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丰富内容,它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当今,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蓝江 《兰州学刊》2005,(3):81-83
中国儒家和斯宾诺莎哲学中都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两者将"天"和"神或实体"看成世间万物的有机统一整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存在.同时两者均指出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在于人.但是两者的"天人合一"途径出现了差别,儒家重伦理而轻认知,斯宾诺莎则从认知着手,实现认知伦理在人自身完善过程中的统一.两者在实现途径上的区别进一步导致在政治思想上的区别,儒家自宋明理学始,日趋保守,而斯宾诺莎却成为了新兴自由和民主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庄子道化哲学中的自然观背景:庄子的"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为而治"等观念,均围绕着"道"这一以自然为核心的哲学理念,伸张着"天人合一"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类绝对中心论"的批判.其理论先驱不仅批判了传统自然观中的"人类绝对中心论"倾向,而且提出了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案.利奥波德提出,以"土地伦理"取代"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卡逊主张用"生物控制"代替"控制自然",这些观点对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洪涛 《江淮论坛》2004,(1):141-144
形成于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汉代得到了极大发展,而且影响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在诗思方式上深受"天人合一"的影响,注重天人同构;另一方面,<十九首>中人性的觉醒,一定程度上又突破了"天人合一"对思想的钳制,从而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要对儒家的生态思想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从自然观、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是必要的.在自然观上,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有独特而系统的论述.在道德理念上,儒家把其最核心的道德理念"仁"推及到对所有生命甚至宇宙万物的爱.在行为规范上,儒家既有在砍伐、捕鱼和狩猎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措施,又有一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汉大儒董仲舒为适应西汉统治阶级的需要,全面改造了儒学,从而使儒学由一名地位卑下的小卒变为一家"独尊".董仲舒最先提出"天人合一",他的天人观是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宇宙观和方法论,以"君权神授"为旨归的.深得西汉统治阶级赏识的核心价值便是"君权神授",因为它既说明了君权来源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又便于西汉统治者实行中央集权.至于说他的天人观是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则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8.
潘静 《晋阳学刊》2001,(1):56-61
从庄子之"道"的自然悲剧中的"时空合一"的存在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所构成庄子宇宙观的两个基本内核这一视点切入,对"道"给人们构建的精神文化系统的支点,亦即人们在生命本体层面上所渴求的初极关怀进行探究,由此从新的视角对庄学道体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论,乃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它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共处共融。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进 《学术研究》2007,(8):99-103
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与观念,来滋补当前环境史理论研究的体质。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传统史学中的史料很不同,史料必须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道家美学影响下的山水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记录了画家本人的自然观,山水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图画版的思想史。道家自然观中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山水画美学思想中,可以具体体现为"外见于山水,内合于人心"。  相似文献   

11.
易学视野下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保合太和"的和谐观、"方以类聚"的吉凶观、"精气为物"的气场观以及"辨方正位"的方位观是建筑风水研究的理论基础。风水观念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庐山文化是以庐山为地标,以"和"为精神内核,"和合"、"中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为其基本表现形式,"和谐"为其最高境界的文化系统.书院教育文化、建筑园林文化、山水记游文化、宗教文化、隐逸文化等元素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庐山文化的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的认识持有机自然观,这种宇宙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儒学的“天人合一”偏重于天道与人道精神层面的一致性,道家则倾向于天与人在自然性上保持一致。中国古典建筑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民居房屋建造,还是园林营造,都承继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尚书·虞书>所记内容主要为我国古代帝王世系的起始时代--尧舜禹时期的有关情况,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是今人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文献史料,其文本中蕴涵有非常重要的上古和谐观念,概而言之,包括同构互赢的自然观、"舍己从人"的治事观、"明试以功"的考绩观、注重"克谐"的用人观、宽爱礼让的人际观、"八音克谐,,的文艺观、"惟刑之慎"的刑罚观和"惇德柔远"的民族观.这些朴素的上古和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绵延不绝和谐理念之源头,在经学昌盛的华夏历史长河中,这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曾沾溉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哲学思维、"家和万事兴"的处世理念以及"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今天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之理论,正是对这一传统文化之精髓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何琼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1(5):56-59
侗族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侗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族人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趣味,其质朴、自然,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的建筑理念是侗族古建筑的中心思想,是侗族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6.
人类早期信奉有神论的自然观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现代科学的确立 ,有神论逐渐演变成无神论 ,而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虽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 ,却也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 ;后现代主义旨在恢复有神论和有机论的自然观 ,赋予人类新的精神力量 ,带给人一些关于生存的终极关怀 ,帮人们克服现代性的危机。在这一转变中 ,西方重新发现了东方的智慧 ,发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无论儒学、道学,还是外来佛学,在古代文士对其接受或阐释的过程中,"山水"往往成为"体道"的共同媒介.这从历代文士留下的大量描写体道过程的文学作品和文献即可为证.究其缘由在于农耕文化对中华农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存在于中华文人潜意识中天人合一自然观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神的浸润,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情趣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早期生态作家之一,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透视出哈代对人与自然、文明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反思,本文从自然书写、动植物情怀和哈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三个层面分析哈代渗透在小说文本中的自然情结和生态思想。在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今天重新解读哈代的生态思想对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世界城市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即有相对繁荣的城市经济和独树一帜的城市文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形态进行初步的探索,认为其特征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性追求,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2)强烈的整体意识,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3)重视院落的空间组合变化,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