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文人方象瑛曾为避寇乱携家侨居杭州,期间所作诗集《萍留草》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与西陵文人的诗文酬唱等,尤其是思古堂雅集、斐园宴集,更是清初杭州文坛的一抹亮色。侨居杭州对于方象瑛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使其诗名更著,“方毛”并称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同时促使方象瑛的诗歌风格发生转变,也呈现出清初杭州文坛的丰富面貌。  相似文献   

2.
传记文虽以客观记录人物生平事迹为主,但因作者的出身、经历、性情、操守各异,写作态度、目的、政治取向、评价标准不同,必然会使传记文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作为清初启蒙思想家和小品文名家的廖燕,其传记文所表现的多为出身"穷巷幽闺"而具"潜德显行"、或其"事关风劝垂训"的人物.由于他对传主的道德判断迥异于世俗之论,其传记文理论和实践在清初独树一帜.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廖燕的思想与人格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元朝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其特性深刻地影响到了元代社会面貌以及思想文化特征。传记作为反映社会重要事件和富有影响力人物较为直接的载体,元朝的特性亦相当程度地影响着元代馆阁文人传记写作的维度,令其富有独特的观照意义。元朝复杂的政治格局使得军人成为元代馆阁文人传记的重要表现主体,多元的民族起源成为元代馆阁文人传记尤其值得注意的书写内容,程朱理学对于元代馆阁文人传记的写作立场和价值判断影响深远。这些不仅是元代传记独特性的表现,传记作为元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诗文的研究亦可由以上几个维度的探研而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毛际可以古文创作闻名于清代文坛。其古文体裁多样,尤其是传记文占有较大比重。他的传记人物主要有忠臣循吏、文人学者、贞女烈妇等类型,他热情地赞扬了忠孝报国、以民为本的清官廉吏,对勤学苦读、学术成就突出的文人学者也极力赞美,贞女烈妇也是毛际可着重称颂的对象。毛际可的传记文在叙述描写、语言运用、结构布局等方面匠心独运,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点,如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直录人物的话语表现人物的性格,用对比映衬手法深化文章的主题,以史传论赞体式结束文章等。毛际可的传记文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手法,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5.
清初遗民文人周容在入清后始终坚守遗民志节,并结合其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创作了大量反映明清之际遗民情结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或表达由故物故人故景引发的故国之思,或表现亡国之恨,或展现坚韧不拔的守节之志,在同时代的遗民文章当中,周容身体力行的散文创作无疑具有深刻的代表性。深入分析周容散文中的遗民情结,对理解明末清初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状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北田五子是清初兼具政治性和文学性的特殊文人集团,在学界较少受到关注. 北田五子的生存方式充分展现了清初遗民眷恋故国、抗拒新朝、珍爱并标榜自我遗民身份等遗民情怀,具有政治操守和道德毅力上的模范意义;其文学活动集中体现了"诗言志"的诗学传统、遗民文士的儒学情结及清初遗民文人的生命价值. 北田五子这一典范遗民文人集团的成功建构是社会评价、公众心理期待、集体性审美理想、时代思潮等多方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因笃不仅是清初著名的关学学者,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为了探明李因笃的诗歌成就,确定其文学史地位,采用知人论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诗歌创作历程、诗歌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探讨,认为他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追思故国、抱道守节的遗民情怀,明道济世、笃爱亲朋的士人精神,以及徜徉山水田园之间的豪情逸致,体现了经世致用、躬行礼教、崇尚节操的关学精神传统。在艺术上,他宗法杜甫,风格雄放,具有浓郁的关中地域特色,是清初关中诗人群体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晚明人物小传在表现内容以及传主选择两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传记的萌芽迹象。本文分别从注重个体主体性、个体性情书写以及个体不完满性表达三方面探讨晚明人物小传表现内容的现代传记萌芽特征;又从其选择无用人、弱势个体、被侮辱个体作为传主来探求其传主选择方面的现代传记写作意识。藉此,本文认为尽管晚明人物小传的现代传记特征只能算是萌芽,但它作为充分内因,与西方传记大量输入这一外因条件共同促使了中国现代传记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孔尚任生平前期一直把女子的守节看作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其后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即在任职湖海治河使臣时,却认为颂扬女子的节烈,是"荒唐"之甚;直到晚年,更进而认为女子守节乃"可悲之事".孔尚任的思想发生如此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齐鲁进步文人的影响;二是受江南文人及民风的影响.孔尚任的这一思想,对齐鲁文化既是继承又是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元代传记中出现了大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这些传记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色目人与中原文人的交谊与契合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色目人融入中原社会,遵从中原礼俗,学习中原文学艺术;中原文人与色目人友好交往与互动,赞颂色目人的品格与成就;色目人与中原文人合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展现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现象,体现出多民族一体的状况,可见多族士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努力,为涵括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