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2.
午睡时间     
当人遭遇自己的弱点,理性和智慧有时会被盲目所遮掩。而我竟不知自己的弱点是午睡。应邀课余时在某公司主持业务已经两个多月了,经过大家的努力,业务量增  相似文献   

3.
从教几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其间,曾有过几多成功的喜悦,但有时也被工作中的苦恼所压抑,这就是作文教学。一段时间里,我不知作文教学怎样教,对于学生写的作文感觉没法批阅,无从下手;而学生一提作文,便出现“横眉冷对方格纸,昂首干盯天花板”的状况。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学生语言积累少,没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吉安 《可乐》2007,(12)
那年,他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希望能在繁华的北京混上几年,攒一笔钱,衣着光鲜地回老家,盖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他收拾简单的行李,带上我和我母亲,坐火车来到北京。我们很快在一个胡同里安顿下来。我和母亲都不知道他具体干些什么。他有时会拿一把小葱回来,有时会带回一颗让我不知如何下口的棉花糖,有时还会给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命运有时也会歪打正着。1977年7月,我到重庆市委党校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学习班。结业时,一些年轻的学员被分配到市政府机关工作,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头一天,组织部通知我去教育局报到上班,可是不知为什么,第二天我  相似文献   

6.
李妮 《可乐》2011,(6):M0003-M0003
与《可乐》初次相遇,是在去年刚上高三时。我正处于苦闷时期,面对高考不知何去何从。一天,我经过报刊亭,被她清新的封面吸引,随手买了一本,回去翻了翻,觉得有些故事很好看,以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购买,认真地读,觉得那些文字很亲切。  相似文献   

7.
初配眼镜     
不知什么时候起,同学离我仅10米之遥,我却看不清楚他是谁;不知什么时候起,我脖颈伸得酸疼,宛如被无形的手向上提着,却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于是,我只好无奈地走进了眼镜店。出来时,我的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  相似文献   

8.
我终于放松地躺在了床上,一天的疲惫,一天的烦恼,都顺着床柱渗进冰冷的地面。才熄灯不久,值周老师还没来巡查,有的同学还因为惯性的作用小声地谈论着,“我只得了78分,比上次少了十多分……”,“我更少,差点儿就不及格……”不知谁的复读机还开着,声音不大,是那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歌《老鼠爱大米》。明天语文还要抽背的,还是默背一遍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不知怎么的,竟想起她来……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初一,我们被分到同一个班。刚开始,她也没活跃在我的脑子里。我和她,她和…  相似文献   

9.
刘晓明 《社区》2013,(4):41-41
200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在辖区只楚路走访育龄妇女。当我敲开一户居民的门时,一条宠物狗疯一般地冲出来,在我的腿上又咬又挠,然后一溜烟地蹿下了楼道。血顿时顺着腿流了下来,我当时被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吓呆了。我以为那家主人会出来处理,没想到从屋里随后冲出一个女人也顺着楼道追了下去,嘴里还喊着狗的名字。接着又出来一个老人,我忍痛说明来意,做了育龄妇女信息登记,老人看着流着血的腿,  相似文献   

10.
一直偏爱王崧舟,欣赏他的儒雅风度与深厚内涵,有时上课也会偷偷搬着他的教案自我实践一下,尽管无法领略其精气神,但我的心里总也会莫名地激动好一阵子。虽然我从未有机会聆听过他的课,但每次看课堂实录,我都会被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1.
阳光穿过梧桐树的缝隙,绕过树叶的边线,从窗子里满满地塞进了屋子。我蜷缩在被昨天的太阳晒了整整一天的被子里,闻着初冬阳光的气息,美美地咀嚼着昨夜的梦,嘴角笑出快乐的弧度。  相似文献   

12.
我的梦     
我叫吴鹏弘,以前我是一个太不爱护桌子的小男孩。因为我有时要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有时做数学作业在桌子上打草稿,有时还在桌子上随意敲敲打打……有一天我来到学校,忽然,我变成了小书桌“可可”,被一个强壮的老师移到了一个崭新的教室里。在这个崭新的教室里,有许多可爱的小书桌,有“美美”、“亮亮”、  相似文献   

13.
刘丽华 《社区》2011,(18):63-63
老婆爱写博客,不知从何时起,她喜欢给博文配上照片,美其名日“图文并茂”。于是,家中的卡片机成了她的宠儿,没事时就见她左拍拍右拍拍,有时还逼着我给她P图。老婆的博文,除了一些伤春悲秋的内心独自,更多的是“晒”幸福。  相似文献   

14.
我依然飞翔     
无尽的黑夜侵蚀着我那无尽的愁思,周围是可怕的静寂,我起身来到窗前。 风很冷,绕过起伏的窗帘,刺透了我麻木的神经,我哆嗦了一下,缩了缩脖子。外面的灯光将整个院子充斥成白昼,半秃的树在瑟瑟秋风中颤抖,几片枯黄的树叶顽强地守着岗位,又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下来,飘然落在冰冷的水泥板上。  相似文献   

15.
心中的汾水     
2001年第9期《山西老年》“人物写真”栏目有篇介绍我省老作家胡正的文章。这篇名为《又见汾水》的文章激活了我20多年前的记忆。我的家乡在山西最南端平陆县的一个小山村。25年前,我还是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一天,我的哥哥不知从村里谁家带回一本厚厚的书,名字叫《汾水长流》。在那个精神食粮极度匮乏的年代,在很难见到文学书籍的小山村,我如获至宝,捧着那本不知被多少人翻烂了封面的厚书,连读带猜地一气读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小说”这个名词,只是觉得书写得极为生动,万分有趣。从那时在我的心中,便存活着一条清…  相似文献   

16.
叶子来我家时,我已经很大了。我很大是指我已经会做饭洗衣服了。叶子一直不说话,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一切。我使出我的独门绝技——金鸡独立来,我“独立”了半个小时,还一边不断地做鬼脸,她终于笑了,清晰地说:“哥哥,我饿了。”这是叶子第一次叫我“哥”。那时我ll岁,叶子4岁。我背着叶子出去玩,总是被人指指点点。叶子不知道他们在指什么,她总是在我颠颠地跑着的时候,伏在我的背上沉沉睡去,有时,还流口水。  相似文献   

17.
母亲与党旗     
母亲爱看红霞。老人家常常是在傍晚,一壶绿茶,一把藤椅,在草坪上久久面红霞而坐,直到西天收尽那最后一线紫红。望着前来扶她回屋的我,她有时会说出这样的话:“人老了,看着这霞起云落的晚景儿,回忆些个老事儿,有时能从这红红鲜鲜的云里读出些故事来。,母亲如是一言,让我顿有所悟。我离休多年的老母亲啊,并非是在静观霞起霞落的时空转换,这是一位因阅读红霞而常常忆起往事的老人。老人家还说,“不知为啥,许多年来,愣是老想着这霞中有旗在飘。这感觉来自我年轻时头一次看到了党旗……”  相似文献   

18.
猫眼     
住进了楼房,一切很新鲜。"叮咚——叮咚——"门铃一响,便起身在门后,从门镜里往外一看,老张正拉长了脸站在门外呢。我赶忙开门,把老朋友请进家门。等送走老张,我忽然想,我也不知多少次被人从那个小孔里窥视,待"验明正身"之后,才得走进小孔里主人的那个门。有时,站在某某人的家门前,按过门铃之后,被小孔里的人当动物似的瞧着,那门却始终没有打开,只得低着头离去……  相似文献   

19.
孔志国 《中国农村》2007,(12):16-17
有两个例子,让我感觉中国的医疗改革,医疗界职业伦理的建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能绕过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老友信箱     
《老友》2007,(12)
我最爱读《老友》每当收发员送来《老友》,全办公室的人就会争相抢阅。有时,一本《老友》不知翻阅了多少次,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