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者间高效合理流动,有利于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速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吉林省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无论从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呈上升趋势,但也应意识到,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农地流转起步较晚,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相较于其他省份仍有许多障碍因素亟待克服。从政府、农户、资金及中介服务四方面分析制约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农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开始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1979年中国正式建立了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辉煌胜利。但是在经历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2014,(2):84-94
上海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要加强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强扶持,构建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保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要真正实施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要制定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类标准,控制用地总量;要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清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在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方面:要建立农民宅基地分配、使用、置换、流转、收回政策体系;要采取限制措施,严控宅基地的新增趋势;要采取滚动发展模式,解决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詹水芳  齐峰 《科学发展》2014,(2):105-112
上海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有序流转承包农用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集中经营;通过归并、整理农民宅基地,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有序开发、规范利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为此,上海要抓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宅基地归并和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完善"征地留地""征地留房"等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农村的发展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土地流转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国平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2013,(11):39-4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制度已与城乡一体化、资源集约利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宅基地数量、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兼顾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从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出发,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特点,论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享有的权利以及现行法律保护状况,以明确加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 农村和土地,素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敏感的两大问题.改革如何既能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又促进发展,并不是一件易事.  相似文献   

9.
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土地经营经验可以看出,土地信托流转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优势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农业耕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发挥了土地的农用功能,也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有序规划与流转,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缺点与不足,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革与完善,必须改革、完善并发展当前的土地信托制度,促进其优势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并分析了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意义、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澈  王荣贵 《现代妇女》2014,(12):55-5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其依然面临严重的法律困境,从而阻碍了权益本身效益的发挥。本文将全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法律困境.并找寻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举措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发挥农村资产价值的作用,保障融通资金的安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亟待突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指农村家庭将承包的土地保留承包权,依法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新时代下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更加规范,高效运转,必须针对其弊端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法律建议,对其作出合理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农村,土地依然承担着沉重的社会保障功能。于是在土地流转的变局中,就必须看中究竟怎样的制度建设才能给农民兄弟吃上定心丸。  相似文献   

14.
刘洪亮 《现代妇女》2014,(10):130-13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长,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土地买卖,但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流转。与之相伴的是国土领域的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交织,导致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中,滋生了大量的的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做出了新的部署,农村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会议的突出亮点是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而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以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切入点,可以说抓住了推进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关键所在。透视土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地理解这一点。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关系农村发展、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首先要理清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村民小组等在流转中的相互关系,分清土地流转的主体代表、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等角色,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玉胜 《城市》2009,(3):50-52
目前.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天津、成都、嘉兴、金华、温州等地纷纷探索确权赋能、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的流转方式.其中天津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流转模式探索出一条城市郊区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深入剖析宅基地换房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并改进其不足之处.对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特别是城市郊区的农地流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为农村宅基地解冻流转改革及当前如何操作指明了方向。《决定》同时指明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要在2020年全面完成。而涉及国土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后,土地流转一时间成为媒体和政学界话语的热点,围绕土地流转的争论亦如雪片般飞来。争议缘起当前有关土地流转的不同观点大体来说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农业现代化之所以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受到干预和限制,农民的经济权益收到了严重影响,农民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让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要改革征地制度,加快建立农地发展权;二是要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是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和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