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7年第二季度末已高达13326亿美元.由于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储备担负着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稳定货币汇率、引资的信用担保、意外的紧急支付等资金保障任务,所以储备必须保持一定规模,但是,像中国这样巨额的储备水平与过快的增长速度的确令人担忧.引发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重的和复杂的,其中制度性原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国际储备资产经历了初期的极度匮乏,外交破冰后突破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已连续六年蝉联世界外汇储备之最.这一增长过程无疑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我国国际储备的资产结构并不合理,1990 ~2010年间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平均占比仅为0.94%,远低于通行的3% ~5%标准.优化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增持黄金储备成为必须.  相似文献   

3.
论跨国公司人员当地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人员当地化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途径多种多样.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人才当地化战略也导致中国本土人才大量流失,不免令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4.
新疆经济结构调整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提高全民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重视高等教育,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着力培养发展新疆经济的高级实用人才和科研人才;重点发展各种类型的高、中、低级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中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尤其要向农村和民族地区倾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考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制定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吸引人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罗文洁 《学术论坛》2008,31(1):113-1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该区域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急需加快培养适应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文章根据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适应中国-东盟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开放式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资源安全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资源稀缺和资源高价是当今国际资源供求格局最显著的特点.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性日趋增强,经济发展对国际资源的日益依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储备不足和页岩气技术的落后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很难摆脱对国际资源的依赖,在此背景下,制定相应的国际资源战略意义重大.借鉴重要国家国际资源利用战略,深刻分析中国应对资源约束的机遇与挑战,设计中国应对资源约束的总体战略,包括建立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外贸易(“引进来”)、对外投资(“走出去”)和长期合同等中国利用国际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初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经济融入世界经济 ,客观上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现代型人才。中国的高等学校只有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汲取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科研成果及教学管理经验 ,才能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让中国经济发展按下暂停键,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危机与机遇共生中,微商、电商、直播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呈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庆市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抓住发展机遇,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师资队伍人才缺乏及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的分析,提出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度。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高校教师队伍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以及解决人才储备不足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经济时代 ,人才是一切竞争的关键 ,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 ,吸引人才 ,善待人才 ,留住人才 ,是赢得全球人才争夺战的关键 ,是迎接新经济挑战的需要。本文在阐述新经济的由来、涵义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简述了新经济所引发的全球人才争夺大战的情况 ,最后就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琼州大学是适应海南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培养大特区需要的新型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培养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将成为琼州大学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新型人才1、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掌握和运用,都离不开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中国60年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之所以选择"精神激励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新中国确立起来的主导意识形态有很重要的关系;1978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可从意识形态角度得到合理的诠释.文章最后对新中国60年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了简要的小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阶层是我国社会事业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而如何让当今的中国青年真正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探索和寻求一条能让社会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自身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因此围绕如何能让中国当代青年更好地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等重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谈我国能源储备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并建立了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储备体系,以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日本最大石油储备能力已经达到90天石油消费量,韩国也可达到60天石油消费量。而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能源储备体系,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状况有着直接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能源安全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在“十五”规划中将能源储备作为战略进行管理,这是我国政府的又一英明决策。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国内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对我国能源供给体系、能源结构体系、能源消费体系以及能源储备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历史的角度看,传播媒介的发展轨迹与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相互印合.媒体融合的层次与内涵日渐丰富,产业实践中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与协作关系.传统媒体独特的版权资源与人才储备优势,与新兴媒体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效率优势相结合,互相推动,深入协作,通过媒介融合渠道,实现优秀的人才、优质的内容与优化的传播平台的整合,以形成迸发式的传播威力,推动传播层次的迭代发展.面向技术发展前景的媒体融合,应当秉承开放与共享的新思维、立体与互动的新路径,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利用技术的便捷性,实现媒介传播渠道的多层次性与互动性,超越阶段性的固有技术模式,以踏准未来的节拍.  相似文献   

17.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积极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狠抓科技教育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努力营建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入世在即之际,应全面考量入世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思想认识方面、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方面以及体制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姚润田 《兰州学刊》2007,3(5):58-60,57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十分严谨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政治发展的目标、保障、途径和特征等.就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程序安排和方式选择来看,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它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新开拓,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创造,注解了中国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的新型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逆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重塑背景下,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兼顾经济发展与安全的主动出击。当前,我国专精特新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注重研发与创新、发展韧性足、产业支撑强,但也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金融支持匮乏、人才基础薄弱、企业家的信心低迷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足等挑战。立足于打造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着力从“补链、强链、固链、畅链、优链”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禀赋、夯实专精特新人才基础、巩固专精特企业新发展根基、畅通专精特新企业协作网络、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理念,支持企业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方向不断创新和突破,巩固和提升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