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铁饭碗”为特征的旧的劳动用工制度逐步被打破,进人“九五”以来,劳动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失业问题已不容回避。因此,建立和完善能准确反映我国就业状况,同时又能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除了有关失业的统计指标口径不一致、含义不明确外,失业率指标与现实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我国近10年的失业率看,自1986年以来城镇失业率总在2.0%~2.8%之间。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供求规律性来看,失业率在3%以内属劳动力供给紧张…  相似文献   

2.
随着四川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构的基本形成,四川城镇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人数增加。据2004年城镇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全省城镇就业人口为1086万人,比二季度增加10万人,从2000年以来,四川城镇就业人口总量增加均在10万人左右。2004年四川城乡就业人口达到4691万人,就业率为73郾25%,城镇就业率为53郾87%,城镇就业率比乡村低29个百分点。在城镇就业人口中,男性为606万人,占55郾8%;女性为480万人,占44郾2%。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就业率比女性高16个百分点。尽管四川就业…  相似文献   

3.
一、“十五”时期全省就业的总体情况2001年至2005年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就业28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达24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累计达45.2Z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依次为4.7%、4.9%、42%、4.47%、4.42%,均低于国家确定的控制目标。同时,坚持统筹城乡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402万人。  相似文献   

4.
对失业率的计算,一般采用的公式是:失业率=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就业人口数×100%同样,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也与失业率的计算公式相似,只不过是将分子中的失业人口指标换成了就业人口的度量指标。具体的表达式为:就业率=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就业人口数×1...  相似文献   

5.
《青海统计》2008,(10):42-42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39.7%上升到2007年的56.6%(见下表)。从就业人员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1996年,在我区经济整体运行良好的形势下,我区城镇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为自治区实现“两个提高”开了个好头。但企业下岗人员较多,部分单位和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1996年我区城初就业形势的主要特点是:1、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据统计,1996年我区城镇失业人数有26.34万人,本年安置失业人员就业10.8万人,比上年同期多安置2.1万人;到年末尚有失业人员14.4万人,比上年同期多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比上年同期上升0.31个百分点。2、职工队伍总量减…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产业转换,特别是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农业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非农业转移,是结构变迁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浙江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总量增长和内部结构转换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动时期。“三产”普查数据显示,1992年浙江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已达460.57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企业、事业、行政单位295.94万人,个体户64.63万人,比“六五”时期末的1985年的310.09万人增长4巳5%,均决于同期第一卢业增长6.8%,第二产业增长4…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公布失业率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出发,从我国的失业统计制度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两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单纯用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指标不能如实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应相应建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怎样降低失业率水平于长弘近几年我国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5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1996年登记失业人数上升为552.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3%,另据统计,1996年共有城镇下岗职工891.6万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新昌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征,并提出了对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初步对策。一、农村劳动力的现状1.农村劳动力的行业特征。1996年末,新昌县共有农村住户从业人员242356人。按从事主要行业分,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员分别为137536人、67389人、3743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分别为56.75%、27.80%、15.45%。与1990年相比,1996年新昌县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总量增加了13189人,比率增长5.76%;而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的人数下降了42902人,就业比率下降了21.99个百分点;主要从事第二…  相似文献   

11.
一、包头市就业的基本形势(一)就业形势总体好转,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底,全市劳动力资源156.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40.78万人)的65.0%。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看,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14.24万人,比上年增加1.71万人,比2000年增加3.74万人;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由2003年的72.8%上升到7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7%,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公认7%的警戒线。2005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490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健全新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和公众面临严重失业问题的今天,统计学如何运用~套统计指标科学地、有效地反映我国的失业情况,从而为制定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分析现有失业统计指标与我国失业现状的差距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试图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一、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指标的不足从实际来看,1997年末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仅3.1%,而1994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3%,欧盟各国平均失业率则为121%。就国际通行标准来判断,失业率在5-9%为失业较轻,2…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08年5月在全区城乡开展了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家庭户。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劳动力人口呈现五大特征:城镇劳动力参与率开始回升,就业人口就业时间充分,就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较低,部分就业人员岗位稳定性较弱,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上升。  相似文献   

14.
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疲软状态,2001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4%,出现了10年多来最严重的收缩。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仍十分虚弱,特别是失业率急剧上升,11月份的失业率跃升至年来的最高,达5.7%,较10月份高0.3个百分点,就业职位减少33.1万个,而且,就业情况很可能继续恶化。严重的恐怖事件,使美国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期。由于美国是世界主要的进口基地,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的走势将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走势。面对世界经济的这种局面,中国的出口将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晋中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出现的必然趋势。近6年来晋中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加快,有34万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信况1996年全区乡村实有劳动力99.9万人,比1990年增加71万人,增长77%。1996年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的比重)为34.7%,比1990年上升1.5个百分点。晋中地区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逐年下降,1980年为90.8%,199O年下降为66.8%,…  相似文献   

16.
最新资讯     
《四川省情》2008,(8):3-3
上半年新增就业640万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就业总体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半年,中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达2023.4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81.1万人。来自省农劳办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月15日,返乡的四川农民工总数已达117万人。2009年3月的省政府就业专题会议透露,返乡农民工超过200万。  相似文献   

18.
数字看青海     
《青海统计》2008,(2):42-45
2007年青海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1月份省城西宁市场黄金、铂金饰品价格两次上涨;2007年青海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增长7.03%;2007年青海农牧民高收入户增多、低收入户减少;2007年青海农牧民纯收入增长13.8%;2007年青海省GDP增长12.5%;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与企业停产、半停产伴生的大批下岗职工.加上源源不断新生劳动力以及外地劳工的涌入,期待就业与岗位短缺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失业已日益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讳忌的突出问题,由失业引起的各种社会消极现象大量存在,为此,探讨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与途径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也是贯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一、沉重的就业压力据人口普查资料测算,我县“九五”后四年劳动力的总供给规模将达3.9-4.2万人,这还不包括外来人口。而剔除正常退休、流出和合理的再就业以及适度的失业率和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分布在全省29个县(市、区)的2400户农户中7570个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1999年广东农村劳动力中当年转移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为6.4%,扣除当年返回农业的部分,净转移所占比重为5.7%。若按此推算,全省当年由农村转向农业外以及外出就业的约有180万人,比上年减少12万人。1999年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转移速度减缓,初显周期性回落态势历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变化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紧密相关。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