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资产负债管理做法的探讨刘小飞,刘道森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货币中正确处理和平衡资产、负债关系,深化和处理资产、负债内部结构关系的管理机制,是我国工商银行企业管理改革中保证银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不可缺少的机制之一,目的是为了促使银行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2.
略论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杜道洪一、我国现行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缺陷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体制由“统存统贷”逐步过渡到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这种现行体制存在如下缺陷:1.信贷规模控制和资金控制的相互脱节,银行自...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设银行将面临着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的重新选择。根据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论,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建设银行走向商业化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经济制度及经营环境毕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既要按照商业银行的通行惯例。考虑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又要探索一条我们自己的改革之路。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涵义所谓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扩大负债规…  相似文献   

4.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用于自律和央行用以监管商业银行的基本方法。它是在负债与资本之间,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对银行资产与负债组合进行协调,约束规范银行业的经营行为,谋求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最佳组合。我国《商业银行法》的实施和人总行《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的贯彻,资产负债比例管  相似文献   

5.
国合商业“四放开”改革,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资金。因此,银行应加快自身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信贷资产良性循环,实现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三者统一,这是当前一项摆在我们金融部门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一、专业银行要商业化、企业化。专业行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此必须加快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按价值规律原则,在资金投向上要讲求效益,在使用上要产生效益,始终把效益作为经营  相似文献   

6.
落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践表明,它增强了金融部门的经营意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了金融部门的组织存款,优化增量,盘活存量,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求平衡的能力,尤其在资产风险防范和经营效益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各家专业银行在实行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根据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之间所固有的内在的联系,通过确立一定的比例关系去约束资产负债活动,使资产与负债在总量上和结构上达到均衡,并以此促进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本人认为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大庆市中行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三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将其概括为“效益性、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塑造出来的专业银行资产负债单一化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严重阻碍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迈进的步伐。$$ 首先,专业银行单一化负债结构的基础已受到极大冲击,稳定性不强,储蓄存款作为主要负债之一,由于各种“地方债”、“企业债”以及“农转非户口商品化”纷纷兴起,此起彼落,存款挤兑经常发生,银行也往往束手无策。如果遇上物价向上波动,那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提高利率,加上保值,短时间内也无济于事。企业存款是专业银行另一主要负债基础。传统的组织手段是靠行政命令(为现金管理、专用基金监督等)来实现。随着企业经济机制的转换,企业支出现金纷纷冲出“笼子”,体外循环习以为常,保持稳定的企业存款这一负债基础已不存在。然而,在专业银行单一化资产方面,由于诸多因素限制而表现为强大的刚性占用,从而形成鲜明的专业银行资产负债双方不相适应的矛盾。其次,在目前贷款规模限额管理的体制下,  相似文献   

9.
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提出,各专业银行就此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如在信贷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利润分配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办法,对推动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调动各给行经营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办法和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动现行专业银行僵化的经营模式,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大锅饭”经营状况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银行现金统计作为货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计算货币投放、回笼数上,要求对通过银行的现金量进行更为精确的统计和科学的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份量和力度不断加大,银行现金统计工作将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影响报表数字来源的真实性。随着商业企业的“四放开”和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企业逐渐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劣、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因而以往用行政手段取得的统计信息、统计资料以及统计方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以后,企业都有保护商业活动秘密的自由,他们的某些经营活动往往是保密的,不向外提供。直接表现在银行方面:一是传票用途有的填写不真实。据对某一企业的支票进行检查,发现其用途中有90%是写备用金或货款。除此之外,很少见有其它用途的支出。二是现金与存款货币的相互转化呈现出越来  相似文献   

11.
把专业银行改造为商业银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需要,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银行企业化、宏观经济调控间接化及市场国际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而,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必然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综合经营,功能齐备,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模式。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创造转化的各种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也要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林平 《学术研究》2005,(2):144-14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因承担着资金融通、支付、 信用和服务等中介职能而被公认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同 时,银行业也因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被公认为高风险 行业,这种高风险性表现在以下三个典型方面:一是典型 的资产负债不对称。如负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资产流 动性相对较低;负债具有按时定期偿还的“硬约束”,而 资产往往具有软约束;负债大多数是固定了名义条件的债 务工具,而资产的定价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负债的 成本相对确定,而资产收益相对不确定。二是典型的高负 债行业。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银行的资本金占总资产 的比重很…  相似文献   

13.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与对策钟建梅按照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从1994年起开始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对于我国参与国际银行业竟争,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增强抵御资产风险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产负债比例...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是国有金融部门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资产保全方式,它能使商业银行迅速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能够帮助负债过重的国有企业大大减轻债务负担,摆脱困境。正确实施债转股的政策必须严格按照“五个条件”选定企业;必须使债转股后的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参与的金融单位应充分行使债权人的职能,程序运作,在探索中前进。  相似文献   

15.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但是,如何转换?选择哪一种经营形式更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下面谈一点看法。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与难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微观经营机制的转换与宏观管理的改革还未配套,两者之间的关键,在于企业行为与资产产权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微观经济机制到宏观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综合的配套改革,焦点在于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开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不同的改革形式,重新界定产权关系,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由于存在只管资产的归属而不管债务的落实等情况,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即专业银行在信贷资产总量明显增加的同时,也出现大量流失,信贷资产正面临“虚化”的危险。因此,专业银行有必要随着企业产权改革,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确保信贷资产安全,防止信贷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7.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有效经营,企业内部各机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自负盈亏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自我调节机制、自我约束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等经营机制基本要素。我国国有企业现在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解决。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具有生命力的基础。企业具有生命力的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就是自我更新。只有自我更新,企业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前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贯彻,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要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距离还相当大。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触及理顺产权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尤其需要立足现实,研究探讨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找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和实际操作措施。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昆明市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考邵贵龙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的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近两年认真贯彻《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难点为了深化企业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求发展,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7月23日颁布了由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103号令,即《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放权松绑;实行第一步、第二步利改说;搞租赁、抵押经营;推进和完善承包制;80年代中期又掀起股份制热潮,把企业推向市场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