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可曾见过如夸父逐日般穿越茫茫戈壁而晕倒沙漠的找水人;你可曾见过渴得嘴唇开裂却舍不得喝下一口水,围着运转的机器欣喜笑的奋斗者;你可曾会过从诞生之日起便受着水的无情困扰的艰辛;你可曾经历过几十万人为着城市的发展到过戈壁沙漠你不知水有多"贵"。水在流火的戈壁滴滴贵如油。克拉玛依,亘古戈壁崛起的一颗明珠。四十余年的历程,四十余年的辉煌,四十余年盼水,找水的艰辛。克拉玛依人更懂得"水是生命之源"一语的内涵,克拉玛依更需要水的滋润。  相似文献   

2.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克拉玛依是一个创造,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50年代的共和国掀起支援克拉玛依的热潮,在百里戈壁上崛起了一座城市; 90年代引水工程开来铁甲雄兵,浩大的工程召唤着全国人民对克拉玛依的再度支援。 57支队伍加盟,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合军团,在塞外大漠,在百里戈壁,摆开了壮阔雄浑的战场,展开了艰难困苦的战。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条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人工河这是一条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的希望河这是一条可到北冰洋汲水的生命河。 1在国门外奔腾的额尔齐斯河在阿勒泰山汹涌的额尔齐斯河在地上清澈透明的额尔齐斯河在准噶尔欲滴馋涎的额尔齐斯河在克拉玛依陌生的额尔齐斯河在一夜之间,穿万古戈壁以"可以九天揽月"的壮举以眩晕的绵延流进流进瀚海之心脏流进滴水贵如油的干渴之城 克拉玛依 2 多少年多少代多少次祈求有一条河能够穿城而过不再使戈壁干裂的嘴唇流血不再让海市蜃楼的幻影迷惑准噶尔盼水望断秋水克拉玛依盼水秋水望断就像临盆少急需助产医生就像…  相似文献   

4.
当年一曲《克拉玛依之歌》,使克拉玛依这个新中国成立後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美名传遍全国。同时,"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的歌词,也真实地说出了克拉玛依当年艰苦恶劣的生存条件和自然环境。 斗转星移,42年过去了,经过几代石油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浩潮的戈壁大漠上,建起了我国西部最大的一座现代化石油城,它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向西部倾斜,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的实施,克拉玛依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克拉玛依人抓住机遇,适时提出了顺应时势,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克拉玛依市的荣誉市民,我曾深切地感受过戈壁荒的寂寞苍凉,那种无边无际远和阔的荒无曾经那么深的震撼过我的心,然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是克拉玛依人的精神--那种精神象金子一般穿透时空,穿越荒漠,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她曾让我被深深的感染和感动。如果要问克拉玛依最富有的是什么,我想不是石油而是克拉玛依的精神;如果要问克拉玛依人生活中最缺的是什么,克拉玛依人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是水,是像我这样在长江边成长的南方人可随意挥洒的水。 沙漠的炽热没有干枯克拉玛依人的希望,戈壁的荒凉没有冷漠克拉玛依人的信心,世…  相似文献   

6.
戈壁金凤凰     
1959年,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的前身——克拉玛依炼油厂伴随著油田的发展而诞生。被誉为“戈壁金凤凰”。80年代中期,克拉玛依大规模开采重油资源,克石化厂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扩建改造,使加工能力由建厂初期的十几万吨扩大到现在的300万吨,一、二次加工能力基本完善配套,拥有固定资产16亿圆,职工队伍发展到5600馀人,下设炼油厂、热电厂、炼油化工研究院、设计所、油田助剂厂等生产、科研单位。目前,克拉玛依石化厂拥有29套炼油装置,5套化工装置,可生产石油化工产品140#种,其中主导产品40#种,28种产品荣获部优质产品称号,5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陆铭宝,1933年1月出生於上海市,1952年毕业於上海市中华职业学校,同年8月分配来疆,在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矿区钻井处工作,历任钻井工、技师、队长、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南疆勘探指挥部副指挥、管理局钻井副总工程师。1993年退休,现居住在克市。当克拉玛依还是一片荒无人姻的戈壁时,陆铭宝带领由7个民族36人组成的钻井队来到克拉玛依,以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誓为祖国献石油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露宿戈壁沙滩,饮用戈壁苦水,顶著风沙肆虐,忍著蚊蛇叮咬,克服技术设备的落後,原材料短缺等无括想象的困难,硬是靠手拉肩扛在…  相似文献   

8.
克拉玛依"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四十多年来石油人在这荒凉弋壁上创造了无数奇迹,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石油城。克拉玛依人无比骄傲、自豪,但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梦想──让克拉玛依成为塞外江南。克拉玛依人期盼绿色的真诚和执著追求,得到了当中央的高度重视。1995年,国务院经两次研究批准了引水方案,440公里长宏伟的引水工程于1997年动工,计划到2000年竣工,届时将提供5亿立方米的水。克拉玛依无水、缺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克拉玛依人进取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梦想在升华。引水开工的同时,为了实现克拉玛…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西北边陲准噶尔盆地的浩翰戈壁中,有一座普被著名诗人艾青誉为“沙漠美人”的戈壁石油新城——克拉玛依。克拉玛依,维吾尔语“黑油”之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至今,它已整整走过了43年的光辉历程。43年中,克拉玛依经过两代石油职工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由过去“没有草,没有水,鸟儿也不飞”的豆古荒原,变成了如今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科研、机运、水电讯等门类齐全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用事业基本配套,有25万多常住人口的现代化石油工业新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克拉…  相似文献   

10.
真没有想到,一首歌会有那么大神奇效应,她可以伴随很多人的一生,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徵。这说的是《克拉玛依之歌。50年代,当克拉玛依油田刚开发不久,大批青年在《克拉玛依之歌》感召下,纷纷奔向新疆。一个满脸稚气的青年就是钻在拉油的主罐车里,哼著“克拉玛依我多么喜欢你”到克拉玛依当了一名石油工人。60年代,在“文革”中,一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老地质学家在“牛棚”*常常拿出口琴吹奏《克拉玛依之歌》。关押他的人突然进来,老地质学家惺惚地停止了琴声,这个人却挨过来:“你吹得其好听,从今天起我跟你把这支歌…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油城克拉玛依的东部边缘,有一座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里的一间办公室内,坐看我们的主人公——年轻的木合塔尔·买买提。此刻,他的目光正凝聚在窗外不远处公园里的那两座雕塑上:一座是表现石油工人奋战在油田各岗位的“英雄谱”;另一座是表现石油勘探队员手牵骆驼勘探在漫漫戈壁之上的‘石雕群像”。他刚毅的脸上布满了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呢?木合塔尔出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的一个偏僻乡村的教师家庭。12岁那年,父母将他送人阿克苏市中学,从此他便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互984年他以优升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12.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关于推进克拉玛依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分三步走,打造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石油城市的发展目标,克拉玛依迎来了全面推进打造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石油城发展目标的关键时刻,各行各业的克拉玛依人都在为这一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在诞生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西北边陲——新疆克拉玛依,又呱呱坠地了一个蕴含着世界石油城之魂、承载着世界石油城梦想的颇具人文气息的婴儿——《克拉玛依学刊》!《克拉玛依学刊》诞生在一个奇迹频现的地域。作为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勤劳智慧的克拉玛依人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己任,以气壮山河的豪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没有草,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古有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三河二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工程,近有引滦河水入天津城的"引滦入津"工程。而2000年,共和国的版图上将镌刻上另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流--克拉玛依河。这,正是克拉玛依人的世纪宏愿! 2000年,对於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克拉玛依油田30万人民,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页章,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页章,是永载千秋的页章。 举世瞩目的引水工程竣工了! 河水越过无垠大漠,向大漠、向山脉、向世界宣告:克拉玛依结束了一段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流水岁月,…  相似文献   

15.
"首善之区"是首都城市精神,北京文化特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支撑起"首善之区"的内容框架;人文是科技与绿色的内核,人文水准决定着"首善"的规模质量.首都城市的真正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现代性,使国内外民众广泛感知"善意",认同"首善".因此首都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以人文、科技、绿色为资源的善意传播,着力点在所有领域认真"积累善意".  相似文献   

16.
正公司招聘,去年刚从某外省市学校毕业的小A前来应聘,面试时他"大方"表示:"现在找工作均是双向选择,我刚毕业,又是外地人,需要面对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薪资必然是找工作时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再说现在什么事情不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面对新工作,小A不问"前途",只关心"钱途",不禁让人疑惑,在他心中,"前途"和"钱途"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代中国"去政治化"的历史逻辑,汪晖的"政治化"策略是我分析问题的前提。首先,我试图阐明批评在当代语境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其次,我将以分析一个电影画面开始,实践针对审美形式的政治化策略。通过综合詹姆逊、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等众多的理论资源,我尝试揭示"形式"背后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以及改革后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对自己负责     
《北方人》2008,(Z1)
28岁的财务策划师陈思燕在两个月前,带着许多新加坡人的期望到尼泊尔,开始攀登世界最高峰的旅程,就在距离顶峰只有500公尺的地方,她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许多人都为她做这样的决定感到非常惋惜,因为荣誉是许多人所渴求的。她说:"放弃是为了保住登山者的尊严。还有什么话比这一句更动人?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她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勇于去面对自己;她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懂得何时放下。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有堵车那年吧,北京城多了一个新的城市符号--北京交通台"一路畅通"栏目.在这个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的城市里,在这个早晚高峰时速低于20公里的速度中,将车内广播指针定在fm103.9,几乎是90%开车人的"自救法".  相似文献   

20.
走进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满眼是树绿、叶茂、花红,令人赏心悦目。这里,就是当年荒芜凄凉、寸草不生的“白减滩。”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枝花,每一片绿地,每一池喷泉,都有一个采油二厂原党委书记王延明的故事……上任之初微服私访,王延明悟出一个道理1956年6月24日,23岁的王延明怀著为祖国寻找大油田的热望,踏上西进的列车,与千百有志青年一起,来到创业初始的克拉玛依。“创业”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用“艰苦”一词概之。风沙、干旱、酷暑、严冬,苍穹当被,戈壁做床,王延明与油田一起,走过创业的历程。他先後在钻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