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学科化、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几个层面加强建设,是实现“大学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特点,从教材、课堂组织方式和实验环节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德长(1946-),男,四川隆昌人,副教授,任教于文学与传媒系。长期以来,陈德长同志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和《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古代文学和文化方面具有深厚的学养。他对学生一贯要求严格,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围绕着课程学习体系的构建,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平台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板块设置进行了探讨,诸如如何处理知识性内容、如何设置视频和图片板块、如何增强学生文化实践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并从我院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今后推进“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特别是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普通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 ,应注意处理好该课程与“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及学生实际的相互关系 ,以体现新教学大纲精神 ,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新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是其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要增强这门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突出导向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四性"。  相似文献   

9.
"纲要"课社会调查的选题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调查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而科学选题无疑是取得社会调查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也应有别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选题原则应符合该课特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探索出了三个选题原则,即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原则、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新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是其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要增强这门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突出导向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四性".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西南大学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开展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为了解该课程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总结课堂实践教学经验,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课堂实践教学,课题组从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认知,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考核、实施效果的反映,以及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7.
“贺岁片”作为特定时期上演的极度张扬大众文化指向的商业电影形态 ,登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舞台 ,根植于传统文化心理需求的“贺岁片”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而衍生的词汇 ,“贺岁片”的兴起为中国人世纪末的狂欢创造了影像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正>水利类高校开设水文化系列课程,是提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水文化水平,推进水利系统乃至全社会水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目前在高校中开设水文化系列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开设《中国水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本门课程建设谈一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在大学生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原国家教委1994年10月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通知”(教高司[1994]192号文件)。目前,全国许多高等学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西安交通大学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试点,自1996年起,《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发展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本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要开好该课程确非易事,任重道远。本文试结合我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心得,就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概论>将文化的构成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面,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概论中国文化的知识框架.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论带史,从宏观角度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流精神;下篇以史带论,侧重于文化史的描述.上下两编虚实结合,互相补充.编者的主观意图在于寻找到一条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