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没有将长江救生、捞浮、收瘗完全推向社会和民间,更没有将之作为一种商业救护而直接向沉溺者收取救护、打捞费用,显现了清代社会对内河水上救护的重视.特别是在公益救生中对获救者发给获救路费,对沉溺者无偿提供棺木、义地,掩埋并立碑和对无名尸身坟按时祭扫的公益行为,对今天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清末“额设救生船日久弊生,有名无实”,进而民间善堂积极参加公益救护,但官府又对救护中的弊端疑心重重.总的来看,清末救生红船公益制度在面对整个社会风气的积弊,制度的实施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可见当时社会风气对救生体系侵蚀的严重.  相似文献   

2.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公益的微观载体和重要平台,却面临“有志愿者而无志愿者组织,有志愿行动而无志愿精神”的现实,因而志愿行动不可持续,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公益持续机制。本文以志愿服务生态系统为基础,以整体性机制为切入点,从流程再造、团队组建、责任分配、资源循环出发,打造社区公益生产链、社区公益责任链、社区公益组织链、社区公益资源链相互联动的社区公益持续机制,通过从“闲”做起、团队化、流程化、具体化、积分兑换的机制实现途径,实现社区公益、生活、商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的劳动力组织和劳动时间管理成为劳动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文章以网约车平台为例,从平台用工模式和薪资制度入手分析了平台如何建构劳动秩序。一方面,以“与平台捆绑紧密程度”为基础,平台形成了以租车司机为核心、购买合约车司机为次核心、私家车司机为最外围的差序化用工模式,与司机建立了非雇佣形式的稳定用工联系,保障了平台的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平台内部以多劳—平台派单—获得收入这一分配流程为基础的计单分配制,以及司机对该制度的“被迫式服从”共同建构出以“长度”为核心的劳动时间秩序,促使司机不断延长在线劳动时间,保障了司机充足的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4.
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日益暴露出我国企业组织的诸多弊端,企业组织变革的要求愈益迫切。参照国外现代企业的模式,总结我国先进企业改革经验,可以发现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方向:一、适应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要求,在企业的高层组织中增设受托管理层,实施战略管理。二、经营化: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加强经营组织的建设。三、辅助生产部门和生活后勤服务部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四、从实际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五、高效率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讼师唆讼、吓财、挠法,几成定论。从清代情况看,讼师有唆讼者,但大部分案件来源于被动收受而出策,所谓“唆讼”不全部是事实;讼师受财取利,多属主动要价,且价码较高,但这与机制上的不存在同业组织纪律约束及缺乏官府的有组织的管理有关,又与市场供求有关,从“义利”分野指责其惟利是图,名之以“赃”、“贿”,不符合事实,也难合情理;讼师颠倒是非、混淆曲直以挠法的情形,确实较普遍,有的甚至很严重,讼师们应对此负责任;讼师具有“不着点墨而生杀人命”的“刀笔”之能,但我们应关注的是,讼师“刀笔”功夫的使用是否符合案情实际,对准确定罪量刑起了何种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终身雇佣制与中国固定工制度的异同及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终身雇佣制与中国传统固定工制度形式上虽有相通之处,但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具体运作过程和实际内容上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在其相通点上暴露出了共同的、无法克服的弊病,二者的差别对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后果。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保持较低失业率、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二者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产物的固定工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然被放弃;终身雇佣制也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知识技术经济兴起和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形势的要求,其弊病日益暴露出来。日本对终身雇佣制的改革以及该制度所特有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富有弹性的多层次用工体系、企业承担消化富余人员的社会责任等,对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及搞好“再就业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单中心城市的“圈层式拥堵”,以重庆市为代表的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的空间特点是“哑铃式拥堵”,但有向“圈层式拥堵”发展的不良趋势;空间利用过密及单质化倾向、产业布局分散、职住分离、城镇化快速推进、汽车消费过度及其顽固性必然引致交通需求的顽固增长。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方向应是产业聚集与组团特质相结合:维持、优化城区特有的组团特质,在组团空间内部形成关联产业群聚集并实现组团服务功能的融合,避免组团间的交通便利化导致的产业分散布局,组团间使用大容量交通进行连接,形成 TOD 式“城市交通—城市组织”的空间串联组合,最终形成不同产业归位于不同组团、关联产业群及其人群归位集聚于一个组团、产业与组团和谐共生的合理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8.
徐宁 《兰州学刊》2000,(6):30-31
一、重组改制后兰化面临的形势和挑战1999年,兰化公司按照中油集团的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开端,实现了重组改制的一系列重要举措。通过资产、业务和人员重组,实现了兰化公司和兰州石化公司的分开分立。这次重组改制,打破了原兰化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格局和利益格局,使重组后的兰化公司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些变化归结起来主要是:企业的身份地位变了,由生产经营为主的炼化企业变成了以服务为主的存续企业;与“核心业务”关系变了,由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关系变成了两个市场主体的交易关系;资源配置方式变了,由企…  相似文献   

9.
游海疆 《理论界》2007,(2):155-156
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来实现的。当前村域党支部在这三方面的领导却陷入困境。政治领导的困境体现为二元决策中心的出现及党支部的“边缘化”或过度集权,因而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真正的自治权,村域党支部则实现决策权力的“虚化”与监督权力的“实化”;思想领导上的困境主要是由思想建设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和“富人治村”、村民“离村”带来的消极影响所致,因而应创新资金投入模式。建立村域党支部成员的薪酬、职位晋升新机制和村民“说服机制”,同时树立起服务为本的观念;组织领导的困境体现为村域党支部在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上的弱化,党员的责任意识淡化,同时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实际上成为村两委的杂事处理机构,因而应增强支部书记的合法性来源,增加村民对党支部组织建设的信任与支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明确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职权,并真正赋予其履行职权所必需的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行政组织体系是一个由行政职能、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组成的系统。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首先要对行政职能进行合理定位。即围绕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在履行好地方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发展职能的同时,突出开发区的经济职能。坚持以促进项目的快速膨胀,使企业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服务机制的创新,以机制活力求得发展动力。从两区合一的实际出发,以有效地行使职能为前提,以适应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构建精干、高效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机构框架。为确保行政管理体制的高效运转,还应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6,(2):31-31,28
2006年元月10日,绵阳市社科联组织召开五届二次理事年会。来自各市县区委宣传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及市属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的100余名理事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市社科界2005年的工作情况,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确保了我市社科联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各类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在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加强了对学会的指导和管理,促进了学会的健康发展;加强了社科研究宣传阵地建设,《绵阳论坛》等刊型、报型内部图书资料质量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市委交办的工作任务,成绩突出;市社科联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特别对各社科学会和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党的基本理论观点和中央、省、市委的重大举措,开展理论宣讲、研讨,进行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市社科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先教”宣讲、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组织研究“服务型政府建设”等课题,撰写市领导重点文章在《求是》杂志刊发,以新举措加强党支部建设,建立“社科联网站”和“市社科专业人才信息库”等开创性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此外,会议还就绵阳社会科学界2006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要求全市各社科学会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理论研讨和建言献策活动;要认真搞好四川省第12次社科评奖成果的推荐工作和我市第10次社科成果评奖工作;要认真开展好社科普及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社科知识;要围绕中心,为市委市府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继续组织和开展系列重大课题研究;要加强对各社科学会的指导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联系;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科工作阵地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其职业胜任力关系着社区治理的实际效能,对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进入新发展阶段,已初步构建起一支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组织专职化、专业化的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欠发达县域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高层次专业服务人才短缺、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依托以W县的城乡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我们构建了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发现当下我国普遍存在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总体水平偏低、城乡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无显著差异、有社工师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水平无显著优势等问题。因此,要构建高质量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应以职业胜任力模型为理论指导,从开发社工专业人力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职业培训、完善绩效考评办法等方面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实施对策来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