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香溪 《现代交际》2010,(7):47-47,46
德莱塞是美国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本文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出发,透析主人公嘉莉由追求物质到追求事业又到追求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解读作者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环境和本能对人的影响和人生成败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描述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在小说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几位女性,赫斯特沃太太、杰西卡和敏妮,她们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各阶层女性在20世纪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德莱赛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嘉莉妹妹》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对德莱赛的介绍和《嘉莉妹妹》里人物形象的分析,向人们展示了德莱赛本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他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德里罗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派作家。他的代表作《白噪音》通过对格拉迪尼一家生活的描述,“复印”了美国当代生活,讽刺了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后现代文化,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的精神危机。本文拟从后现代社会生活和对死亡的恐惧两方面分析后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精神危机,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原因,从而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消费主义盛行,从过去的生产性社会逐渐转向了消费社会。全面、认真、批判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借鉴其社会和文化批判理论和方法的积极成果,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应用,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深入认识消费主义,把握消费主义的本质,洞悉消费主义的弊端,从而科学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文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由商品和价格引导的社会,都无一例外地难以避免物欲横流和消费主义之痛.滥觞于欧美的"消费主义"一词,本来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极度商业化的必然结果.消费主义的经济学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也即在追求使用价值的消费之后,越来越多地把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层面.正是这后一种意义创造并依托的符号体系,形成了消费主义的编码规则,构筑起商品消费的"符号帝国主义"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需求范畴.由是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转变成对人的欲望本身的消费,成为对欲望构想的虚幻的满足和无止境的物质补偿.它不仅是今天消费主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一,而且也是理解现代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关键词汇.  相似文献   

7.
汤丹 《现代妇女》2013,(10):173-174
20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消费主义思想形成且在全球蔓延.消费主义价值观是把消费当做人生价值的导向.随着消费主义的延伸,我国也出现了一部分人拥趸消费主义价值观,而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当下的社会、经济和个人都形成了巨大的伦理困境.批判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同时,要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消费主义逐步进入中国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消费主义的本质特性出发,总结了消费主义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并对消费主义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和谐的校园消费文化做出了有益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体育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新的机遇;消费主义影响之下,用户的需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技术的革新、需求的变化为体育赛事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将从消费主义对于体育文化的影响、符号学对于赛事文化的分析等几个方面阐释体育文化视觉形象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以后,它的出现使历史学家对近代西欧社会的发展和对消费主义的研究有了新方向和新思路。传统的分析更强调消费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商品的渴求,新出现的广告和新式营销手段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但消费主义的产生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拟从文化和社会视角对近代西欧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德莱塞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美国梦"的文学主题。可以说,德莱塞的文学创作是针对十九世纪物质横流的美国进行的批判,其中《嘉莉妹妹》就是典型的文学样例。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12月14日晚,位于中国内衣名镇——盐步镇的嘉莉诗国际内衣城人山人海,现场观众与嘉莉诗全国500强经销商一同欣赏了专业而时尚的大型内衣盛会,环球洲际模特大赛总冠军吴迪雅及几十个专业模特着时尚、简约的嘉莉诗内衣,展示了嘉莉诗、戴安娜、妒三大国内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比较盛行,实际生活中消费主义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语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媒体语言以消费文化语境为中心实现了转变。新时期怎样实现广播电视的经济效益,这和播音主持的语言存在密切关系。鉴于此,笔者从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社会学的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篇文章在承认以前的全球化理论的价值的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关于全球体系的社会学理论,它以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的跨国实践为基础,对跨国公司、跨国资产阶级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这一整套概念系统做了详尽的阐述。本文还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提出了一份研究纲要。在结论中,作者简要地论证了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怎样典型地表现了对全球资本主义本身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消费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向西欧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消费主义在发达国家迅速蔓延开来并成为社会的主导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的勃兴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悲剧》是著名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传世名作,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等家喻户晓的佳品.德莱塞出身于一个破败的小农业主家庭,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从小就靠劳动挣扎度日,也正因此德莱塞才能写出像《美国的悲剧》这样揭露美国悬殊的贫富差距,人们为追逐金钱导致道德沦丧的小说.该小说分三部分,讲述了一个叫克莱德的美国青年是如何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年轻人堕落为一个被社会污气所腐化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西方兴起的现代消费主义,通过大众传媒对社会进行一种意识形态式的控制。这种控制通过大众媒介形成跨文化的意识形态霸权,从而影响到开放的中国。现代消费主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与融合使我们对消费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萌发了新消费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8.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20年之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尽管在当时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角逐中输给了竞争对手《阿甘正传》,却仍不失为一部人人称颂的励志好片。本文拟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对影片中蕴含的美国救赎文化元素进行解读,进一步探讨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不仅是美国文学的独特主题,同时在整个美国社会也是家喻户晓。"美国梦"的主旋律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去实现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管他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梦"已经与其原来的意义大相径庭,大家对梦想趋之若鹜,即使是以违背基本道德为代价。因此,很多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当中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在违背基本道德观念实现梦想以后进而难以恢复内心的平静。本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行为和思想的分析和描述来揭示"美国梦的主旨"嘉莉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演员,但她的成功是不道德的,所以,她内心空虚,极度自责。本文通过对德莱赛的代表作《嘉莉妹妹》的分析,以此来揭示嘉莉美国梦破灭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通过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削弱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降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整合力,并进而影响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安定。因此,必须从意识形态安全、国家软实力等方面考虑,重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方面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抵御消费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