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朱熹对《诗·魏风》和《诗·唐风》的解读上,包含若干异乎前说的新成就。一,他有着《魏风》、《唐风》实为“晋风”的思想,以及“晋风”风格取决于晋之地理环境的文学风格理论。二,他在“晋风”阐释史上最早提出了《蟋蟀》和《山有枢》为唱和之诗的观点,这是《诗经》学史上的新创见。三,他否定了毛《序》为代表的汉唐旧说关于“晋风”主旨上的“刺”诗说,将某些篇章读为表现衰乱之世士子心态的诗篇。当然,所有这些新成就,和朱熹在整个《诗经》学思想上的新突破又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是以小说家的身份步入文坛的,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著名作家之一。与其他作家相比,他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是中国现代童话这块处女地的少数几位拓荒者之一,他的第一部童话《稻草人》堪称我国童话创作的一座里程碑。“五四”以前的儿童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圣谕广训》等,大多充塞着“圣贤大道理”的枯燥t)l诫,将儿童视为“缩小的成人”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时是没有真正的儿童文学的,更不用提童话创作了。“五四”时期是我国儿童文学觉醒与发展的时代,从1921年至1931年,叶圣陶先后创作了近四十篇童话…  相似文献   

3.
1929年至1931年姚雪垠求学于河南大学。河大不仅给予他一个全新的视野,为他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给予他“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人格锻炼”。《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作品的发表,他对抗日救亡文艺理论的研究,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李自成》的创作也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中一道诱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王芝琛 《社区》2008,(20):41-42
《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上庐山不只是三次。下面记叙他三上庐山,因为事涉中国近代史三次重大事件。 一上庐山,说服蒋介石结束“七君子”案 人称“热思维”的“七君子”之首沈钧儒。和人称“冷思维”的张季鸾是故交挚友。早在1919年,张季鸾在上海《中华时报》任总编辑时,沈钧儒也是这家报纸的主笔,  相似文献   

5.
萨林斯在晚年出版的《与修昔底德辩难》(以下简称《辩难》),或许是他最后一部重要的著作。2000年,他出版一部文选《实践中的文化》(Culturein Practice),书中选入自1963年后,他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而思考和写作的多篇论文,分别列入“文化篇”、“实践篇”和“实践中的文化篇”三个部分,从时间来算的最后一篇文章是1999年的“何谓人类学启蒙”。  相似文献   

6.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观点上,无论是他的“超灵”学说,还是他对于“个人主义”的强调都是以自然为载体。他的这些主要观点在他的《论自然》、《论自立》和《美国学者》等几部代表作品中得以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蒲长春 《东方论坛》2008,11(2):25-30
印顺和吕澈在“性寂”和“性觉”问题上的争议体现出二者如来藏思想的差异。吕澈认为,《大乘起信论》的特点是“性觉”。他从“所”、“染”和“寂”的角度诠释《楞伽经》的如来藏。而在印顺看来,《大乘起信论》的“性觉”思想部分来自于“扶南大乘”,《楞伽经》如来藏的结构是真妄和合。他认为,“性寂”和“性觉”两条理路是可以互相发明和会通的。  相似文献   

8.
在《圣经》中文译本诞生的过程 中,在包括《诗经》、《书经》、《春秋》、 《左传》等“中国经典”英文版的诞生 过程中,他功不可没。 他开启了华人办报的先河,林语 堂先生称他为“中国记者之父”。 王韬( 1828— 1897年),原名畹,后因上书太平军逃亡,始改名韬。王韬自幼天资聪颖,但是又十分自负,从小就养成了一派落拓不羁的“名士气”。 1845年,他以第一名入县学。次年去金陵应试落第后,他就“屏括帖(八股)而弗事,弃诸生(秀才)而不为”。鸦片战争后,晚清帝国自我欣赏的封闭世界再也无法延续了, 1848年王…  相似文献   

9.
我最初认识李赛时,他是云南一个地区师专的青年教师,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作品。我欣喜地陆续读到了他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诗。他的长诗《圣母》在1995年第9期《人民文学》刊出后.曾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被称为“具有史诗精神的佳作”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教学岗位上的彝族青年诗人李春,不但学诗,也积极从事文学的研究和评论。1994年,我读到了他24万字的文学评论集《作家的艺术世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中,既有大量研究和评论云南各民族老中青作家作品以及全省文学发展态势的文章,也有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把自己理想的社会制度和奋斗目标用“共产主义”这个词明确表示是在《神圣家族》中。但是,他对共产主义的研究和态度的转变应该说是在此之前。还在《莱茵报》时期,他就开始接触和使用“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后来,当他到了巴黎之后,由于直接同一些共产主义团体建立了联系并广泛阅读了有关的著述,他在自己的思想和著作中,不断地“净化”了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的这一探讨,应当说是他这一思想和理论发生巨大飞跃的一个标志。我们认为,以往把《手稿》中涉及到的“共产主义”都理…  相似文献   

11.
论胡适诗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胡适诗派步大唐新诗创作,始于“五四”文学革命。首先提倡并创作新诗的,是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的胡适。他在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后,紧接着在次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较之用白话创作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为早,因此...  相似文献   

12.
“勤学务实,巧思求新”——评李衡眉著《昭穆制度研究》王仁厚著名历史学家、前《历史研究》主编田居俭先生在为李衡眉教授的《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所作的“序”中说,李衡眉“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者”,在学术上,“他...  相似文献   

13.
路来森 《社区》2012,(8):16-16
张申府先生曾说:“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金先生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可先生,不仅腹笥充盈、学识渊博。而且在生活工作中。大有幽默感。于谐趣、调侃,乃至于讽刺中,彰显着他的聪敏和睿智。1922年.还在留学的金岳霖在国内发表长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中,他第一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相似文献   

14.
我这样看《废都》徐文海这些年,他什么也没落后:该“伤痕”时他“伤痕”,该“反思”时他“反思”,该“寻根”时他“寻根”,该“立体交叉”时他又“立体交叉”。当然,他很乖巧,小奖没少得,大奖也没少拿;国人的奖得了,洋人的奖也得了。好风凭借力,送他上青云。他...  相似文献   

15.
京剧《沙家浜》可谓家喻户晓,与《沙家浜》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未见提及,他就是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就不会有《沙家浜》。他曾在阳澄湖上领导过40多个伤病员,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沙家浜》一剧的素材,来源于1939年发生在苏南阳澄湖上的故事。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击退了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  相似文献   

16.
《远东报》是晚清东北地区最早的中文报纸,其“文苑”专栏所刊载的大量文学作品,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关注。当时主持《远东报》笔政的乃是南社诗人张素,他以“婴”或“婴公”为笔名,在《远东报》上刊发了他的长篇小说《最新之儒林外史》和若干诗词作品。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丰富了我们对这位南社诗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评《引用语词典》汪耀楠朱祖延教授在今年出版了《引用语词典》,是他在辞书编纂事业中的又一贡献。最早提出“引用语词典”的名目是吕叔湘先生。在《辞书研究》1982年第5期上,昌先生撰文,建议编一部引用语词典。他随意举出一些大家习用的例子,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相似文献   

18.
曹鸿骞 《社区》2014,(8):15-15
千百年来,曹操曾被一些封建卫道士诬为“篡逆者”,以至于他在许多戏曲中的形象都是“白脸奸臣”,而实际上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和郭沫若先生所言,他是一位“超世之杰”。他在《度关山》一诗中说:“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认为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俭朴是公认的美德。他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生一贯奉行的准则,并专门为此颁布了《内戒令》。  相似文献   

19.
《二心集》是鲁迅一九三○年与一九三一年的作品。本文拟就《二心集》在鲁迅思想发展和创作上的意义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 在鲁迅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一九二七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四·一二”的血雨腥风彻底“轰毁”了他昔日的“思路”,促使他  相似文献   

20.
我知道张飙是《科技日报》的总编辑,是新闻界少数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的人之一,也知道他是理工科大学毕业,“弃工从文”,在新闻事业上颇有成就。而且当了总编辑以後仍然不忘写作,报告文学、小说、散文不断问世。但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怪招”送出:相骊年他在两家杂志上分别连载两个长篇,一个是科幻小说,一个竟是武侠小说;1994年他出了旧体诗词的《张飙诗词选》;相开年居然在两家报纸上开了专栏,一个专栏谈史念令,篇篇入木三分;另一个却是将自己经历过的点离滴滴写成散文,叫“人生百味”,有的读来让人捧腹大笑,有的看了却让人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