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快活林     
《老年人》2014,(1):44-44
孩子的委屈 小北生完孩子几年了身材一直没有恢复。一天她跟儿子一起翻看以前的相片,儿子指着一张相片问她:“妈妈,这个漂亮姐姐是谁呀?”小北很自豪,笑着说:“是你妈妈呀门乙子听后不禁哭了起来:“呜呜,原来我是领养的……”  相似文献   

2.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3.
韦继兰 《当代老年》2006,(11):14-14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4.
听到     
陆勇强 《现代妇女》2010,(11):21-21
她是个聋子。28岁那年,工厂里一次意外爆炸,让她失去了听力。 那一年,她的儿子才三岁。 她和儿子一起上街,儿子看到身后有车疾驰过来,说:“妈妈,后面有车。”她没有听到。她看着孩子的口型问:“你是在叫妈妈吗?”一个在人生半途失去听力的人是可怜的,她要比那些天生失聪的残疾人更痛苦。  相似文献   

5.
日前有位56岁的李女士前来机构求助,她是一名28岁脑瘫男青年小明的母亲,与中风导致偏瘫的丈夫一起照顾小明23年,但面对未来她感到灰心:“我俩老了怎么办呢?我可能管不了他了。一想到儿子没办法生活下去,我就想着和他一起结束生命。”上个月李女士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后,尚未展开治疗’而是频繁为儿子小明找出路:“我希望有机构能接收他……”  相似文献   

6.
等你回家     
清晨,她被门外如雷般的砸门声和喊叫声惊醒,顾不上穿鞋,慌慌张张地打开门。门外站着几个彪形大汉,虎视眈眈地盯着她说:“你儿子赌博,借了我们老板的钱,跑了。”如五雷轰顶,她一下子晕了过去。待她慢慢醒过来,家被洗劫一空。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彪形大汉狠狠地瞪着她说:“老婆子,别装了。快点拿钱!”她声音微弱地问:“我儿子欠了你们多少钱?”刀疤男说:“100万!有你儿子写的欠条!”她摇摇头,嘴里自言自语,不会的!绝对不会的!儿子那么懂事,怎么会赌博呢?绝对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婉晴 《伴侣(A版)》2014,(5):10-12
大学毕业仅4年的白领李蕊成了同龄姐妹艳羡的对象:她如愿嫁了个高富帅老公,并生下了大胖儿子。儿子满月那天,老公送给了李蕊一套富丽堂皇的大房子,还请了个“全职保姆”照顾她们母子的生活起居。正当李蕊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掉进“蜜罐”时,殊不知,她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代孕阴谋之中--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一个女人坐在地板上,花了一上午时间,清理好儿子的玩具。在清理的过程中,她惊奇地发现,她的儿子竟然有268辆“车”。她随手拿起一辆车,就拿起了她自己的某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9.
达芙萝丝·米布萝今年36岁。是一名布隆迪妇女。她和家人住在首都布琼布拉市。11年前,在该国发生的内战冲突中。她的第一个儿子克劳维斯出生了。她为儿子取名“我知道他们憎恨我们”。后来她又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出于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她为他们分别取名“让我们拥有和平”和“我在上帝的手中”。当内战结束后。米布萝的第4个儿子也于两年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给他取名为“幸福”。  相似文献   

10.
黄孟 《当代老年》2006,(5):18-19
杨业功走了,走了一年多,他的母亲宋幺芽每天做一件事:守在儿子的灵堂前,袅袅香火中无休止地呼喊儿子的名字。妈妈总觉得儿子还活着,活在她心里,活在她眼前,还是那样喊妈妈。2006年2月9日,央视直播了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杨业功不仅感动了全中国,更感动了故乡所有的亲人。  相似文献   

11.
一个安静的夜晚,我在灯下看金韵蓉的《女人30+》,一页页翻过去,并没有太大的触动,直到读到“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忽然心疼不已。书中写道,她的儿子不到四岁那牟。全家去一间日本料理店庆祝母亲的生日。儿子很高兴,连续往嘴里塞进两三个寿司,看见儿子这样的吃相,当时情绪正不好的她,就对儿子吼道:“你没吃过饭啊?”  相似文献   

12.
宋洋,我国内地第一个拥有经纪人身份的漫画家,一幅漫画拍出了86万元的天价。面对这个富有才华的儿子,母亲李俊珍欣喜又失落:退休后,她就来到儿子身边,照顾一边上学一边创业的儿子。可自己除了情感和生活上跟儿子密不可分外,其他都走不进儿子的世界,绘画“抢”走了儿子。李俊珍开始试着追赶儿子的脚步,悄悄拿起画笔,学着儿子那样,将生活中的趣事转化为漫画,生活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她也慢慢融入了儿子的世界。儿子不禁惊呼:你是中国最文艺的老妈!  相似文献   

13.
方方 《老年世界》2009,(6):42-42
刘阿姨已退休多年,有时候感到有点腰背痛。老伴开玩笑说,你怎么越来越矮了,背也有点驼了。她笑答:“60岁,老了!”那天儿子带着孙子回来看她,她一高兴想抱抱孙子,刚直起腰,只听见“咯”的一声,当即痛得弯下了腰不能动弹。医生诊断腰椎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陈勇 《老年世界》2013,(10):29-29
一位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十分痛心,向主祈祷:“要是我能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5.
母亲     
她的儿子是一个残疾人,左手没有手掌,脊柱也稍稍有些歪曲。大家都劝她把孩子送出去,她不干。“我的儿子也是一个人呢。”她这样说。因为坚持要这个儿子,丈夫与她离了婚。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日子。她拾过破烂,摆过小摊,给当地供销社挑过脚,在城里做过保姆……日子过得艰难极了,但她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她对儿子非常好,自己不吃,也要让儿子吃饱;自己挨冻,也要让儿子穿暖。儿子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功课总是年级头几名。高中毕业后,儿子考上了大学。她的负担更重了,生活更苦了,但干劲更足了。大学毕业后,儿子被…  相似文献   

16.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17.
牛润科 《老年世界》2013,(15):24-24
我们厂里有个绰号叫“600工分”的女工。之所以叫她“600工分”,是因为一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剧中的老人介绍一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给儿子,可儿子不喜欢,老人很生气说:“漂亮的脸蛋能长大米吗?”我们厂里的年轻人在劳模宣传栏里,看到一位“在不漂亮的脸上能长大米”的姑娘,与电影里那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长得真是像极了,于是大家私下里都叫她“600工分”。  相似文献   

18.
我们社区旁边不远就是劳动公园,那里有个群众自发的“相亲角”,来这里转悠的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居民,我姑姑就是这里的常客,瞒着儿子大宝,三天两头地到这里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姑姑竟然拽上我,叫我和她一起去劳动公园给她儿子相亲。“您给大宝相亲,怎么带我去啊?”姑姑敷衍我:“去了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科室里面一堆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位很可爱,但是有点老年痴呆,不停问其他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她儿子一边看报纸一边头也不抬地答曰:“医院.”老人说:“哦,吊完这瓶水我要回家了.”过了5分钟,再问,过了再问再问再问.我看着她两鬓斑白的儿子坐在阳光里耐心地一遍遍回复,因为不回答老人就会心慌害怕,辗转不安.  相似文献   

20.
阿峰 《现代妇女》2010,(3):20-21
儿子的绝症把她逼上梁山成为了“女鹿王”,几次险境重生,都只为她心中最执著的信念,那就是为了儿子的健康,为了儿子能吃上新鲜的鹿茸和鹿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母爱创造了厅迹,她不仅使儿子的病彻底治愈,还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