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氏时代杰出人物陈永华是郑氏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他虽无军事实践也无军事知识 ,并非军事干才 ;但在用人问题上 ,能够做到举贤任能 ,注重培养、招揽和爱惜人才。陈永华的优良品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河朔藩镇在社会流动方面呈现出重才干而轻家世的趋势.河朔军事精英的才干是在河朔藩镇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河朔藩镇的军事参与率高,军事训练受到重视,武艺精湛者往往从中脱颖而出.但武艺只是军事精英及其子弟维持其地位的一个方面,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们研习军事著作,接受文化教育,从而拓宽了社会流动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军主政从"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一种非常态。蒋介石维系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支撑之一就是"军主政从"模式,其源于南昌行营"剿共"时期的军事实践。在南昌行营期间,蒋介石通过对行营人事组织的军政统合、对省级政权的军事渗透以及对县级政权的军事导向,实现了其个人的军事独裁与权威构建。但该体制在取得军事胜利与强化蒋氏权威的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军事软权力的概念由中国学者首创,是对约瑟夫·奈经典软权力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延伸,但目前并未取得广泛认同。其根源在于软权力理论的内在悖论及对军事软权力探讨的缺乏。笔者在软权力视域下,引入“权力资源”概念,在反思软权力的同时,对军事软权力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判断标准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所谓军事思想,实质上是其政治伦理思想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种演化。因此,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受到其政治伦理和治国思想的影响;由于教育对象的原因,在面向统治阶级的"诲人"教育中,侧重"文"而兼顾"武"。但这"武"并非我们今天所谓的军事之武,而是某种个人综合素质之武。这种缺乏以军治国方略或具体战略战术的"军事"教育,在穷兵黩武、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无疑是不适用的,难免落寞之运。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参与了世界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军事变革。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举措虽然也曾使中国军事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军事制度变革的滞后、军事教育的缺陷、军事理论的陈旧,导致晚清军事变革在低水平上徘徊,成效甚微,国家和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光与影--近代日本留学生对于明治日本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对明治日本的贡献表现在各个领域,他们竭尽全力宣传移植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思想文化以及军政、军令等军事制度,模仿欧美建立军法、军事教育体系,积极学习欧美各国的用兵战术和兵工技术,使日本在亚洲最早成为君主立宪国家并逐步实现军事近代化,并据此打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但留学生之于明治日本的意义还在于,在日本走向军事帝国主义的不归路上,他们是最大的策划者、推动者和执行者。  相似文献   

8.
武德思想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但该思想未能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罗尔斯武德思想体系由基本道德理论和基本道德规范两部分组成,武德的基本理论是由万民正义理念表现出来的,其核心是万民正义原则,武德规范则包括军事人道主义、军事爱国主义和军事英雄主义,三者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联盟和军事同盟 (alliance)是同一个概念 ,是一种军事上的联合。在以往的国际关系中 ,军事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军事作用显著下降。因此 ,联盟的局限性也凸现出来。本文将从当代安全观念的转变、相互依存的国家利益观以及联盟自身的缺陷性对当代联盟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积弱不振的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接连向日本派遣了大批军事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被充实到各个军事部门。无论在主持军事教育,还是在充任现役军官方面,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囿于时代的局限,纷纷卷入了军阀混战的漩涡之中,从而在民初军事变革史上遗憾地留下败笔。  相似文献   

11.
边塞古城右卫镇,军事文化影响随处可见,堡子、长城、古城等军事设施至今犹在;右卫镇是走西口必经之地,边地商贸文化值得研究;有满汉回等民族,民族信仰复杂,但和谐共存。不管是商业文化、宗教文化还是戏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军事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中英在亚洲进行了军事合作。中国军队增援香港英军,并入缅协同英军作战。在缅甸战场,中、英、美三国联合打击日军。中英训练的突击队在浙江东部的抗战中屡建奇功。在此过程中,中英之间有过分歧。双方在军事合作起点问题上发生争执。对攻缅作战态度不同。情报合作以失败而告终。但分歧是次要的,合作是主要的。双方军事合作取得很大成效。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虽然同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它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生长轨迹和建构逻辑。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是认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理论结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方法论提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哲学进一步展开和完善的阶段。建国后毛泽东军事哲学向认识新中国国防建设规律和人民战争主体的内涵建设规律等方面深化。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虽没有完整系统的军事著作,但围绕富国强兵这个思想宗旨,而对军事问题多有论述。其军事思想表现在散见的文论中,体现在变法的主张里。王安石提出的"省兵"、"将兵法"、"兵农合一"等军事思想,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日本败降问题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中第一个走上发动侵略战争道路的。号称东方头号军事强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曾经耀武扬威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初步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但最终还是步意大利、德国之后尘,落得败降的可耻下场。日本的败降是它政治、经济、外交矛盾重重,内外交困,而首先是军事严重失利的结果。日本在1945年8月败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军事上要看日本军事有生力量是如何被消灭的,日本统治集团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打击下决定投降的。据此可以认为:美军兵临城下,苏联对日宣战和中国人民大反攻这三大冲击,是促使日本败降的直接因素。本文仅就军事上上述三国的作用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孙武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形成,深受齐国创始人、大军事谋略家吕尚与齐国名相管仲的影响。 综观吕尚的军事政治生涯和兵学要著《六韬》(《六韬》一书《隋书·经籍志》载为周吕望著。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出土的《六韬》残简证明,此书在西汉前已广为流传。从现存《六韬》所记的军事思想、战争规模及战术内容看,其中大部分不可能产生于周初。据今人考证,此书完成时间当在战国末期。很可能是依据当前吕尚的军事思想和言论,为后人编撰并不断增益而成)的内容,吕尚的军事思想相当丰富,但最为突出且对孙武及其后人影响最大的是“阴谋修德”和“兵权奇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军事环境保护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军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基本成型,军事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良性运行,军事环境保护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军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日渐成熟。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军事环境保护理念有待加强,军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军事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尚不完善,军事环境保护法律救济制度仍未建立。  相似文献   

18.
军事辩证法是一门正在兴起的边缘学科,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它是哲学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和表现,是关于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人脑中反映的科学。哲学是军事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军事辩证法又是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军事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军事辩证法、近代资产阶级的军事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辩证法三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含东路讨贼军)的关系是其军事生涯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对其一生有很大影响。总的来看,他能站在孙中山一边,其军事才华得到锻炼与释放;但同时.他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主义不真,功名利禄思想过重,是这一时期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军事禁忌习见于中国古代兵家文献,其中人事禁忌尤重,是考察古代战略战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军事人事禁忌以兵者乃凶器滥用将遭受天罚为心理根源,滋生于战乱深重的现实和阴阳五行思想影响的双重土壤.军事人事禁忌主要包括畏战原则和慎杀行为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慎战思想的集中反映.军事人事禁忌沿袭三代天命观、人本主义、仁战思想、军礼孑遗等传统内核,随着时代发展日益陵替式微,但贯穿整个古代军事而不绝显隐.军事人事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约束战争发展和减少战争伤害的作用,合理性与愚昧性并存,应该回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加以辩证分析和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