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汉代以降,儒家“孝治天下”的政治原则逐渐演化成为以孝选官、以孝施法、以孝求忠、以孝训民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措施或施政行为。纵观中国古代“孝治天下”的施政历史,不难发现,以“孝”施政在巩固封建皇权、维护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统治秩序的同时,也给封建社会带来了政治上或道德上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些涉及朝廷人事铨选、司法刑律、官德伦理以及孝教训民方面种种不良社会现象的产生,表明封建国家“孝治天下”施政原则有其严重的政治弊端与道德缺陷。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荣辱观是儒家早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儒家基本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要求。其道德实践特征鲜明,主要表现为强调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推崇以行为旨归的实践精神,政治生活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政治生态与思想文化伦理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新的进程中,先秦儒家荣辱观从文化内容、历史使命、道德教化的实现方式等方面都能发挥历史的资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儒家孝道伦理的政治原则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这一原则的法律施政体现 ,是在立法上把“不孝”列为罪中重罪予以严惩 ,并通过制定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对各种不孝行为或不孝犯罪实施严格的社会控制。历代封建王朝“孝治”施政的法律实践 ,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孝”与“法”的矛盾冲突 ,并由此形成古代法制史上以孝枉法、屈法徇孝的共性现象 ,从而使中国传统法律诉讼文化被打上极其鲜明的人伦道德印记。  相似文献   

4.
在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古代社会,对儒家道德的虔诚信仰,对纲常伦理的坚定恪守是其核心教育理念。为确保儒家伦理的神圣感并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中国传统社会建构起诗教为先、乐教为纲、礼教为本、史教为辅的道德信仰教育体系,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古典诗词、艺术鉴赏、封建礼教和史学常识等内容之中,以期达到“兴民德”、“别善恶”和“化成天下”的目标。古代道德信仰教育理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对现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 )古代“德刑之辩”是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儒家和法家曾开展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看待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儒家认为应以德治为本 ,法家认为应以法治为本 ,这就是有名的“德刑之辩”。“儒法之争”或者说“德刑之辩”的焦点 ,表面上看是要不要道德或者说要不要法律 ,深层次的问题却是人性之争 ,即人性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儒家在主流思想上是强调人性善 ,最直接的道德结论就是人是可以教化的 ,即人的善良本质是可以教化出来的。或者说 ,只有通过教化方能得来。这种思想 ,使人对人性…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政治是一种德化的政治,由一群道德精英所领导,是一种内以成圣,外而成王的圣王政治。先秦儒家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可以从圣王原理中窥其大纲:从惟圣者始当王和惟圣者始能王,去了解圣王的权利与义务;从即道德即政治,即政治即道德,去了解圣王的政教一如;从尊君礼臣重民,去了解圣王的统治型态。因此,先秦儒家的道德精英主义是以道德教化为政治,化政治为道德;先秦儒家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就是以道德言政治,统政治于道德中。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道德建设与社会、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是内在相关的,“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不能离开以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共文化为基本制度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仍将是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的理论悖论和实践难题。而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背景是制度伦理环境及制度德性的主体内在精神因素(信仰)的“双重缺失”;这一时代难题的解决,就必须进行“双重建设”——理性制度的和精神信仰的。而该文主要谈信仰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伦理与宗教、政治、哲学融为一体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仁学则是儒家学说之核心。几千年来,儒家“仁爱”精神成为我们一种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发生重大作用。笔者认为挖掘并弘扬儒家“仁爱”思想之精华,对加强我们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德育工作,也将大有裨益。一、弘扬儒家“仁爱”精神,爱国爱民,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仁”作为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对其有多方面的阐述并赋予丰富的道德内涵。而“仁”的核心是“爱人”,笔者以为,“仁爱”精神贯穿于儒家忠、孝、悌、恕、恭…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家国同构思想没有注意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差别,把国家理解为家的扩大化,把国家治理理解为家庭治理,由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家国同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的思想也导致了中国古代对法律作用的漠视,进而与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分野。即使这样,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也提出了一些颇有教益的公共议题,其中不乏浸透着沉甸甸的道德关切的议题,其中的智慧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相似文献   

11.
《古诗十九首》把诗歌从经学中解放出来 ,使之成为抒发人的性情的文学 ,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具有时代特征。它给近于窒息的汉代文坛吹进了新鲜的空气 ,给“质木无文”的文人五言诗输入新的血液 ,为建安文学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商业文化的精华,也许对于今天研究儒商文化有所裨益。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所著《史记》一书,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史记》一书记录下了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其中《货殖列传》记载的商人经商实践活动和经商艺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要想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可以从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中去寻求答案。因为这种“仁”的思想对处理家庭关系、搞好管理工作和正确结交朋友都有借鉴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从个体自身角度出发,需要掌握孔子关于修身的一套原则和方法,即自律克已、自省向善、勇于改过。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对人类寻找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儒家"和"文化的理论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其最高的价值原则.儒家"和"文化蕴涵着"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动力机制、"和实生物"的发展理路、"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终极诉求这样一个逻辑系统,共同诠释其深刻的理论实质.全面把握儒家"和"文化的理论实质,事关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事关对儒家"和"文化的当代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17.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权内涵:经济权利不仅是人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最基本的权利;对中国来说,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人权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学同文学的分野与冲突--以唐宋与清代古文运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唐宋古文运动与清代桐城派的发展为切入点,描述了唐宋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由混沌一体而渐至分离的历史过程,以及在经学君临时代,古文一派为维护文章之学的独立地位与艺术品格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老水手之歌》以一个老水手射杀信天翁而给全船带来灾难的神奇故事 ,阐述了基督教有关原罪说和博爱的基本教义 ;展示了武断的上帝如何使人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束缚人的思想并由此使人产生恐惧感 ;也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孤独与痛苦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先提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有意识地组成社会集团,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人生问题的三个重要命题———人生不能无群、人生不能无乐和人生不能无师法。群居合一是人类“制天命而用之”的前提,但由于人性本恶,因此,行乐教、遵师法是改造人性中恶的因子、保证社会分层而不分裂、群体而不解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