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芸 《东南学术》2012,(5):88-96
在"自身特征能否影响中国县委书记、县长的仕途前景"的问题导向下,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北省现辖各县1998-2008年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的简历,探讨基本特征、政治经历与关系网络对其晋升速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年龄、性别、学历(基本特征),履职经历(政治经历)和学校、职前属地(关系网络),与县委书记、县长的晋升速度呈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年龄显著影响晋升速度,45岁是晋升黄金年龄;拥有研究生学历显著正向影响晋升速度;性别因素不显著地影响晋升速度。军队政治经历显著负向影响晋升速度。重点高校毕业的比非重点高校毕业的晋升速度更快,跨市但不跨省晋升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2.
孙珠峰  胡伟 《学术界》2012,(3):36-46,283
经过分析2011年换届的省或自治区的党委常委和十二届至十七届政治局委员的学历,得出学历层次提高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历增多的结论,与之相伴的是中国领导代际更迭的三部曲:革命运动型官员——技术专家型官员——公共管理型官员。中国党政官员学历转变和代际变迁由多种原因造成:教育的迅速发展给深造创造了条件,部分理工科的干部通过在职教育变成文科;党和国家对于知识的重视,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阶梯;人文社科类型高层次人才短缺,公共管理型官员治国成世界趋势。党政领导干部学历转变和代际转换的积极影响:公共管理型官员顺应时代的发展,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巩固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官员合格型权威提升;多学科门类的领导集体有利于科学决策;弥补治理中的价值理性不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之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着重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下财政利益与官员晋升对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激励机理以及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运用199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利益激励与官员晋升激励催发了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而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合下形成了真实的投资需求,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最后,提出了通过校正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进而减少通胀发生频率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7年全国各省财政与教育截面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地获得的转移支付使政府自身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下降.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改革当前官员的晋升考核制度,完善公民对地方政府支出决策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优秀县委书记都是鲜活的正能量、有形的价值观,往往会发挥激励、示范和引领作用。优秀县委书记在来源分布、学历履历、遴选标准、后期擢升等方面表现出共有的特质,其健康成长是个人努力、组织培养、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县委书记,应注重从激发卓越的理想信念、持续历练执政本领、实施科学的人才规划等方面入手。同时,组织部门还应持续加强培养,以防止优秀县委书记中道落马,由"优"变"锈"。  相似文献   

7.
刘泰洪 《人文杂志》2007,64(4):71-75
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具体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官员职位晋升标准的政绩化、晋升路径的淘汰制以及政绩晋升合同的不完备性,为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提供了激励;在宏观层面上,地方政府辖区内利益的共容性和上下级地方政府目标任务的同构性,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晋升锦标赛制度”激发了地方政府官员的积极性,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由于其本身原理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中制度设计、操作环节上的不完善,在我国传统的“官文化”和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双重影响下,往往陷入激励不足、激励偏离、激励过度、激励不公平等困境中。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晋升激励与房价棘轮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财政和晋升激励是激发地方政府推动房价上涨的两大动力.文章通过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就土地财政和晋升激励对房价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土地财政没有推高房价,反而对房价上涨产生抑制作用;(2)地方政府官员基于晋升需要,产生对GDP的追求,对房价的影响相时更加显著;(3)总的看,地方政府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有限,我国房价走势主要由居民收入、货币供应和房价自身等经济因数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阴山学刊》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报在由内蒙古学报研究会牵头组织的全区“三优”评比中,包头师专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被评为优秀学报。这次评比,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局期刊处和科委种技情报研究所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进行的,由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贵州省八个县(市、区)的政府官员,三十一所学校的老师、学生与家长对乡土教育制度化的意愿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数据对比发现,高达80%-90%的官员与老师认为政府应该制定乡土教育课程设置标准、师资培训标准与乡土教材编写规范;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把乡土知识纳入升学考试的范畴,考试的分数以5—10分为宜;7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建立乡土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同时,还发现教师对乡土教育制度化的意愿均与性别、年龄、职位、民族、学历等因素没有关系,学生对乡土教育制度化的意愿几乎都受到学生性别、年级、民族的影响。研究结果将对未来贵州省甚至全国乡土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困难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理性的政府官员在晋升的政治博弈中会通过各种方式突破预算约束使公共经济行为个人化。虽然财政困难与公共融资机制的缺失、公共支出的集中以及单中心的公共决策紧密相连,但这三方面的制度缺失从根本上还是根源于政府官员公共行为的私人化。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要从规范政府行为出发,建立以权力制衡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决策机制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3.
党政副职是领导班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后备军,而县级党政副职领导的成长路径多样,能够反映县域官员的整体成长路径和晋升规则。根据不同的任职层级经历,将2002—2022年佛山市下辖五区历任的173位包括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委员、政府副区长在内的县处级副职领导划分为高层下派型、基层晋升型、混合型和平行型四种成长类型。四种类型领导中入党早、学历高、有重点岗位和部门经历的更占优势,而起步层级、基层经历等差异又塑造了不同的发展空间、轮岗数量和成长速度。从变化趋势上看,党的十六大以来高层下派和混合型领导人数占比波动上升,而基层晋升和平行型领导比重逐渐减少,这种不平衡要求党政机关应合理配置领导班子,畅通基层晋升渠道,健全干部双向流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已由单一的地区经济增长转向区域内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基于这个逻辑起点,地方政府官员要获得个人政治上的晋升机会,首先要与区域内的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既可以达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能满足区域内公共物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倾向于自发性合作;在交易费用过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政策实现诱导性合作.  相似文献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5):F0004-F0004
《杭州年鉴》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自1987年创刊至2008年,已编纂出版22部,计2200余万字。该年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年鉴评比特等奖,并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评比特等奖。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四届获得优秀或者特等奖。《杭州年鉴》从1994年卷起,每年的年鉴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光盘。  相似文献   

16.
刺客的兴盛     
今日之官场,除了某些官员的贪贿堕落之外,还有一道令人十分惊诧却也算得上“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某些官员之间的雇佣刺客相互谋杀。有环保局副局长杀正局长的,有公安局长杀害县委书记的,有县长谋杀县委书记的,也有市委书记谋害市长的……据媒体报道,江西省安义县的陈锦云,早在1994年当县长时,为了自己当上县委书记,就雇凶将当时的县委书记胡次乾用吉普车“撞飞”;他当上县委书记后,又雇刺客杀害县委副书记万先勇。  产生这种血腥的原因,不是为钱,不是为色,而是为扫平自己的官路,从肉体上消灭政敌,归根到底是为了争夺权…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自身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它由政府人员的个人利益、政府的地方利益、政府的机构利益三方面组成.政府的自身利益致使地方政府行为也具有明显的利益趋向:地方政府官员通过制造政绩工程和完成上级的考核目标来谋求职位晋升的个人利益,政府的地方利益表现为对政府间财政利益的争夺,地方政府的机构利益则体现为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和对财政预算最大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环境问题呈不断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环保执法效果不佳、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利益分歧、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合谋、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影响环保执法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推进税制改革、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环保扶持、建立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改变政府官员的考核和晋升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官员的腐败行为通常会外在地表现在个人及其家庭成员财富数量的变化。而通过公开其财产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匹配程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能够有效地震慑官员的贪污受贿行为,进而达到监督官员和预防腐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2年期间全国20个地方政府官员财产公开的改革试点样本分析,力图解析当前我国官员财产公开实践的基本态势与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年鉴(简称《元江县年鉴》)的编辑出版始于1991年,到1999年,已连续出版8部年鉴。其中:1994、1997、1998、1999年在全国和全省年鉴评比中获奖;年鉴编辑部的主要人员也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回顾《元江县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所以能够连年开展较好,其主要因素是:年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