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蕾 《东西南北》2014,(20):40-42
B00007758号员工在央视新址一号塔楼7层25号常规编辑工作站的混合制作岛审片子,看到某守门员呆立着的应声入网的进球,兀自大叫:“假球!著名的假球!”  相似文献   

2.
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刮了多年,人们深恶痛绝。上禁下纠,其总势头在减弱,有目共睹。随着“气候”的变化,那不正之风在新形势下也似乎产生了新特点。报上刊载中比较“闻名”的,南有晋江造假药,北有坏肉做罐头。散见于社会上的,哪就更多了,如自行车中的假“风凰”、假“永久”,手表中的假“上海”,各种各样的假名酒,还有假驼毛、假羊毛衫、假阿胶、假彩电……若给于归类,则统属假货。除假货泛滥之外,还有诸假也成灾。如伪造、滥发的假文凭;买空卖空的假公司;报喜不报忧的假指标”;盗名窃誉的假文章……可谓“假”得无奇不有。“假风”之恶劣,人人皆恨。与“假风”斗争也由此而起。为禁诸假,中央多次下达指示,三令五申。为保护企业利益,维护名牌声誉,一些单位请法律顾问登报发表声明。为揭露剽窃行为,作者上法院指控,要求法律保护。为惩假货,政府执法如山,火焚假药,人心为之大快。在狠刹“假风刀的同时,笔者曾耳闻各种议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最触目的现实之一,是整个社会作假成风。假话在泛滥了数十年之后,如今已与走后门一样,成了一部分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功。假冒伪劣商品在遭了十多年围剿后,而今已象咖啡伴侣似地溶入了我们的生活。按理说,这两种“老传统”够骇人听闻的了,但与这几年的“推陈出新”相比,它们就小巫见大巫了。现在,假单位,比如假公司、假集体企业、假乡镇企业、假“三资”企业;假活动,比如假开发、假引进、假考察、假退休、假邮购、假介绍工作、假结婚、假离婚;假文书,比如假文件、假证明、假钞票、假支票、假发票、假帐本,这些弄虚作假的东西,已多到了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改革道路进行理论提炼几乎成了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公共命题”。近年来虽然诞生了许多相关成果 ,但对中国改革过程的理论提炼工作远未完成。本文在对有关观点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认为中国改革道路的渐进性特征不表现为改革过程推进的速率上 ,也不表现在改革内容选择的次序上 ,而主要体现在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众多“过渡环节”上。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于原有“宪法秩序”的制约和终级目标的不确定性制约。在此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隆后期 ,延至嘉庆初年 ,封建王朝的体制弊端、“古稀天子”的倦政庇护和文武同僚的阿附沉默 ,客观上纵容、助长了权臣和贪财枉法 ,蠹国病民 ,使他成为清代乃至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贪官。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曾在报刊上读到一篇被拐学童的故事,遂讲给女儿听。当讲到该学童发现被拐后,机智地摆脱人贩子,找到警察叔叔要求帮助时,女儿竟紧张地瞪大了眼睛,直到得知该学童已被警察叔叔送回家,小女儿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说:“幸好警察不是假的!”。警察也可能是假的?!孩子天真的心灵怎么会蒙上这样的阴影?环顾四周,“假”字已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假酒、假烟、假糖、假饮料、假“纯棉”、假“真皮”,到假货币、假公章、假证件、假合同、假文凭……,几乎应有尽有。“作假”之祸水甚至蔓延到了神圣的课堂,如各类竞赛…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中国的生意场中,干百年来一直高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以诚招人,以信取利,这是生意人的道德,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是今天,假烟、假酒、假药、假种、假合同、假发票、假商标,怎一个“假”字了得。店家漫天要价“宰”,顾客就地还钱“砍”,宰得凶,砍得狠,宰宰砍砍,商场成了“杀”场,令人毛骨悚然。官场情况又如何呢?“为官一时,造福一方”,此乃为官之道。“为民造福”在古代常称之为“及物”,明代方孝儒曾书“仕戒”,告诫掌权的官员:“及物而仕,乐也;适已而弃民,耻也”。象原北京市…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市场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的确谈不上大的成功,在生产目的上富裕、平等与福利三大指标衡量似有“东不及西”和“北不如南”的感觉。这一现实,使一些国家纷纷提出改革,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重新确认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在我国则出现了“国有财产私有化”的主张,并且在自由化思潮中被少数人当作蛊惑人心的投石。私有化主张的基本论点有二:一是说“财产公有与市场机制是一对相互否定的范畴”,没有“多个独立的产权间的相互交换”,那么完全的、不被扭曲的市场是不会出现的。二是说“……与个人所有制实际上没有挂钩的公有制”,是一种“虚幻的‘无主所有’的所有制”,“因而严重扭曲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造成了“效率低下”。美国某大学的中国学者和博士生的建议书更说得危言耸听:《国有财产个人化:中国经济改革的趋势和选择》。一句话,中国改革在一些人看来除了只有彻底的私  相似文献   

9.
时下流行一语:“除了人,什么都有假的。”然溯其根源,此话又有不确之处,因为造“假”的恰恰就是人。自然界其实本就没有假物,“假”乃是人的一项专利。故世上必先有假人,而后才有假物,只不过人假难以分辨,物假容易鉴别。“假”害成灾,于是打假便应运而生。从“投诉电话”到“质量万里行”,从“消费者协会”到“反不正当竞争法”……可是,“假”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蔓延之势;不仅横扫“长城内外”,而且冲出国门,飘洋过海,以致国际社会亦  相似文献   

10.
“你的做法足以让我由于鄙视你,而离开你。”拓笔愤怒地冲着中国妻子子娟大声说。  相似文献   

11.
一在当今世界上,改革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在倡导改革。改革,给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事业带来了春天。可以说,程树榛的“改革题材”小说,正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潮峰到来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氛围中孕育而生的。诚如作家自己所谈:“毫不隐讳,我是在改革的热流推动下,在改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华民族“走俄国人的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社会主义又开始了它自身改革的历程,“走自己的路”,在向世界的全面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本文拟就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位巨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作一哲学的审视和反思,以深化我们对唯物史观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读者诸君您可注意到,当前报刊上有一种时髦用语:“××误区”,譬如“谨防××改革走入误区”、“走出公务员制度认识上的误区”、“人才竞争中的认识误区”、“进补热中的误区”等等, 当今中国及其改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误区”令人陷入?,应当看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通盘考虑,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定方案,积极推进”。为什么1993年至1996年全国性的机构改革刚刚结束,机构庞大等问题又“亟待解决”,而且要“通盘考虑”?原因就是机构设置与机构改革问题报复杂,不能孤立进行。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过程及形成恶性循环的原因;提出了政府机构平衡发展的理论,说明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长期性;论证了机构改革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性,指出中国机构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全方位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陈薇 《东西南北》2011,(21):52-54
同妻,男同性恋者的异性恋妻子。这些女性沉默而隐秘,是生活舞台上无声的在场者,在博客签名档,同妻们写着:“世界于我,本应是更美好的模样。”然而,现实却残酷地让她们中了命运的“黑色彩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巨大变动、民众的精神躯体总要遭受一次巨大的剥裂,这种剥裂痛苦又夹杂着迷惑,常使人发出许多凄楚、哀婉,甚至愤怒的咆哮。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由一个禁欲的“大一统”的僵硬模式走向一个活泼、自由,但又不失混乱和恐怖的前景,因此,许多中国人,甚至可以说是全部中国人都发着不安的呻吟,而在这交响曲中,最令人恻然动容的就是关于“道德堕落”的呼号和“道德重整”的热切期盼,哀哀状可见。然而,事实上,这是秋虫的不明季令,是燕雀之怪天气灰黯,也就是他们不明白“道德”的本质究竟为何物,每一个社会化的人该怎样对待道德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25~29日,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统一基金会”在莫斯科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俄罗斯与中国发展前景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未来”的研讨会。会议分为5个讨论单元:“中俄两国的发展模式”、“中俄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俄两国的政治发展”、“中俄两国对外政策和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对劳动者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使劳动者获得了人身自由,二是使其转变为“被雇佣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前提的,大量的劳动者在改革进程中逐步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同时也成了出卖劳动力的“被雇佣者”.中国的劳动力商品化是在农村与城镇两个领域分别进行的:农村居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城市大开发完成了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城镇居民则主要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中通过“买断工龄”、“下岗”完成了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不同,中国的劳动力商品化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农村劳动者与土地(生产条件)分离过程的“非暴力”性、劳动者与生产条件分离的“补偿”性、劳动力商品化的不彻底性、劳动力商品交易局限于非农产业.以上特点为研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形成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及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绝不亚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改革。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有利于大大提高农民作为乡镇企业所有者的主体意识,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新农村的决心;有利于大大提高农民文化技术与管理水平,使农村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乡镇基层政权机构的改革,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农村的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合作制”本身具有的优点和不足决定了它仅适宜于作为小型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大中型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则应以股份制作为目标模式为宜。文章最后指出,“股份合作制”这个名称并不科学,但在产权改革中也不必在名称上争论不休,关键在于是否循着产权改革的道路往前走。“一步到位”是做不到的,“分步到位”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赶超战略”及“转轨”问题小议——对《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若干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胡欣欣在《日本学刊》1994年第2期上,我曾就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机制”问题作过一番探讨,并提出,当时日本经济中出现的国内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