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流失的失与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当英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流向美国时,“人才流失”一词开始流行,并保留下来。 人才流动自古有之,同自然界的物理流动相反,它总是趋向于由低向高走。当今国际间的人才流动长期存在着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单向趋势。当发达国家凭借其不可阻挡的“引力”吸引了大量人才时,发展中国家必然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人才流失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把他们的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它隐喻着无代价地丢掉了极重要的资源。 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印度在“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大力吸引外来人才是很多国家加强本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宝.在这个过程中,高科技人才大量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的实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重要对象,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避免人才过度流失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的日本,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更注意本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植,其政策和措施对我国人才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多国家采取设立奖学金、支持回国创业项目、建立高科技产业园区和建设人才信息网络、完善归国人才管理机制等措施,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当前,人才流动趋势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流向少数发达国家。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才外流的严峻形势。综合来看,各国吸引人才回流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给予奖学金、研究基金和研究经费补贴  相似文献   

4.
人才逆向流动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人才流动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大致是沿竞争力强弱的梯次流动的,即从竞争力弱的地区或企业流向相对较强的地区或企业。具体来说大致呈现以下规律: 1.从地域上看,国际上我国大量人才流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国内优秀人才纷纷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并集中于京、沪、深等大城  相似文献   

5.
国企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个重要方面是要采取复合动态的策略。复合,是指措施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动态,是指要根据人才流动的具体需求变化而变动吸引点,不是静止的。采取复合动态策略的理由是:人才群体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组成的:人才群体的流动原因是复杂的,即人才群体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变化的;对人才的吸引点也应是复合的,也需要变化;人才都是向着符合自己的内在追求或者流动需求的吸引点流动凝聚的。这是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性。只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人才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伴生物,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知识经济的到来,将给人才流动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而对巨大的时代变革,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流动调控机制已迫在眉睫。 一、知识经济下人才流动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较量上,这给人才流动带来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科技人才的流动更趋失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环境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地抗衡发达国家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全国市场;人才和经济紧密结合,一方面人才资源向发达地区集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扩展,经济中心的人才向周边地区和落后地区流动。这种突破地域界限的跨地区人才流动,数量上和范围上不断扩大,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 一、改革开放后,跨地区人才流动的发展。跨地区人才流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南方特区流动。在全国开始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后,内地的人才纷纷流往沿海,出现所谓“孔雀东南飞”现象。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之后,又开始出现大量人才涌向深圳、珠海的热潮,目前在深圳、珠海约200万人才都是通过人才流动落户在深圳、珠海的。 1988年,海南建省,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的发展政策,一时间形成了三十万人才争下海南的热潮。 第二阶段,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建立,各省纷纷出台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上海浦东吸引了大量人才,同时随着各地经济的搞活,南方特区人才数量的大幅增长,向南方特区人才流动量大大减少,许多已经流往特区的人才开始回流。  相似文献   

8.
徐珲  汪怿 《人才开发》2004,(8):20-21,17
自我革命:人才市场形成新格局 上海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路走来的,经历了由政府推动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由封闭向逐步开放、服务全国、融入国际,由主要促进人才流动向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开发转变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熊宝华,孙玉甲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现象,符合我国正在形成和逐步健全的市场经济的规律。目前,我国人才正在高速地流动,从机关流向企业、从国营流向合资、从公有流向私有,而特别突出的是高科技、高教育层次的人才从科技单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技术的竞争,关键是对高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高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越演越烈。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是这一过程中的突出特点。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争夺人才的计划,努力培养人才、全力吸引人才、着力留住人才。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向往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人才流动就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道风景。众所周知,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从宏观上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微观上说,它符合人才要求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愿望和用人单位对各类型互补人才的需求,因而适度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国际间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流动失衡。据此,我们认为遏制人才外流趋势,扭转人才分布失衡的局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直接改变我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格局,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目前阶段,我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人才大国,人才的现状理所当然要受到国家的重视,人才的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统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庆市彭水县常住人口为545094人(户籍人口69万人),人才的流动有从相对贫困地区向更发达地区流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国际间人才流动的一个新时期已经到来,这将有助于人才的发展成长和科技、经济、教育的国际交流,同时,也直接牵动着各个国家人才的扩散。国际人才流动与国家人才凝聚,正在成为一对新的矛盾。国际人才流动的根源和特色据统计,目前全球的留学生,一年,已超过100万人,他们学成后有相当一部分在国际上流动。美国每年吸收的移民,比法定名额50万人多得多,其中大都是外国人才;加拿大、澳  相似文献   

15.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才工作决定中指出: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决定”一语击中时弊,为今后的人才流动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人才流动的瓶颈很多,既有观念性障碍也有体制性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才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春梅 《人才开发》2003,(12):20-21
时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各种人才优惠政策,运用法律、外交等手段吸纳和留用全球性人才,用全球人才促进其发展。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高新技术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我国在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这一形势就更为严重。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企图限制或阻拦人才流动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可取的。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遭遇的人才问题,找到实施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是我国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经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天津市人才流动条例》正式颁布,同时,与《条例》相配套的《人才流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刊登播发人才招聘启事和人才交流洽谈会启事审批办法》、《人才流动争议处理办法》等措施也相继出台。作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对人才流动应遵循的原则、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单位招聘人才、人才应聘、争议处理、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比较系统、明确的规定,为制止人才流动中的混乱现象,为各类人才合理流动、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市场国际化引发新流动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从市场状况来看。产品市场受到的冲击没有预料的那么大,但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的层次和量级却超出人们的意料。新一轮人才流动,虽然不是以加入世贸组织作为标志性事件,但2002年中国人才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我国人才市场有了质的飞跃,即中国人才市场真正融入世界人才市场,两个市场的互动与融合变得更为直接。新一轮人才流动从基于制度与体制变革的流动转向了基于人才市场供求规律的流动。王维龄(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业…  相似文献   

19.
人才流动对于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事制度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由于它的出现而引起的观念撞击、理论困惑、现实尴尬至今犹在,特别是对于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更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对此,人们正在寻求合适的“解”。“推拉定律”与人才流动人才流动并非今日始。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伴随着大工业的诞生开始引人注目的。人才为什么要流动?从一个一个的流动主体来看,原因五花八门,但是从宏观、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它又势在必然。人类社会要想存在一刻也不能停止物质生产,大规模的物质生产必然会出现物资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该如何留住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京 《人才开发》2003,(11):32-33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现代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活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人才流动,特别是人才的频繁无序流动(流动就意味着有流失),往往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境地,有时甚至是沉重的打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留住单位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企业可谓绞尽脑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