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侗款制试探     
一、侗款制度侗款是侗族社会的基本制度,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部落议事会”。侗族的村落基本上是一姓一寨或数寨一姓,即是不同姓也是有婚姻纽带联接在一起。因此,侗款也就是一寨或数寨氏族的联盟。若干个小款又可以结成一个大  相似文献   

2.
1 在12世纪以前,蒙古族实行以男系为主的个体家庭和族外婚制。《史集》、《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等书均有记载。 古代蒙古人的婚姻习俗特点: 1.古代蒙古人,氏族成员之间不许结婚。因为每个氏族的成员都是一个共同父系祖先(额卜格)的子孙,即便是氏族发展了而且有了分支,分为若干氏族(斡孛黑),也仍然是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因此,熟悉和研究《格萨尔》必将促进藏学研究,并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 《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社会形成的史诗。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描述的古代藏族社会是一个部落社会。它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由分散到统一的全部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承担历史重任的是岭国(当然,这里所谓的岭国是《格萨尔》中描述的岭国,下同)。因此史诗对岭国所属的主要氏族、部落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交待得比较清楚。 格萨尔称王前的岭国,其社会组织已是以冬氏族(gdong)部落为盟主组成的较小部落联盟。我们说这是较小的部落联盟,是与格萨尔称王后逐步组成的新的大的军事部落联盟相比较而言。格萨尔称王前的这个较小部落联盟,除冬氏族部落之外,还有其它氏族部落,如:达戎(stag rong)十八部落,丹玛(vdan ma)十二万户部落,戎巴(rong pa)十八大部落,殊(vbru)部落,果(葛vgog)部落,噶(sga)部落,噶德(dgag bde)部落,高觉(go vjo)部落,甲纳(1cags nag)部落,嘎如(dkar ru)部落,那如(nag ru)部落,  相似文献   

4.
图腾制度一种氏族命名制度,盛行于原始族群之中,其主要功能是维护氏族制度,实行族外婚,防止族内婚。《山海经》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时期的文化典籍。利用文化人类学图腾分析法研究《山海经》,是打开中国神话背后的历史宝库、完成中华文明探源工作的一把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与氏族、部落不同。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社会经济单位,是由经济的和社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血缘群体。氏族联合为大氏族,大氏族又联合为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所特有的人们共和体和社会组织。氏族和部落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统一血统的人们组成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  相似文献   

7.
《蒙兀儿史记》、《新元史》氏族表合并和增补的回回世家 自钱大昕作《元史·氏族表》以来,近世屠寄修《蒙兀儿史记》,柯劭态修《新元史》均作《氏族表》,对回回世家有合并和增补。  相似文献   

8.
藏文史籍记载,相传在今西藏山南的泽当地区,神猴与罗刹结合而生出六只猴雏,而逐渐繁衍出藏族。由其中的四猴雏发展为藏族远古四氏族,即色、穆、东、董。藏族史上称这四大氏族为“原始的四大氏族”这四大氏族也是藏族的四大姓氏。此四姓又产生了扎(R牙)、智K目O、董嗲)、噶(可)、韦K、。’)、达问2)六大氏族。藏族历史上称为“古代六大氏族。(纯’习S。’否司’尸。藏族从氏族发展为部族的大致线索是:“原始四大氏族——古代六大氏族——玛桑九兄弟——十二小邦——二十五小帮——四十个小帮。。一、原初四大氏族据藏史《柱间…  相似文献   

9.
早在二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在《天问》里提出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阴阳参合,何本何化?”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天地乾坤,男子、妇女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些问题各国都曾长期探索。回答虽各式各样,但基本主张不外两种:一为上帝造人说,二为从猿到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于上帝造人说,如分西方严谨的学者也持否定态度,只是有的不承认母系氏族曾先于父系氏族存在过,有的不承认多数民族经历过母系氏族的发展阶段。在我国,亦有学者持类似态度笔者在《关于母系氏族公社之探讨》一方中,运用国内外民族学资料,阐明多数民族在历史上确曾经过由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递变,同时也有一些民族碰未经历过母系氏  相似文献   

10.
父系家庭公社,是伴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家庭形态。这种家庭曾普遍存在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父系家庭公社是什么样的组织,它的由来和发展变化如何。这将是本文试图要探讨的问题。一父系家庭公社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上。它是古代社会中最后的,也是规模最小的血缘集团。由于历史的原因,迄至解放时我国有不少民族尚保留着父系家庭公社形态或其残余,为研究探讨这种社会形态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独龙族是其中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纳西母系亲属制与易洛魁亲属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曾经论述了母系氏族的早、中期结构。现在我们从纳西族的家庭结构入手,进一步探索母系氏族繁荣期的变化。 过去,我们在编写纳西族调查报告或有关论文时,将该族的家庭分为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三种。后来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划分有遗漏之处,同时与氏族发展为家庭的历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仍然保留着一种十分明确的倾向,即否认阶级社会中有可能存在氏族组织(至少是这种组织的活生生的、“非残存”的形态)。自本世纪30年代末起,我国学术界就把氏族看成仅仅是社会组织的原始形式,而且一度把它只和原始时代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而“氏族制度”这一概念甚至被看成是原始社会形态的同义语),其结果是“氏族”这个术语本身对研究阶级社会的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了禁忌语,而那些相对发达、显然并非原  相似文献   

13.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年)一书问世之前,美洲的民族志是把 tribe 和 clan 这两个词作为同义词代表氏族(gens)的,摩尔根本人的著作也不例外。gens 是一个拉丁名词,同希腊语的 rεvos 一样,本意是指亲属(kin),原指古罗马的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它是由出自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所组成的团体,是按血缘关系联合在一起的。clan(克兰)是苏格兰语。爱尔兰语的 sept(塞普特),阿尔巴尼亚语的 phrara(弗腊腊)、梵语的 ganas(伽纳斯)所指的社会组织,都与美洲印第安人的 clan 相同。摩尔根把印第安人的 clan 同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 gens 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它们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tribe 的情况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原始意识形态的核心:生命原点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受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及其生产方式的制约,它是历史的产物。史诗是人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纵观土家族的《摆手歌》及原始文学作品,始终贯穿首一个鲜明的大主题,那就是氏族的生存繁衍。换句话说,土家族《摆手歌》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氏族生存繁衍情景的执着吟唱,其中也客观折  相似文献   

15.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曾经有过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而且一直继续到现在,那就是哈萨克族部落的印记。印记产生于远古,形成于氏族、部落集团时期。印记是氏族部落的标志,是为了区别氏族部落而产生的,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政治、军事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达斡尔人哈勒、莫昆的由来和形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认真地考察了易洛魁人的氏族,他说:“父权制建立后,氏族是出自一个共同的男祖先的血族团体。“这就是说,氏族的成立离不开血缘关系,氏族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同胞。恩格斯还说:“氏族有一定的名称或一套名称,在全部落内只有该氏族使用这些名称。因此,氏族各别成员的名字,也就表明了他属于那一氏族。”达斡尔人将血族团体,即氏族称乎为“莫昆”,每一莫昆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仅民族概念使我们头痛,更重要的是译名不统一。民族理论工作主要根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还有摩尔根《古代社会》三本书。但三本书的译名不统一。最近出版了马恩全集四十五卷,其中又将《〈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修整出版,可在译名上还是不统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多次深入到土族、裕固族地区实地考察,发现土族、裕固族群众也口传《格萨尔》,经过查访找到一些“隐退”二十多年的老艺人,搜集了不少新篇章。土族、裕固族《格萨尔》的挖掘,不仅拓展了《格萨尔》研究领域,同时它们之间同中有异的独特内容及其形态变异也从比较角度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我们谈藏族、土族、裕固族《格萨尔》比较研究,除注重其在题材方面的关系之外,还须兼顾作品具体描写的种种宗教色彩和民俗事象,甚至人名、氏族名、部落名,只要有比较价值也应纳入,对艺人及其说唱的作品的结构形态更不能置之不顾,即使从题材上检查作品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时,也不能局限于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艺术形象,史诗描述的内容有时则往往与一个民族由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那怕它是对这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现实生活的概括和虚构。前述,每一方面都是一个大题目,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详述,仅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做一点粗略而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今羌族人大都有汉姓、汉名,这是羌汉人民长期交往的结果,在历史上,羌人却有自己独特的姓和名。在古代,羌人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节”,“节”是由血统关系组成的集团,含有亲戚、家庭的意思,“节”,其实就是氏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着  相似文献   

20.
唐代吐蕃的氏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代吐蕃政局的发展,关乎于二因素:其一为宗教因素,是为苯教与外来宗教佛教之间的竞争与抗衡;其二就是更为重要的吐蕃氏族之间的合纵连横,及其与吐蕃王室的关系。若直言之,吐蕃的体制是为"贵族官僚制",推动吐蕃历史的动力,就是各氏族间的竞合。文章根据大量藏文原典史料,通过对唐代吐蕃各氏族的发展概况、各氏族与吐蕃王室的关系、氏族团的形成、各氏族的竞合、吐蕃王室如何寻觅合作对象和社会基础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唐代吐蕃的政治力与社会势力之间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