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鲁礼敏 《老年人》2011,(3):24-25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吕绪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获奖后,师昌绪平静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报国凌云志,尽在满头银发中。初见张存浩,86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快捷,话语坚定自信:“中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世界第一,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国家强盛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2014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96岁高龄的程开甲走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的时候,在不少人眼中,这位老科学家还是十分陌生。有人开玩笑说,程开甲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了。  相似文献   

4.
2014年1月10日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他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总装备部高级顾问程开甲。  相似文献   

5.
鲁礼敏 《老年人》2011,(4):18-19
白血病俗称"血癌",一度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有位名叫王振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尝试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奖。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7.
余玮 《当代老年》2010,(3):26-27
2010年1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谷超豪院士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手中接过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刹时,掌声雷动,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8.
强音 《职业》2013,(10):15-17
在中国普天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之后,为探究企业文化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本刊记者走访了为获得这项国家最高奖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企业——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天研究院)。  相似文献   

9.
我们记录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不仅为了讲述他的人生故事,更希望能对年轻医生有所启迪。比照良医大师,我们到底还缺什么?是不是也有可能给予病人同样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余玮 《老年人》2013,(4):20-21
核爆炸、炮弹爆炸、瓦斯爆炸……这些爆炸中蕴含的规律,郑哲敏院士都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演算出来。多年来,郑哲敏院士通过运用这些规律,不仅“驯服”了炸药,解决了很多工程技术难题,还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爆炸力学。2013年1月18日,他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1.
《中外书摘》2007,(10):55-55
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宣告成立。由全体院士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发挥着国家科学思想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学成 《职业时空》2008,4(3):106-106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国家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创新型国家建设涉及思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但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担负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丁跃忠 《职业》2014,(25):35-37
吴孟超是中科院院士,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至今,他已亲手完成了14000多台肝脏肿瘤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这一系列成就,使我国肝脏外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90岁高龄依然奋战在肿瘤手术第一线,创造了手术台前的不老传奇。二十载辛勤耕耘终成业界翘楚吴孟超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5岁时跟随父母前往马来西亚。1939年,吴孟超萌生了归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人物聚焦     
《职业》2011,(16):73-73
吴孟超:刀尖上的"肝胆"春秋 他是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中科院院士,我国医学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人,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5.
张楠 《城市》2013,(12):24-27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一固经济内生增长的核心要素,是支撑和引领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技术进步有两条路径:一是完全依靠本国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技术获取或技术转移,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技术溢出、干中学、引进外资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尤其是研发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的后发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金色年华》2013,(1):70-70
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召唤创新。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学技术的创新领袖钱学森、袁隆平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具有共同特点,就是有渊博的学识,惊人的思维,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3,(4):22-23
2013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我军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研发等方面的突出贡献。面对成绩和荣誉,王小谟院士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位普通人,一辈子就做了雷达研制这样一件事。国家给我这个奖,是对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简称“世博会”(World Expo),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丰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以及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大型展示盛会。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使每个参展国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扩大国际间交往,  相似文献   

19.
陈昆峰 《职业时空》2008,4(1):94-94
公安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又必须依托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根据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经过长期的探索,构建了公安刑事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新体系,并在教学改革中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一直饱受争议,它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技术发明的目的本是服务人类,但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对此,学者们称之为"科学技术异化"。本文将以电影为例,思考科学技术异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