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立象以尽意”是商、周先民传情达意的基本途径,不仅语言采取立象尽意的言说方式,文字也呈现为由象形而象意的特征。古老汉字的“象意”符号印证了中国早期文化的“象-意”思想延伸路径,汉字元初符号无异于中国文化的“元象”符号。“中”的元象与“立中”政治实践活动密切关联标志着“中”位观念的形成,“中”位观为周代“中正”政治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周代“中正”教化的思想核心,并凝聚为孔子“中庸”思想的主干。正是在“中”的元象召唤下,在“中正”精神传统的激励下,“中和”化成中国文化阶层的精神动力,中正勇武、温柔敦厚的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纪录影像是引导人们直接进入现实的工具,具备建构文化形象的能力。“中国梦”作为近几年主流媒体主张并强力宣传的文化符号,其纪录影像作品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如创作观念保守、叙事模式单一、视听语言程式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当下“中国梦”纪录影像传播中的具体实例,从更新创作观念、讲究叙事技巧、巧用影像语言等方面探寻纪录片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优化等论题。  相似文献   

3.
毛南族“肥套”融合了毛南族的傩歌、傩舞、傩乐、傩诵等形式,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肥套”在传播中蕴含着大量符号,这些符号类型丰富多样,意义的产生遵循着特定的程序,各种符号具有着多重功能,借助于这些符号,实现毛南族傩文化的沿袭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大同有着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单纯的任一符号都无法概括其文化的全部,可用文化宣传口号“和合大同”作为“扇钉”,打开大同文化传播的链接点,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扇骨”,把各种地方文化(扇面)以虚拟场景再现的形态,辅以故事修辞叙事,以此实现大同地方文化的大面积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IP”中凝聚的价值呈现为体验价值、想象价值、共创价值。作为资本符号本身,“IP”经历了由人际交往资本符号到网络虚拟资本符号的演变,最终在当今流行的语境氛围中确立为生命价值资本符号及其聚合体。“IP”的价值转化有两条路径:“IP”的人格道德化和道德人格化,前者主要反映出一条社会伦理心态中的“价值动力链条”,包括善的自我完型动力、善的凝聚传播动力、善的价值整合动力;后者主要包括“IP”在形象维度、需求维度、意义维度中的现实塑造。  相似文献   

6.
在拉康学说中,大他者欲望是符号界的空缺,但它必须以能指的形式支撑符号界。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这可以理解为父名对母欲的命名或隐喻替代。精神病正是拒斥父名的结果。父名的雏形是父亲的禁令,这一能指的隐喻功能建立了语言的第一个意义。精神病由于"父禁"的缺失,语言结构无法内化只能模仿,由此语言成为异物,意义处于漂浮状态。另外,精神病只有遭遇符号父亲才会触发病情,父名从实在界回返,打开一个大他者欲望的空洞,使其不得不以幻觉来填补这一深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革命节日纪念与政治符号建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惨遭北洋军阀武力镇压后,国共两党以“二七”代指这一事件,并赋予其“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内涵,建构了“二七”符号。在北伐前后的“二七”纪念中,“二七”成为宣传国民革命、动员社会民众的政治符号。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通过对“二七”史迹的重新刻写,意图独占“二七”符号的解释权,利用“二七”纪念进行党化教育和反共宣传。中国共产党依据史实对国民党的舆论欺骗进行了驳斥,并通过“二七”纪念重塑了“二七”符号的意义,使其成为自身革命象征和政治认同符号,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二七”符号的建构与重塑、操纵与运用,既是两党关系演变的反映,也是两党宣传能力和动员技术差别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一个符号体系,由多丛意义构成,而又和谐统一。文学活动主体的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人类本能与无意识的类似与升华途径的多种多样,以及语言“约定”的任意性和“俗成”的稳定性,导致了文本涵义的确定性与“延异”。  相似文献   

9.
语言既是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尤其是语言的词及其意义的演变更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本文试图从《蒙古秘史》中"那可儿"一词的词义演变来窥视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者索绪尔提出“语言本身是个系统”。但由于他排斥意义,仅限于声音、文字的语言表层。50年代美国乔姆斯基在其创立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中提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补充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所欠缺的另一半,使语言的系统性成为内外俱全的“完形”。但乔论着重“生成”,若把它转为“阐释”,还有待于“系统论”在语言中的运用。本文试图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古代语言上的“通摄”问题:对语言整体结构的形状提出“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对语言诸要素的存在状态提出“静态性存在”与“动态性存在”;然后再用“价值存在于关系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字、词、语句、篇章以及语音、音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维索尔伦根据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提出了顺应论,根据这一语用综观论,对CCTV和BBC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在语言选择层面和语境选择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顺应观众心理世界和交际渠道上存在顺应程度的不同,从而引起观看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新闻的观看效果,对新闻制作人和新闻作家提出了在语言和语境选择层面的建议:顺应观众对安全感的需求、顺应观众信息处理机制的要求、顺应电视播报渠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密集传播和国际舆论传播新形势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播音语言在传统的播报式基础上呈现出诸多新样式和新特点:播报融入新语气、表达样式多样化、增加实时评论;口语化播报增多、大量应用新词新语、地方台方言播音增多等。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的出现使人们得以站在时事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信息。但即便是在坚持了客观真实的情况下,传播者通过电视话语的陈述所取得的效果也并非都是起初的传播意愿,仍会有失语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美学特性,符号特性,新闻结构的角度对电视新闻的话语失语现象的发生及其因由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高校校报在校园的传播优势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高校校报新闻策划的必要性、新闻策划理念、新闻策划有效途径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只有因势而变,更新策划理念;前瞻预测,引起读者广泛共鸣;深入挖掘,打造独家新闻;创新报道样式等,向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才能在与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络等媒介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 ,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新闻标题的研究对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多从写作学、修辞学、鉴赏学和编辑学的角度进行 ,忽视了对其语音形式的系统研究。本文运用汉语节律学原理和新闻标题学原理广泛考察报纸、电视和广播的新闻标题 ,分析新闻标题中节律的形式之一———重音的表现并探讨其运用规律 ,从中得出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同时期望进一步丰富汉语节律学和新闻标题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新闻立台和“限娱令”的背景下,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和播出时间都出现了双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上面受到央视的强势打压,下面又遭到地面频道和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强烈冲击,省级卫视新闻节目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真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省级卫视新闻类节目的出路在哪里?众多同行都在不懈地努力探索、实践。,不少省级卫视把突破口选择在打造特色品牌新闻专题类节目上,避其央视锋芒,舍弃“大而全”,走“小而精”、“小而专”之路,以差异化的方式参与竞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电视传媒环境变化与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发展变化相互之间的同步对位关系,探索新中国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规律,将电视播音与电视主持纳入同一体系中进行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和电视业界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将播音与主持业务彼此分离的研究状态,提出了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在近期的发展趋势,对目前的一些播音主持概念界定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视新闻的结构转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闻联播》承继了党报与广播新闻的传统 ,融政治宣传与信息播报于一体 ,兼具政治价值和信息价值 ;《午间新闻》、《晚间新闻》、《体育新闻》等栏目的相继出台 ,使新闻报道视阈不断拓宽 ,信息比重日益加大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与新闻结构受到冲击 ;而《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现在播报》等栏目的涌现 ,则不仅标志着一种“用事实说话” ,以事实为主体 ,将直接的意识形态宣传转变为潜移默化心理影响的新型新闻模式的确立 ,也意味着电视新闻传播已从过去相对单向、一元的“传者本位”结构 ,转变为互动、互补的“传者 /受众本位”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一些著名的英文报纸和广播新闻中各选取20篇语篇为语料,对其利用衔接与连贯理论中的指称衔接手段、逻辑联系语和词汇衔接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数据表明,广播新闻语篇中衔接纽带的总数要多于报纸新闻语篇的数量。广播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和词汇衔接手段的衔接纽带的总数和直接衔接纽带的数量也要多于报纸新闻语篇的数量,而报纸新闻语篇中的逻辑联系语的数量要多于广播新闻语篇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拒绝一厢情愿的宣传,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传递,对电视新闻抱持具象性、可视性、趣味性的期待,于是,一个曾被媒体放在角落里的新闻元素—细节,重新彰显光辉。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一个电视人唯有在内容、声音和形式等各个层面都注意细节的锤炼,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