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卓元,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广东梅县人,1933年7月生。1950年考入中山大学经济系,1953年9月转入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1954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即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财贸经济》杂志主编,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管理》杂志主编,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中国价格学会、中国物资流通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  相似文献   

2.
程伟     
《理论界》2009,(11):F0002-F0002
程伟,男。1954年1月生,教授,归国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校长。担任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3.
泰国是一个较为重视投资立法的国家,迄今为止,已先后颁布过四部投资法,即《1954年产业奖励法》、《1960年产业投资奖励法》、《1962年产业投资奖励法》和《1977年投资奖励法》。就社会和经济效果来说,《1977年投资奖励法》(以下简称“现行投资法”)为最佳,因而许多国外学者评述它是泰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法律之柱和重要法律武器。据考察,泰国现行投资法有7章60条,主要有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文溥 《社会科学》2006,42(3):17-28
苏联1954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是一本对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作,至今影响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实践呼唤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时《教科书》进行理论清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郑贵斌,男,1954年3月生,山东淄博人,汉族,中共党员,资深研究员,工商管理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蓝色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1980年到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86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研究员。历任山东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处长,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郑贵斌研究员的社会兼职主要有:山东半岛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纳入法制轨道。《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科技、文化等项事业蓬勃发展,三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四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五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四川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14个世…  相似文献   

7.
<正> 庄德钧教授江苏省江阴县人,是研究经济学尤长于国际经济研究的专家。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1954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深造。曾在华东教育部高教局工作,从1956年起执教于山东大学。现任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比较管理研究会会长等职。庄德钧教授3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历史发展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同志在1954年发表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历史研究》1954年第一期)中提出了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在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又重申了这个概念,说:“第一次革命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革命高潮时期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几年,这几年中发生了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和1900年的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名新疆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自1954年成立以来,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进军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困难,使兵团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给国家和自治区的贡献不断增多,广大职工的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改善,生产规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越来越丰富,越广阔。今天,兵团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新中国采取多种途径有力争取海外学子早日回国报效国家,掀起了海外留学生群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1949-1951年为高潮阶段,1952-1954年是受阻阶段,1955-1956年为回暖阶段。归国后,这一群体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丰功伟绩,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生动而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对做为其进行侵略战争主要帮凶的银行界,按照经济复兴和经济民主文化方针进行了整顿和民主改革。到1954年日本基本上已建立起一个以大藏省为统帅、日本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骨干,以其他政府和民间金融机关为补充的较健全而完善的银行体系。探讨银行体系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银行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聚先同志是长期在我省从事高等财经教育与财政经济研究的学者。1935年11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学院。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兼任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学会日常工作。曾兼任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顾问、全国高等财经院校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研究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理事等职,在高校主讲财政学、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马列著作选读等课程,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在高校学报发表第一篇论文,时年仅19岁。自此近40年来,主持或参加撰写专  相似文献   

13.
1954年宪法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国行政区划的法律基础.1975年修改的宪法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其行政区划的内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1978年修改的宪法中虽然恢复了1954年宪法中一些有关行政区划的内容,但在有关行政区划的设置上仍保留了人民公社.1982年修改的宪法基本上恢复了1954年制定的宪法中行政区划的内容,并增加有关特别行政区的条款.我国宪法中有关行政区划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宪法内容的修改受到我国政治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政治偏离宪法,宪法没有得到正确修改和实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就会受到干扰.此外,好的宪法实施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是1982宪法正确实施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事业是一项经济事业,旅游体制应是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这是改革我国旅游体制时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旅游事业在我国还没有被当作一项经济事业来办。五十年代,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及民间往来还不多,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是接待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游客,到六十年代初才接待少量的西方旅游者。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年虽正式成立,但当时的接待人数很有限,1966年只有4500多人,“文革”中,这项事业被迫停顿。直至1978年成立国家旅游总局之后,旅游事业才当作经济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在我国旅游事业的上述发展过程中,旅游事业主要是当作国家外事  相似文献   

15.
《学术探索》2013,(1):2+157
汪戎汪戎,安徽泾县人,1954年10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云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受聘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持OPAC、国家"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是解放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既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又发展了1954年宪法。正如彭真同志所说的,这部宪法“继承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宪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确认并且发展了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历程 个体经济是一种以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劳动为基础,以一家一户为生产或经营单位的小商品经济。它是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和经营商品买卖的商品经济。它从来都是从属于各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只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正因为这样,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国家在政策上对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剂,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据1954年统计,全国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产值约93亿元。其于,全国小商小贩约280余万户,从业人员330余  相似文献   

1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至今,先后多次对宪法进行修改.50年的立宪、修宪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实践的反映.依法治国,需要一部完善的宪法.  相似文献   

19.
星移斗转,日月如梭,当举国上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欢庆建国四十五周年之际,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也迎来了四十岁生日,1954年10月1日成立以来,甘肃建行就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起成长、壮大,在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为国家建设和陇原大地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四十年中,省建行共经办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拨款、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一般都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起点。但如果具体分析,1956年也应当算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我是1950—1954年读大学本科,1954—1956年在北京作编辑工作。那时我所接触的老师、作者在欢庆解放之余大都还要经受“阶级斗争”的风雨,暂时还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地开展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当时除了供辅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刊物(如发行量较大的《学习》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外,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屈指可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几个研究所开始创办专业刊物,《光明日报》上设有哲学、史学、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