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新年伊始,四川工交战线喜传捷报:200年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以下同)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128.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2%,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20.9%高10.6个百分点;剔除去年春节放假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8.66%。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产销衔接良好。1月份,全省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57%,比上年同期提高4.1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实现了“开门红”。2004年四川工业生产增长率创近十年来的新高,全省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65.2亿元,同比增长18%,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提高48.2%,带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全省规…  相似文献   

2.
三普资料表明,瑞安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本文拟就瑞安工业的特点及今后发展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小商品、大市场”是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基本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瑞安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为该市经济注入了活力。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5.17亿元,比1979年增长58倍。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12.59亿元,比1979年增加184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3.30%;年未职工人数15.3万人,比1979年增加《.5倍,乡镇企业数已达1.7多万家。由于乡镇工业发展历史较短,我市的大部分的乡…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以来,阿坝州规上工业经济以平均每年20.8%的累计增长速度,连续3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规上工业企业户数由2011年的65户,增加到2013年的93户,净增加28户,增加值总量更是由2011年的47.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83.6亿元,净增加36.1亿元,但阿坝州规上工业经济效益运行情况却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业提速增效,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757.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7.8亿元,增长23.7%。全市工业发展中,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成都市320户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65亿元(见表1),比2004年增长37.6%,高于全国(22.74%)和四川(29..96%)的增长水平;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四川的比重分别为0.99%和53.79%,比2004年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07个百分点和下降0.01%。表12005年全国、成都市分行业高技术工业产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成都市…  相似文献   

5.
1991年以来,我镇的工业经济在镇党委、政府倡导的“深化改革、团结协作、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仓桥精神推动下,得到稳定、快速发展,产值、销售、利润、外贸出口拨交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县的排行榜上由“八五”初的中等水平分别上升到“八五”末的前五位,固定资产原值由1991年的0.87亿元增加到5.5亿元,固定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69%下降到34%,创出了我镇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十五”发展概况“十五”期间,自贡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五年五大步:2001年实现“增速达20%,利润翻番”;2002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利润再翻番”;2003年实现产值利润增长“双二十”;2004年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1.1%和70.3%;2005年生产、效益将再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预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5倍,“十五”期年均增长28.6%;完成工业增加值7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5倍,“十五”期年均增长28.1%,超计划16.6个百分点。运行质量持续改善。2005年预计实现利税总额20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9倍,“…  相似文献   

7.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石嘴山市工业园区(以下称园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截止2007年底,园区规模工业已经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65%,园区19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8%;完成工业增加值62.83亿元,占64.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7.12亿元.  相似文献   

8.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工业发展的现状“截面”分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省共有法人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分别为47033个和26.08万户,占全国的3.24%和4.9%,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员306.23万和95.6万人。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13.8亿元,占GDP的31.6%。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9.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12.58亿元,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十五”期间来自工业的税收累计达1317.7亿元,占四川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44%,其中2004年工业提供的税收就达368.57…  相似文献   

9.
2001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直接、间接影响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方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改革,全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省12274个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08.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5%,位居全国第三位。经济效益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146.02亿元、利润571.49亿元,利税1059.2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43%、4.46%、7.26%。为“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吴忠市按照“再造新优势、建设新吴忠”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保持了快、稳、好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相似文献   

11.
工业经济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8亿元,占50%,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比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5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亿元,工业税收3.5亿元,占58.3%,比上年增长30%。由此可以看出,工业是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构建“实力缙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情》2004,(8):10-12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1年以来,广安新一届市委、政府,响亮提出了工业发展“五年突破百亿关,提前三年翻四番”的宏伟目标。 2003年全社会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亿元,是1993年(7.78亿元)的5.7倍,较2001年(34.78亿元)增长26.5%。全市1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99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名列全省第一,超过全省水平16个百分点,较1993年(7.36亿元)增长158%,较2001年(9.51亿元)增长99.7%;完成工业总产值48.7亿元,同比增长42.1%,较1993年(15.76亿元)增长209%,较2000年已翻一番。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电子信表行业生产保持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47.58亿元。,比支年同期增长36.2%。比1995年净增237.28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95.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生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2000年电子仪表行业完成增加值为3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25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5.89亿元,比支年同期增加了18.29亿元。工业增加值率17.1%。比去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比1995年净增21.81亿元。  相似文献   

14.
钟本丽 《青海统计》2002,(10):24-25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全市上下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的战略方针,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盐化工、中藏药、生化食品、新型建筑材料、绒毛纺织和皮革等六个支挂产业。扭转了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续10年亏损的局面。2000年、2001年、2002年截止6月底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243万元、7501万元、5578万元,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工业企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威远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6亿元,比2000年增长91.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增长最大。  相似文献   

16.
珙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分析 2008年,珙县工业经济综合考核在宜宾市十区县中排名第一。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7.9亿元,同比增长67.86%;工业增加值达23.66亿元,同比增长45.86%;实现利税9.97亿元,同比增长98.8%。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8.4%,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叶壮 《四川省情》2006,(12):44-45
内江工业“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围绕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条主线,着力培育壮大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市经济的大跨越。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年销售收入上1亿元的企业达到100户,年销售收入上2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年销售收入上200亿元的企业1户,全部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利润超过30亿元,在全…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在省、州上级部门以及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五”末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数字看发展(一)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九五”末,格尔木市工业增加值仅为6.15亿元,“十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企业户数由“九五”末的450户增至72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成为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比较“九五”末和“十五”末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钾肥产量由64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占格尔木市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19.
王钢 《上海统计》2000,(10):38-38
浦东开发开放十年成绩斐然,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浦东的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也在这一历史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浦东新区乡镇企业的工业总产值(90不变价,下同)从1990年的48.7 9亿元上升到1999年的306.22亿元,十年的平均增速为20%以上,成为浦东大地上“异军突起”的经济力量.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1.31亿元增长1999年的124.57亿元,十年的平均增速高达157.7%,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新区全部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7%上升为1999年的40.7%.这充分说明浦东开发开放吸引外资的成果显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八五”时期,金华市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拥两番的目标,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910.2亿元,比1990年增长7.34倍,年均递增52.8%;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得到进一步重视,企业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新产品,从而使全市工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4%.从金华市9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来看,1995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如下:一、技术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