下,聚焦青年女性如何处理和回应以上两种性别文化对女性身体要求的张力。研究发现,整容女性使用了“符合科学的标准”“适当的整容次数”“不是整容的整容”三种文化策略,来进行象征性的划界实践,最终区隔出“自然脸”和“网红脸”两种取向。通过指认“网红脸”是父权文化的产物,整容女性经由“自然脸”得以归属于想象中的、具有反抗性的身体。然而,这种以身体实践的方式所达成的对于传统性别规范的破除与自我认同的重建,最终却造成了整容女性新的自我分裂。她们借由划界工作所获得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她们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女性自我“赋权”的理论提供了本土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在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起了女权主义运动,解放了女性的思想,女性艺术家开始在艺术领域活跃起来。在绘画创作中,女性艺术家通过自己独有的女性视角,观察和探索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在不断探索自我的同时,充分挖掘自己的女性意识,创作有别于男性视角的作品,从而确立自己在艺术界中的存在价值。马琳·杜马斯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以强烈而简洁的色彩语言、独特而真实的女性身份介入到艺术领域,她曾说:“艺术不只制造出美丽,我制造粗陋,或许我不懂得美丽的含义。”以作品《牙齿》为代表的2018年最新系列创作中,杜马斯延续了一贯的风格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真实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形成了古典的世界观,重视人的个性,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人们注重现实生活的享受.注重精神的愉悦和身体的需求。那时期的艺术家创作的许多反映现实生活、充满情爱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人性和人性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向京,中国当代女雕塑家,以其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大胆、直指人心的女性艺术形象,“通过身体说话”曾是向京的个人标签之一。继北京、上海个展之后,2013年向京在台北推出她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  相似文献   

7.
《女性天地》2012,(10):11
情爱婚恋,是女性身体生活与心里生活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才知道"怎么样找,找怎么样的他"。想拥有什么样的爱情亲情,这得看选择什么样的婚恋;要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男人。选好适合自身的情分与机缘,才能得到如意的合适的他,为经营自身的女性人生开好头起好步。本书采用精致小品与哲理美文的笔法,是一本应用性的情爱美文专辑,专门谈婚恋应用对策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张琳 《现代妇女》2013,(10):25-26
笔者认为,女性身体的解放对女性解放以及全人类解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透过分析马克思《巴黎手稿》这一经典著作,发现马克思对“女性身体”做出如下阐释:第一,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女性身体异化的社会状态,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女性身体”沦为“机器”、“商品”和“被消费”的境遇;第二,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阐发“女性身体”的存在应遵循“感性原则”,认为“女性身体”是有“生命的、现实的和能动的”存在.这样的一种阐释,或多或少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身体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高潮。本文将从“身体写作”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身体写作”与女性解放、与道德观、与消费性文学的关系,来认识“身体写作”。“身体写作”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信仰缺失、精神世界空虚的必然产物,也是部分作家的一种写作策略。“身体写作”的出现带给我们对文化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苑赫 《现代交际》2012,(7):75+74
女作家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也表达了她清醒、深刻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华裔张秀群女士作为“女性世界”创始人,极力策划和推动“女性世界”从新加坡走到中国,并且首次以“华人精英女性大奖”的形式来鼓励和表彰华人精英女性。她致力于将“女性世界”作成女性的“奥斯卡”,包罗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张秀群女士多年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下,“女性世界”主题活动成为第一个专门以展示女性风采、弘扬女性力量为宗旨的系列活动。而她,也无疑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自信而又优雅的女性典范。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女孩,从十来岁就散发出吸引异性的能力,她声音像软糖,身体特别柔,像日本人时兴的宠物──水母,适时低眉浅笑,适时抽身而去,歪歪斜斜地小跑,像是慢镜头里的那种 当然,她必须漂亮,是 “班花”、“段花”、“系花”,甚至“校花”;还有一个条件是,她家境殷富,或有个体面的父亲……如果她有外号,一定是“公主”、“宝贝”或“甜心”什么。 她有一种特别的磁场,吸引一拨又一拨前仆后继的进攻者或围观者。读书时代,她的情书不断,她常把来信用一个非常精致的炉子满面桃红地烧掉,还噘着小嘴,像是生气,并不忘百媚千娇地说…  相似文献   

13.
高莉花 《现代妇女》2010,(8):114-120
凌叔华作为“五四”文坛上的女性作家之一,在小说创作中以独特的叙事视点,精妙的构思,虚实相生的艺术笔法,巧妙的编织故事,抒写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别具一格的审美,使她成了当时文坛上地地道道的“这一个”。她以独特的女性姿态在叙事艺术上的创造和贡献,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也为中国女性文学注入了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个连自己姓名都写不工整的普通农妇,却连续15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她曾挣下百万家财,却全部投入到贫困的村庄,任凭自己一贫如洗;她曾拥有健康的身体,却为家乡致富鞠躬尽瘁,一身病痛……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这段来自“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是对58岁的段爱平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贺绍俊 《现代交际》2006,(10):52-52
静心是以另外一个路子拓展女性写作的作家。有人说,静心的小说是对当下时髦女性主义创作的小小背叛与反驳。这是静心写作的独特性。她的写作并不认同那些普遍流行的理论,特别是一些时髦的女性主义理论,她想从生活和经验的层面表达她对女性的思考。她的长篇小说《迷旎花园》和《活着,为自己快乐》就诠释了这样“小小的背叛”。  相似文献   

16.
马年春晚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亿万观众,《新闻联播》也破例用这首歌做了“史上最暖心”的片尾曲。鲜为人知的是,其创作者是一对亲密搭档,也是最好的“闺密”。他们一直用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和点滴体会谱写爱与被爱,为《终于等到你》《咱们结婚吧》《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经典影视剧配曲,创作出70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她只为他填词,他只为她谱曲,而且他们创作一首红一首!  相似文献   

17.
在父亲分分合合的婚姻里,亲生母亲成了她的“继母”,可她却一心要赶走这个“第三者”,迎回原来的“妈妈”!在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之后,她开始用身体进行报复……  相似文献   

18.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2):57-57
“她经济”,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由于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  相似文献   

19.
杨冬凌是—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她被人誉为“中国第—农村女诗人”,“史上最时尚农家女”,甚至有人称赞她是中国新型农村女性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赵红艳是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2003年,她30岁,“非典”疫情暴发,她所在的医院收治了天津市的第一例确诊病人。随后,在为该病人救治过程中,她不幸感染了病毒。虽然两个月后病愈出院,但4个月后,因为非典时用来保命的激素,在她身上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双肩、双膝、双股骨头六大关节全部坏死,用以支撑身体的“轴承”全部报废,身体再也无法站立,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