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出牛在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贫穷农家;因为穷,16岁那年无奈地嫁人,嫁给同村一个同样穷得不能再穷的男人。后来呢,在几平米的老式砖瓦房里,生育了两女一男。那男孩,就是有两个姐姐的我。  相似文献   

2.
男腔女调情爱之事,话题永恒,却逝而如风。正是一厢情愿的多,两情相悦的少,何以为道,尽在男腔女调。前几天,参加一个闺密的婚礼,大有感叹。想起几年前,几个朋友帮她搬家时,一路上骂娘无数次。那个"娘",实际上是一个男人。我们一边搬东西,一边诅咒那个男人:死了算了,最好明天出门就被车撞死。她和他认识四年。他大学尚未毕业,她则每个月多次往返两个相距千里的城市之间,而那个男人,却从来没有来看过她一次。他大学毕业,回到自己家乡的城市工作,她不顾父母反对,离家千里,追随着男人而去。只是因为男人的一句话——你若来了,我这辈子就认定你了。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0,(10):53-53
一直认为,在当今这个年代里,女人嫁人要比男人娶妻难得多。一个男人无论自身多么丑陋,也不管其道德品质有多么败坏,只要他能在城市有一套房子,娶个女人回家那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并非如此。女人没房的就想嫁个有房的,若是自己有房,不是害怕男人冲着自己的房子来,就是害怕男人因为她的房子而影响他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陈涌  建华 《百姓生活》2013,(5):41-42
一个相貌秀丽的打工妹,四处漂泊打工9年还未成家。在又一次失恋后,为了寻觅到自己的感情归宿,她先是被一个有权有钱的男人包养,3年后看到与这个男人结婚无望,又背着这个男人和偶然邂逅的老同学相恋。她一心想和这个老同学结婚成个家,可悲的是,她的美梦却成了自己人生的噩梦……  相似文献   

5.
表妹爱上了一个男孩,那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忘记了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女朋友。知道事情的真相已经太晚,表妹爱得无可救药了。表妹总是怪自己不够好,她想尽了种种办法去讨那个男孩的喜欢,每天早上买了早点送到他的办公室,尽管他从来不吃;晚上她就把车停在那个人的楼下,一待就是半宿,看着那个人的窗户出神。  相似文献   

6.
陈问问 《可乐》2010,(9):13-13
有一个倒霉的女人,自从她爱上一个糟糕的男人后,寂寞就开始呼呼地长大。男人对她不太好,也不喜欢和她说话,甚至一眼都不愿意瞧她。这个女人只好每天对着花花草草说话,寂寞一个劲地疯长。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6,(9)
她和老公结婚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六个月后,她的丈夫就被单位安排去南非搞石油勘探,这一去就要一年。在临行前的那个下午,男人一直抱着自己六个月的女儿玩耍,脸上写满了不舍。直到司机走过来召唤他,他才松开自己的怀抱,此时,泪已经流了下来。她从丈夫的怀抱里接过女儿,女儿"哇"地一声哭开了。男人笑着说,这姑娘一定不舍得我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说,我把她的哭声给录下来。就这样,男人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祖国,到  相似文献   

8.
在五年级学生开学第一天的课堂上,汤姆森太太说了一句并非真心的话,像大多数老师,她对着她的学生说:“我爱你们每一个人。”但汤姆森太太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至少她就不会喜欢坐在前排那个邋遢的小个子男孩。男孩叫泰迪·斯图伍德,总是无精打采的样子。汤姆森太太很早就注意过他,发觉他性格孤僻,很少跟别的同学玩耍,而且不爱卫生,好像从不洗澡似的。  相似文献   

9.
虽说如今的女人都知道,最靠得住的不再是男人,而是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借男人的力。一些女性,总爱结交一些“烂”男人做朋友,他们耍酷、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牢骚满腹、不负责任,跟他们厮混没有任何长进,他们的表现让女性对男人一次次失望……而当这些女性从青春的迷惘中惊醒,却发现那些优秀的女人身边总有一些出色的男人围绕,不知不觉中令她们已经站到了高处。一位事业颇为成功、刚刚荣升了高级主管的女性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透露了一个成功的秘密:“碰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聪明女人的身边总可以找到几个愿意帮她一把的有实力的男人。对于女人而言,男人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在职场中最值得借鉴的。”这位女性的言下之意是:成功的女人身边总有许多优秀的男人在帮助她,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赵建伟 《社区》2014,(1):60-60
去美国旅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超市里带着小孩购物,在游乐场陪孩子玩耍的,不是孩子的母亲,而是一个个正当旺年,本该在事业上大展身手的男人们。我羡慕地和朋友说:“你们美国工作好清闲,这么多男人可以在工作之余腾出时间来照顾家庭,女人们有福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1999,(3)
美国统计局最新提供的数字表明:在过去3年里,独自养家带孩子的“单亲父亲”增加了25却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白美国男人扮起了扯家带口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美国社会学专家在解释这种趋势时认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对子女有监护权的男人越来越多;二是领养机构也越来越愿意让单身男子养孩子。美国统计局的人口专家林后加斯帕尔讲:“这可果件好事.说明美国社会男女有别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突砍了!”1970年,美国10个单身父母中只有1个是男人21986年,6个单身父母中有1个是男人。过去3年时间里,单亲家庭的回数字从170万…  相似文献   

12.
把男人娶回家 在婚姻领域中,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夫权岩石逐渐崩溃。强大了的女性正大胆地征服传统、征服男人,把男人娶回家去。 王红云和高军是中学同学,回乡后两人定好条约,3年内谁在经济上领先,谁就有权娶谁。3年后,他败在她之下,应该嫁给她,他心里实在不平衡,但有言在先,又不好反悔。“婚后孩子跟谁姓?”孩了的姓是大丈夫的敏感区,她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呀,真是老封建!好,我让你一码,女孩跟我姓,男孩跟你姓。”他长出一口气,头一歪靠在她肩上。男人有时也软  相似文献   

13.
艾安  能能 《可乐》2010,(6):73-73
看看历史,不难发现,好男人总是相似的,烂男人却各有各的“精彩”。 最无常前男友:吴三桂 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吴三桂遇到她,是在国舅田弘家的一次歌舞宴席上。他被陈圆圆迷得神魂颠倒,答应“大难来时先保护田家”,于是抱得美人归。起初,她以为自己总算逮住一个英雄了,没想到战事一紧,吴三桂撒丫子就跑,把她留在京城府中。  相似文献   

14.
聂造 《社区》2008,(14):45-45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一股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20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15.
过失与责任     
1920年,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日,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儿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赔人家?"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钱  相似文献   

16.
酒店式女友     
我有一个喜欢住酒店的女朋友。 即便是不出城也不特别的日子,她都会偶尔去开一间房,给自己买一瓶红酒,背着一个时尚大包,里头装着护肤品、睡衣和电脑,独自在酒店的房间度个周末。 乍听说时,我超不能理解。 根本想象不到此种行为的必要性,又不是跟男人在一起,独居的家和独自过夜的酒店房间,有什么不同吗?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11)
男人曾经的女友玲儿要结婚了。玲儿告诉男人,她的婚期将在半年后的某一天举行。也许只是出于一种世俗的礼貌,她才通知男人。尽管男人早已心静如水,可是他认为,还是应该送她一件像样的礼物。可送什么呢?男人和女人结婚时,玲儿曾送给他一块漂亮贵重的表,作为结婚礼物。婚后男人一直戴着那块表,只是一种习惯而已,什么也不代表。甚至男人认为,这更能代表自己的坦然。男人最后决定,回送玲儿一块精致的表。能告诉自己的女人吗?当  相似文献   

18.
最浪漫的话     
她是在上大三时的一场车祸中失去右腿的,在这之前,她一直是骄傲的女孩,身边围绕着很多优秀男孩,他们纷纷在心底猜测:谁才会成为她“点兵点将”最后选定的人呢?答案还未揭晓,她却遭遇车祸,失去一条腿,从膝盖以上,齐齐截肢。那时,医生从白口罩后露出两只冷酷的眼睛,对她哭到几乎晕厥的父母说:不残,她就会因并发症死,你们自己选择吧。  相似文献   

19.
菁菁一身米色的打扮,颈上系着一条奶白色的纱巾,丰厚的秀发随意地扎成马尾辫,丰润白皙的脸庞越发显得清秀。她说她已是两岁男孩的母亲,她说她从江南小城到北京念书,再到南方当了电台主持人,最后选择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一直在流浪,不知何时停下自己的脚步。菁菁很坦诚,开门见山地说:“我是  相似文献   

20.
朱颜 《今日南国》2007,(20):70-71
她曾经对婚姻不抱希望,一个异国男孩却用爱融化了她冰封的心,■倾诉人静宜27岁自由职业一个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中国女孩,被一个浪漫的澳大利亚男孩征服了。遇到他前,她曾经是个逃跑新娘。爱上他后,她处处为他着想,甚至放下事业,伴他远走异乡。美国"超女",逃跑新娘上世纪90年代,我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进入大学学设计。读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全美的华语歌手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我拿到了冠军。于是,我面临选择,继续读书,还是做签约歌手?如果做歌手,将中断学业,迁往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