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表见代理是为了保护动态交易安全而产生的。它实为一种无权代理 ,却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正是基于它与普通民事代理相比之下的独特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它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由于表见代理制度尚未完善 ,因此在表见代理的适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代理制度是现代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却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在民事立法和学理上称为无权代理,各国立法一般都将无权代理分为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并分设不同法律规定加以调整。我国(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表见代理制度,但对表见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本文结合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代理制度的规定,谈一下对表见代理制度的认识。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的代理行为虽然没有代理权,但因本人(被代理人)主观上有过错,致使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  相似文献   

3.
表见代理作为我国合同法上新确立的一项制度,理论界对该制度中的不少问题存在争议。表见代理的性质问题更是争论的焦点。通过对表见代理性质的探讨,本文认为表见代理属于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形态。  相似文献   

4.
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除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也就是无权代理的行为人,没有令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和理由,而以本人的名义所为的代理。狭义无权代理中的追认权、催告权和撤回权在立法规定上都存在不少缺陷,需要对它们进行完善,狭义无权代理人对本人和第三人的责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徐祖林 《云梦学刊》2003,24(6):30-32
表见代理应当是民法代理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国民法代理制度的不健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又过于简单,导致该制度在内容上的残缺性和矛盾性。要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界定表见代理适用领域,调和合同法第48条与第49条的矛盾,以及补正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表见代理制度的研究,对表见代理下了定义,并根据表见代理的性质界定为无权代理,并阐述了德国、日本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详细分析了表见代理的三种类型和表见代理构成的三种学说。  相似文献   

7.
论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不是有权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又有所区别。然而在当前经济生活中,表见代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表见代理制度确立的意义、构成要件、发生原因及法律后果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减少因表见代理而产生的经济纠纷。  相似文献   

8.
票据法相对于民法来说是特别法,且在商事法中属于技术性规范最强的一部法,因此在具体规则中应当允许其作适当的变通.票据行为作为民事行为的一种,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当然适用于票据代理.不过,针对票据行为中的无权代理、越权代理、表见代理的处理方法,应该分别不同于民法上的适用规则提出适度的修改和补充,并对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范围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新合同法第49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对表见代理行为在被代理人、无权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所产生效力的分析,旨在明确各方主体在表见代理行为中的责任归属问题。探讨和研究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问题,对完善表见代理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表见代理表现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修订后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表见代理的表现形态主要表现为授权表示型、权限逾越型和权限延续型三种类型。通过对表见代理表现形态的分析,将会使我们对表见代理制度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对代理制度的历史考察为切入点,检讨我国现行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了两大法系表见代理价值需求,论述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论证了表见代理制度的应用及效力,以期达到使这一制度能得到广泛和正确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汪渊智 《江淮论坛》2013,(2):103-110
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的追认,实质上就是对行为人的事后授权。能够追认无权代理的主体只能是被代理的本人。追认的对象原则上仅限于双方法律行为。追认的意思表示无任何形式要求,但追认的时间有期限限制。无权代理行为经过追认后,在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许凡 《江西社会科学》2001,10(Z1):112-114
代理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使民事主体摆脱了事必躬亲的束缚,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交易中游刃有余.这无疑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社会财富,但是作为代理伴生物的无权代理的存在则危害交易的安全和本人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无权代理加以规范.鉴于我国民法中关于无权代理理论存在诸多的争论和分歧,本文拟就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关系及其产生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商事活动最主要的主体,其对外开展业务活动会产生广泛的代理关系.这其中,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雇员与公司的代理关系应如何认定?本文探讨了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雇员在处理公司业务活动中的代理地位及表见代理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代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表见代理及其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见代理是代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在代理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表见代理的特殊性 ,致使人们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别 ,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成为民法学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针对表见代理在我国学术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从较为广阔的视角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进军 《齐鲁学刊》2001,(4):126-129
对民法上通过“承认”而得到补正的民事行为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对无权代理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对自己行为的承认;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格,吸收了其法定代理人的人格;而对债务承担和无权处分行为的承认与否,与移转债务的合同效力和作为无权处分行为原因的合同效力无关,只不过是建立了一种新的法律关系而已。  相似文献   

17.
张成龙  韩蕾 《天府新论》2004,(Z2):171-172
对于表见代理来说,由于其制度设计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本人、无权代理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冲突,而过错原则又面临"技穷"的状态,对任何一方的袒护都可能对其他各方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其又具有权利的侵略性和不周延性,所以存在的争议也就最大.其实,在分析了三方关系的基础上,对表见代理予以规制,就可以抑制其消极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表见代理来说 ,由于其制度设计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本人、无权代理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冲突 ,而过错原则又面临“技穷”的状态 ,对任何一方的袒护都可能对其他各方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因而其又具有权利的侵略性和不周延性 ,所以存在的争议也就最大。其实 ,在分析了三方关系的基础上 ,对表见代理予以规制 ,就可以抑制其消极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表见代理是代理法乃至民商法中的重要制度。所谓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虽无代理权,但善意第三人在客观上有充分理由合理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并据此与代理人为民事行为,依法律规定由本人向相对人就该民事行为的后果负授权人责任的法律制度。表见代理制度的产生源于商品...  相似文献   

20.
刘斌斌 《甘肃社会科学》2007,(2):175-177,188
对于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代理权滥用问题,本文从民法的基础和应用出发,通过设例的解析,阐述了代理权滥用及表见代理的概念,对代理权滥用的代理效果及法律关系进行了考察,探讨了代理权滥用和表见代理的关系,并提出其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