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中国自古以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遵循社会公正的规则.才能使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才能形成有效的、持续的整合与合作;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充分激发各个阶层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人们在谈论公正问题时,有时容易将公正与效率对立起来,以为非此即彼。吴忠民在新近撰写的《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认为公正属于更高层面上的事情,其主要意义在于:其一,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其二,公正对于效率的生成与促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社会潜能的激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而言,公正的机会平等规则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规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三,公正是社会实现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遵循公正的规则,社会的各个阶层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才能形…  相似文献   

3.
吴忠民 《河北学刊》2008,28(2):6-10
社会公正有着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二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应当是客观和中立。在中国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状况的主要指标呈现出一种恶化的态势,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层面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在社会大的环境层面上,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二是在基础阶层或是民众层面上,社会主要群体呈弱势化趋向;三是在较高位置的阶层层面上,精英群体之间出现了利益结盟的苗头;四是在国家层面上,颠倒了公共投入优先的顺序。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初级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进而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吴忠民 《东岳论丛》2006,27(2):5-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群体(以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为主)的基本状况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的时代条件及中国渐进型改革中的失误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呈现弱势化趋向。其弱势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同时经受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劳动权利的维护处在十分弱化的状态之中;令人担忧的社会保障状况;劳动技能总体水准下降;程度不同的边缘化等。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的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占据突出的位置;二是与特定的阶层结构化过程密切相联;三是其弱势化有进一步加重甚至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势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其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发展的意义,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社会基础,严重削弱经济的拉动力,危害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等。应对之策主要是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矫正“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堪重负”、“重视社会公正会妨碍效率”等错误观念,注重维护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础生存权利,建立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清 《兰州学刊》2004,(1):147-148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社会公正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现社会公正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对待 ,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阶层不分化、分化、合化、分化的交替进程,影响阶层分化、合化的三个自变量分别是资源特性、组织权力与公共权力。资源特性、组织权力在自发运作的市场中导致阶层分化的马太效应具有必然性,公共权力则具有选择性。当公共权力阶层与强力资源拥有阶层兼组织权力阶层结盟时,阶层分化加剧,社会有发展但是不稳定;当公共权力阶层与弱力资源拥有阶层结盟时,阶层合化出现,社会稳定但是不发展。要使社会既稳定又发展,阶层之间应该既分化又公正,公共权力阶层应该是不自由的,受制约于各个阶层并代表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贫困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贫困群体集经济贫困、知识贫困、素质贫困于一身。贫困群体的存在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制约了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 ,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既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护 ,又能够有效发挥社区组织、民间力量的积极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问题 ,促进社会的公正和民主 ,促进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忠民 《学术界》2007,(2):7-24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应对社会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顺应发展趋势的需要,学术界有关社会公正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所高度关注的“显学”。这一阶段的社会公正研究主要围绕着如下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关于社会阶层结构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关于社会公正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社会公正研究发展本身的逻辑线索以及现实社会对于社会公正的重点需求来看,要想稳步、有效地推动社会公正研究,其关键在于:重视社会公正基本理论的研究;重视对社会公正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对公正合理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重视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和阶段性目标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9.
许苏庭 《南方论刊》2015,(4):10-12,50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的满足与实现推动着人、社会交往、社会分工及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内含着丰富的社会公正思想。当代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未得到完全满足导致了许多不公正现象的产生,这容易造成社会发展动力衰减、社会民主化进程受阻、社会安全运行风险加大等社会危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马克思需要理论给予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的实现很多启示:一是努力实现公民个体的合理需要,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保障弱势群体的合理需要,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任务;三是依靠发展满足合理需要,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民 《文史哲》2008,5(3):140-16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三大精英群体实现了同步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政治精英群体一枝独秀的局面;精英群体的职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准越来越高;精英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凸显。但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时代条件,也使得精英群体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精英群体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主轴的一面倒的片面行为和政策取向;政治精英群体呈现出强烈的公权扩张冲动;精英群体之间利益结盟现象日渐明显;精英群体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化和壁垒化倾向。现阶段中国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造成公共投入的巨大浪费,扭曲和损伤了正处在定型过程中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造成改革与发展两者之间的背离。促进中国精英群体健康而合理发展的基本思路在于: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起社会公正的基本取向;建立起公正、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起"两头小,中间大"、以中等收入者人群为主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使精英群体的行为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现状,也因此分立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分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强调社会分层与保障对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社会管理,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为这一战略部署提供理论支持则是社会实践给社会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现代西方社会学思想体系为背景,对其中关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论说和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看,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应用看,社会学都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研究的主力军.从广义上讲,全部社会学理论和思想的核心使命就是研究和解释社会管理和建设实践及其过程,就是为其提供科学知识和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中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具体化地表现为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这个主体被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抽象的社会基本矛盾并不能引导发展具体问题的解决,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现存经济体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形态,在中国现阶段则表现为体制转型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起源于古代的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社会。近一个世纪以来,它在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成长。中国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处在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呼唤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和支持弱势社会群体,服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公平,也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树立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要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漏洞和缺陷。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还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实现,也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仁 《东岳论丛》2002,23(6):61-6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展开的。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从总体上看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显元 《江淮论坛》2006,46(2):5-10
社会生活是社会形态的一个基本要素。各种社会形态的演进,都表现为社会生活的提升。社会生活包括总体社会生活和主体社会生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因而都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展现。和谐生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好和谐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成果。生产、生活和生态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生态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在处理三者关系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生态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作为时下新兴概念,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社会各个方面注入新动能,但同时也带来新风险。对于这一概念,互联网巨头公司和科研专家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分析各种定义间的异同,可给出一个元宇宙概念的综合定义:元宇宙是融合多种科技手段创造的虚实结合的广义网络空间,具有用户主导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科融合和空间融合,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与之前的互联网时代相比,元宇宙的发展推进了科学技术融合进步,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繁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又带来了信息泄露、金融诈骗升级、虚拟人格界定不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元宇宙进行社会治理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律治理体系和行业自治方案,涵盖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可以作为元宇宙社会治理的参考。在元宇宙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根据本地发展状况和元宇宙发展趋势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维护健康的元宇宙社会环境并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先前经验和现有针对性政策,可以推出元宇宙治理的未来路径。在推动元宇宙进步的同时,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  相似文献   

19.
社会道德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支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道德支持的主要原则是公开原则和行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公平道德、行善道德以及责任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社团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当前的科技事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该承担起如下方面的社会职能: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中介服务、科技认证、科技评价和政策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