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王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也”,他生活在官僚贪婪残暴,贵族骄奢淫逸,豪强地主恣意兼并士地,“君道秕僻,鲜纲日陵”(《后汉书、儒林传》)的东汉后期,作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唯物主义哲学家王符,无论就其政治学说、经济思想,还是就其宇宙哲学观、社会历史观及法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都有其不可低估的历史影响。甘肃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王步贵同志编著的《王符思想研究》一书,实事求是地再现了东汉后期唯物主义思想家王符的思想全貌,为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王符的学术思想,研究东汉历史的各个领域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王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王符思想研讨会于2005年6月4日在王符故里甘肃镇原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陇东学院等省内外几十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会聚一堂,就王符思想内涵、伟大成就、挖掘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会议还认为,王符思想研究还存在一个研究队伍建设的问题,并呼吁各科研教学机构要重视王符思想研究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文英教授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发表了如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王符的无神论倾向进行了剖析。作者认为,“王符在自然领域,主要根据他的元气自化论,极力排斥天神的作用和影响;在历史领域,则着力用现实的“民本”改造当时的神学目的论;同时对流行的卜筮、巫术、相术、占梦等世俗迷信,也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批判.他的无神论思想尽管有其妥协性或不彻底性,但眼界比较开阔,内容比较丰富,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新的贡献,因而在两汉无神论、以至整个中国无神论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者在论述到天道和人道时认为,王符除了  相似文献   

9.
罗传芳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在王符的思想理论中,属于史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二)有关社会本质及其内部诸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三)人物观”。作者认为,王符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基本看法,是建立在他的宇宙元气论之上的。这种思路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宇宙物质发生论:是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从中可以看出,五符的历史观与宿命论不同,是一种发展、变化,积极有为的理论,这便构成了王符史论的第二个层面,即关于社会本质及其内部诸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它主要包括对德与法、本与末、义与利等几对传统命题的讨论。这些具有历史理  相似文献   

10.
王符继承了先秦以来进步的社会历史观,形成了他的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点,这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和认识路线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因素。本文试就王符《潜夫论》中进步的社会历史观陈述管见涉足探微。一王符认为决定人类命运的首先是人类自己,而不是天地和鬼神的力量。他引用《鲁史》“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观点,给予宗教神学干预人间的是非曲直、“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以沉重的一击。这种打击神怪宗教思想决定国家兴亡的进步思想,是极为珍贵的。  相似文献   

11.
王符的治学指归上通荀学,致其政治思想超逸汉代一般学者。荀子以治学修身为政治根本,王符以此为治政前提。王符以礼法为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是对荀子观念的继承发挥。荀子的礼法关系理论和法治思想被王符继承下来并根据特定的时政进行了发展。荀子以任贤为治政的基础,王符的贤臣准则突出地体现了和荀子贤臣观的承传关系。王符继承和发展荀子学说,不仅由于学术理论上的承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事使然。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民本思想在王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民本思想在王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李学勇一、民本与气本王符的民本思想与气本思想紧密相联,气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根源,民本思想则是以气本思想为基础而阐发出来的。在王符看来,气是宇宙的本原。混沌未开、无地未成的洪荒时期,充盈环宇,纵横八荒的,只有”元气”,...  相似文献   

13.
范晔《后汉书》将王充、王符、仲长统三位合传,首先考察他们共同的批判性和创造性。198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符思想研究》(简称《王》),是论王节信的第一本专著。作者王步贵在《前言》指出:魏征、韩愈、杜甫等异口同声,颂赞王符及其《潜夫论》,清代刘熙载《艺概》褒扬他醇厚如董仲舒。王符是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常被称为王安定,他的字“节信”甚契合原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东汉王符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进行探索,从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以及“以学为基”的教化思想中,探寻其社会统治思想主张,以期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清人汪继培序《潜夫论》称:王氏“其学折中孔子,而复涉猎申商刑名、韩子杂说,未为醇儒。”认为王符之学虽杂法家刑名,基本格调却属儒家一派,这一评语较为公允地说明了王符思想的学派性。王符的人性思想就是有力的证明。但他的人性思想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孔子以来儒学家的说  相似文献   

16.
王符,东汉中后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所著的《潜夫论》一书中,民本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对王符的民本思想作以初步探讨: 一、“民为国基”和“君臣法令之功效于民”的基本理论 王符的民本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说:“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潜夫论·遏利》,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本政》)。乍看起来,这些言论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究其实质,乃是假天之威强调统治者必须按  相似文献   

17.
郎镝 《兰州学刊》2013,(1):55-60
王符《潜夫论》从家族、社会、政治三方面说明名教的影响。"以学博名",以名教思想的教化途径作为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从而影响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基础;关于名教的载体礼制,批评了家族之礼和选举之制的虚夸浮伪的风气,抓住了东汉社会风气败坏的关键。王符在对名教实现途径、名分体系、理论基础等提出批评的同时,也确立了汉魏之际士人"独行"社会观。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符生平的几个问题,刘文英教授在1990年第4期的《兰州学刊》中,进行了考证和辩析。一、王符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刘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证后认为,王符的生平应该是公元82年,所处时代应该出生在东汉前期的章帝之世,中年也是在东汉中期的和帝,安帝,顺帝时期度  相似文献   

19.
王符当对时社会经济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卓见的经济观点。他认为,"人地相称"是农业建康发展的条件,并将其与边防相联系,主张移民充边。出于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他要求统治者惜时爱日,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在传统重农抑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本末观。另外,王符还针对浮华成风的社会弊端,提出了崇尚节俭的思想。王符的经济思想多有创新之处,对今天的经济建设不乏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和董仲舒的天命论式政权合法性的提法不同,王符提出了民心论式政权合法性的主张.同时,围绕天人关系以及政权合法性等问题的讨论,王符治道思想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异端平民色彩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