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突厥语在8世纪记录外来词时存在词首的音与音相通现象,故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所记位于高句丽与唐朝之间的换写为lgl(lgil)的国家或民族之名称,可能存在另外一种变体lgil。另,古代突厥语自8世纪起至10世纪以后的写本时代,经历词中的γ音、g音并入ng音这一发展阶段,故lgil的转写之一lgil存在写本时代变体为lngil的可能性。lngil与源自新罗的蒙古语Solonggos(朝鲜)密切相关。高句丽以及突厥以前统治蒙古高原的柔然应为新罗名称的传播媒介。高句丽对新罗的称呼徐那忽(si-na-hol)、徐罗忽(si-ra-hol)在突厥语中最终转变成了lgil(新罗)。  相似文献   

2.
<傅山全书>中"(麦连)(麦善)"二字最早见于隋唐以后<广韵><集韵>诸书,其义皆称为大麦,或大麦新熟所作饼餌.作为准确的名称来说,应为(麦善)(麦连),傅山逆称为(麦连)(麦善)者,或许别有原因."嗢陀南"一词是佛经中的一句术语.丁仲祜氏<佛学大辞典>载:"嗢柁南"之称"嗢柁那",译曰"集施",为传法心印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