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率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当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公共产品作用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结构;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优化供给结构;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民主决策机制;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渠道;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从而建立起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缩减城乡差距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即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而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突破口就在于落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不足。本文从对公共物品及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入手,进而分析现行体制下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主要分析了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公共资源筹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针对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供给主体责任不清,相关的财政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供给决策上需求导向性缺失等。最后提出了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据公共产品理论 ,确定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和范围 ,进而分析农民负担过重是由于制度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软性约束 ,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合理 ,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 ,农民负担的非累进机制———种地越多负担越重的矛盾 ,农村公共资金管理混乱 ,滥用、挪用现象严重。因此应当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撤乡并镇 ,减少吃饭财政 ,积极引进私人投资 ,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 ,改革干部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运用贯序博弈和嵌套博弈理论,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通过对辽宁省125个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该制度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数的影响。零堆积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1)在最近3年内,获得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比未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平均多提供约1.3项村级公共产品;(2)邻里关系越和谐、以往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越高、“一事一议”后期管护越完善、村干部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越强,提供的村级公共产品项目数越多;(3)没有发现农户人均纯收入和户数对村级公共产品提供项目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了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然后试图从需求因素、供给因素、财政体制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影响因素。最后从需求表达、创新理念、明确责任、提升能力、优化方式、建设农村公共财政、技术创新和优化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是制约广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目前,广西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各异,供给水平不同,审批程序不一致,以及公民享有权的非均等化等问题相对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的城乡体制决定论,"乏力"的财政供给体制,"隐性"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等。为此,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转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在权力结构、责任结构和融资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江苏苏南、苏北地区的财政收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投入主体、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应建立财政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合理运用以及发挥“绿箱”等支持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决策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和管护制度的改革,从而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产品供给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借鉴国内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成功经验,体现统筹性;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与财政收入脱钩,体现均衡性;改革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决策制度,体现科学性;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第三种力量供给",体现共建性;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体现透明性;实施重大农村公共文化工程,体现基础性.  相似文献   

9.
在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供给短缺、结构失衡、农民负担过重、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供给机制;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顺序;明确权限职责,减轻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成本负担;鼓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身的负担与农村农民农业需要的公共服务争夺资源的矛盾没有解决。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状况、供给状况分析为基础,针对农村供需之间的具体矛盾,结合中国具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税费改革的全面推开,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制度外供给制度宣告结束。那么,如何在制度改变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对税费改革前后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制度历史和现状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即明确界定不同纯度的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加大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力度,实现各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逐渐淡化村级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供给主体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因而,探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已成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必然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劣势,积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演进、特征和因为作了分析.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公共服务实行财政供给和农村集体组织供给并存、以农村集体组织供给为主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农村公共服务责任主体出现很大程度缺位,公共服务供给走向商品化、市场化;未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根据公共财政"一视同仁"的基本要求和"帕累托改进"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明晰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事权和财权;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特别是加强省(市)级政府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转移;完善农村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立法工作,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公社产生的可能性.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人民公社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制度经合作供给向政府供给制度的变迁为契机而建立的,是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制度转化为农村所有产品合作供给制度、进而转化为农村所有产品政府供给制度的产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符合公共产品的特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或至少不反对.而当农村所有产品政府供给制度形成时,人民公社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政策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由此形成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也不同。随着政府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建立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渐萎缩,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使得极为紧缺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脱离农民需求实际,税费改革乃至于取消农业税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釜底抽薪"之势。化解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关键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创新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的表达与供给决策的衔接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运行制度等。尤其是作为补救措施,政府应对农村地区实行限期公共产品补偿性政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产品供给处于困境之中.当前西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分强调政府财政供给,难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分类论证了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应该多元化,提出构建政府供给、农牧民适当缴赍以及民间主体市场供给的多元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亟需创新。应走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之路,分阶段、分步骤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农村居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因素与财政因素两个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一事一议”制度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结构优化,其显著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农村传统的“宗族”社会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中的“自利行为”和“搭便车”倾向,促进了“一事一议”的开展,而当前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形成了公共产品的偏好差异,提高了“一事一议”的交易成本,但是有效率的村级治理体制对村庄开展“一事一议”具有促进作用。“一事一议”挂钩的财政补助,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结论对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培育内生性的公共产品自主供给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转移支付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的乡镇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上都给予了农村地区很大的支持,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转移支付还存在诸如支付形式不合理、支付数额的具体计算不科学、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衡的现状,应建立省级及以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并完善专项转移支付,采用“因素法”计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数额,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传统的公共产品理论相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政府供给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借鉴国外的经验,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不是唯一的,从组织形态上看,农村社区、私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都可以成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政府必须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种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