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过度信息市场环境的城市品牌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管理学报》2008,5(3):401-406
城市经营的行为性信息过度和环境性信息过度,亦即竞争信息过度和需求信息过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经营的过度信息市场环境。过度信息环境下的城市品牌经营要做到:如何提高信息的针对性、特色性和有效性,以减少信息生成、传播的盲目性、趋同性和平淡性问题;如何提高信息的适用性、经济性和价值性,以减少信息接收、传递的宽泛性,以及表面性和浪费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城市决策者首先要完成从"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并以公众和消费者需求为经营决策中心,以城市品牌定位为经营战略核心;其次,要完成城市经营的品牌定位、突出品牌气质和形成独特品牌风格;最后,要做好城市品牌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企业家成分构建和充分发挥发企业家功能。  相似文献   

2.
冯云廷 《决策》2001,(11):5-7
"经营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它以一种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开创出一条推动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子.从全国范围看,大连在经营城市方面是走在前面的,总结大连经验,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其他城市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裂变式"传播:救灾中的信息巨流与纠错机制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数秒钟之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其新浪认证微博上发出了首条地震相关信息."雅安震感强烈."8时04分,第一条来自雅安关于地震的微博由"晃动的菊花"发出.  相似文献   

4.
朱铁臻 《科学咨询》2003,(17):19-20
"经营城市"近来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城市领导普遍对"经营城市"持认同态度,并积极运用于实践,而部分学界人士则持否定意见,认为"经营城市"是偷换概念,缺乏理论依据,进而抓住经营城市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否定经营城市的可行性.因此,如何正确理解经营城市,探索其理论依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举措     
《领导文萃》2014,(19):136-137
正上海: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上海市印发《关于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综合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总体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以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衔接,与"12319"城建服务热线相融合,并与其他相关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领导决策信息》)贵州:政府部门晒"问题清单"促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孙东海 《决策》2001,(11):12-13
<决策咨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许多城市管理者都提出了"经营城市"的口号,有的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如深圳、大连、青岛等等.你认为,城市化同经营城市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包办、计划管理,形成许多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营城市的理念正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随着3月底以来各地"国五条"细则陆续发布,以"国五条"为纲的此轮楼市调控,就此真正开始在房产活跃交易的主战场——城市层面密集"落地".一系列"央地联动"的政策组合拳"出拳"迅猛,将从限购、限贷、税收和住房信息联网等方面全面升级调控.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管理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20:80法则.其要旨在于将20%的经营要务,明确为企业经营应倾斜的重点方向,从而,指导企业家突出重点方面,从而,指导企业家突出重点抓管理,全力倾斜搞经营,通过牵"牛鼻子"的方法带动企业经营各项工作顺势而上,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赖国根 《领导科学》2002,(13):12-13
目前,各地普遍形成了"经营城市"的理念.县级政府如何经营好县级城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张道刚 《决策》2001,(9):7-9
八月的南京热浪袭人.当你漫步街头,这座城市给你的感觉就像一个殷实的大户,商气有余而贵气不足. 在南京采访的那几天,有三条关于这座城市的新闻亮点进入了我的视野.一条是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新闻:南京把游离于城市外的江宁县,纳入市区的麾下,拉开了"东进南延"和"渡江北扩"的序幕;另一条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为了增强大都市聚集和辐射的功能,南京正在苏皖两省的6个城市构筑"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还有一条是即将发生的新闻:今年9月17日-19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将在南京举办,这是建国以来南京市同时也是江苏省承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性会议.据说,为了争到此次会议的承办权,地方的政要们还颇费了一番脑筋.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3,(13):22
魏杰、赵俊超等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6)撰文指出:如果我们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城建资金的筹集上,那么在城市资源的开放利用和经营上就难免会出现对城市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那种将经营城市等同于筹集城建资源的认识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后果.经营城市绝不仅仅是为城市建设搞钱,而是有着更加广泛的定义.经营城市是为了保证城市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具体来讲,经营城市就是要明确本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的主导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改造城市环境,塑造城市个性,最终使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湖北谷城县抓住国家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历史机遇,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9个镇1个乡的集镇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9.3万,城镇化率达35.1%.形成了南河旅游镇、冷集边贸镇、五山山水园林镇、石花工贸结合镇及五山、紫金农特产品集散镇等一批优势鲜明的特色城镇.石花、五山及县城在去年全省"楚天杯"创建活动中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就是将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等)、人力作用资本(如城市基础设备等)以及延伸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从中获得收益,并将这些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以城养城、以城建城,实现滚动发展.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体制,提出经营城市这一观念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5,(8):138
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农民流进城市务工或经营中小型生意,约占农民总数的30%。农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既能提高留守农民的个人收入,又协助城区经济转型过程建设,加强城区内需作用。当前中国农民流向城市已是一条单向不归路,流动人口还有"家庭式"和持续性增长趋势。在目前阶段,  相似文献   

16.
"街区制"的出台有望改善我国目前城市道路拥堵、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市住宅小区功能单一、街区活力缺乏的"城市病"症结。然而,在政策发布之后,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与质疑,甚至陷入了民意反对的困境。以政策沟通为视角,从政策发布者、政策接收者及政策本身三方面来探讨"街区制"遭到公众反对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四条改革路径:加强政策沟通,转变公众观念;差异化推广"街区制",因时因地制宜;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华菱集团"二元分层经营"体制是由参与人关联博弈产生的"内生性规则",它的多条反馈路径构成了复杂的互动机制,使"二元分层经营"体制具有自我维系或自组织倾向,路径依赖和创新是其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官方微博     
正深圳发布:【"盐田模式"城市垃圾处理之路】近年来盐田区在垃圾减量分类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盐田特色的城市垃圾处理之路。全国多个城市到盐田"取经"。在"盐田模式"赢得好评的同时,先后有北京、天津、重庆等兄弟城市前来参观学习,取得良好社会效益(2014年12月2日08:56)  相似文献   

19.
经营城市     
过去我们讲经营企业、经营国有资产,还没有或很少谈到经营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经营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正在纳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理念,为我们探索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实现城市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什么是城市?根据城市营销的理论,城市是一种产品,即对本地居民来说,城市是一种居住产品;对游客而言,城市是一种旅游产品;对投资者而言,城市是一种基础产品。城市作为一种产品是可以经营的,经营得好也是可以升值的。所谓经营城市,…  相似文献   

20.
撬动3.2万亿市场 重视信息消费的信号早有释放.工信部部长苗圩5月在浙江省进行信息消费专题调研时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的作用,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扩大、经济增长. 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信息消费的多项政策,涉及的均可谓这一领域的热点.会议要求,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进光纤入户,大幅度提高网速.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向全国推广.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