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关中遗民诗人李柏,在明亡后五十余年间,除短暂漫游湖湘及坐馆授读外,终其一生甘于贫困、苦隐林间、躬耕陇亩,寄情山水以砥砺情操,始终保持着遗民气节。山中岁月虽然极其困苦艰难,但他却怡然自乐、吟诵不绝。李柏身上体现出的生存方式与文化心态,既具有明代遗民社会的群体风貌,又有不同寻常之处。其"冰雪诗"朴质率真、幽逸冷隽,是其不失志节,以及故国之念等心灵世界的真实展现。  相似文献   

2.
唐代许多文士有过隐逸的生活,而隐逸生活的动机目的多有不同,所以他们的隐逸方式与具体的隐逸生活内容也就显得多种多样.既有终身隐居的,也不乏亦官亦隐或一段时期隐居的.他们中有的修身养性、苦研道经、采药炼丹,有的游山玩水、躬耕玩赏于田园别业,又有读书习业以待时而出者,也不乏教授生徒、著述传经以为隐逸生活者,可谓多姿多彩,颇值得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7,(9):245-250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遗民与遗民画家主要集中在元明清之际,伴随着朝代更迭而层出不穷。作为画家所需要的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素材却被国家灭亡、自身生存危机的现实境遇所替代,抉择是遗民画家首要面临的问题,出仕和不仕甚至成了评判人格的标准。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遗民画家在亡国背景下,面临艰难处境所表现出的绘画艺术观念,从而了解他们在逆境中迷惘、成长与重生的精神诉求。作为一个艺术群体,他们在政治立场、人生观、创作手法上有着近似的一致性,这就可能引发一门新的学科,即"遗民群体文化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遗民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民".同以往"易代"不同,清王朝的崩溃对文人而言已不再只具有政治含义,而更富于文化含义.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文化失落的痛苦使他们具有一种共通的"文化遗民情结",他们的所有言行几乎都与这种"情结"相联系.从文化遗民的意义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矛盾、复杂的郑孝胥,更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写有不少谈遗民的文章,在民族命运面临深重危机的情境中,周作人与遗民文化的此番对话别具深意。周作人的遗民话语呈现了遗民思想与生存的真实性、复杂性,他肯定的是思想通达而兼具民族气节的遗民,对历尽劫难仍保有闲适情趣的遗民深具同情。在移民、忠义、降节者几种乱世人生选择中,周作人对遗民式生存有所肯定,然而其“以气节为时俗”和“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思想观念又使他对遗民式生存进行了价值颠覆。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者的生存境域是文学研究中的显题,而生存境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这些问题在文学作品中都是作者较为关注并得到表现的对象.明清之际关中遗民作为一个较为独特的士人群体经历了明清易代与神州板荡,他们身居异朝,心怀故国,或隐逸、或游幕、或秉承晚明的结社遗风,他们的生存境域直接影响了清初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的表现形式,其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反映了遗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躬耕地向来有南阳、襄阳两说。持襄阳说者的主要理由是:历代文献均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属邓县,邓县归南阳郡管辖,宛县为曹操势力范围,如果诸葛亮隐居于此,刘备不可能前往曹操占领区自投网罗。历史文献证明,三国时隆中不归南阳管辖,而诸葛亮躬耕之地亦非曹操占领区。且刘备屯兵博望,要短期内三顾草庐,路程必然不远,这只能是南阳而非襄阳。  相似文献   

8.
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华 《理论界》2008,(7):104-106
遗民生存价值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信念的基础,乃至生命的支撑,而不单单是对历史进步的影响。虽然晚清遗民在民初的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对当时历史发展走向也未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他们的社会影响依然不应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透视晚清遗民的生存状态。本文从政治影响、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学术影响三个方面对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清初岭南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地域个性,又与江西遗民诗群、江浙诗群联系密切的创作群体。该诗群由本地遗民与少量外地籍遗民组成,核心人物是屈大均和陈恭尹,社会结构总体呈现出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格局,社会活动范围分为隐居家园与游居他乡两类。该诗群在心态上具有极大的趋同性:异常炽烈的民族情感与顽强不屈的救国精神,强烈的本土意识与对乡邦文化的热爱,避世心态与避祸心态的合一,传继天下道统、文化救国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易代之际,温州产生以林景熙为代表的遗民群体,严守气节,拒绝与元政权合作。除了杜门诗文著述以怀念故国外,遗民大多选择隐居避世、课子读书,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过起了田园诗歌般的悠闲清贫生活。然后遗民“遗世”而不“遗民”,以林景熙为领袖的遗民,依旧关心地方福祉,仍然积极参与到地方公益事业和宗族事务中来。关心民生利病,兴除利弊之举,同时,随着时光流逝,南宋遗民在传承文化的感召下,多以学官出仕元朝。  相似文献   

11.
"河汾诸老"是金末元初隐居或半隐居于河汾地区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希望身居官位,建功立业,安定天下,但理智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想从忧患中挣脱,将理想放弃,在山林中寻找隐居生活的乐趣.但扎根心底的济世情结却无法解开,从他们身上,可见古代文人共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孔定芳 《人文杂志》2004,(5):162-170
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引发了清初思想的勃兴 ,“明亡之思”成为身遭家国之痛的孤臣孽子思考的焦点问题。在其“明亡追究”的诸多层面 ,蹈虚凿空的明末学风成为众矢之的。反思和批判的结果 ,导致清初学风发生巨大转捩———由浮虚而趋健实 ,崇实黜虚的经世致用思潮遂蔚然隆盛。遗民学者凭藉着“著述经世”、“以史经世”和“学以经世” ,寄寓其期许与诉求。  相似文献   

13.
周雪根 《殷都学刊》2009,30(1):85-88
对功名仕途的鄙弃,对隐居生活的讴歌,在元散曲中比比皆是.不过,散曲家们口口声声说要"离世"、"弃世"而实际是"口离心不离".许多人身居尘世,享受着尘世的物质,眷恋着尘世的好处,却要口口声声讲"归隐".这是他们转移失意心理、消解功名情结的一个最好方法.这与全真教的广泛宣传、大力鼓吹有必然的联系,也是市民意识日益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资本保全:一个综合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领域,收益计量是会计计量的核心内容,而资本保全理论又决定收益计量.有些会计文献中"资本保全"几乎被作为一个会计基本概念.但回顾会计文献,并没有发现对资本保全理论的完整论述.本文研究了资本保全的理论起点;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扩展;资本保全观念对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资本保全模式及我国国有资本的"不保全性".构建了资本保全理论的一个综合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郑成功收复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一批注重汉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跟随明郑政权东渡台湾,形成台湾明朝遗民群体.他们坚持汉族"华夷之辨"的儒家正统观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明郑政权在同清朝政府的斗争中,又产生分据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明朝遗民对抗满族统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湾后转化成热爱台湾这块不受清朝统治土地的本土意识.这种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并存与互动,构成台湾汉族民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的两个思想层面.  相似文献   

16.
赵园 《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08-115
关于"经世",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经世,就是经国济世,可以简为"经济",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不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政治"(参看王尔敏:<经世思想的义界问题>).所谓的"经世之学",又可以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两类,后者如明代丘溶的<大学衍义补>,以及其他与水利、漕运、盐法、钱法、军事等等有关的著述;至于前者,有人认为南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金代遗民词人面对金元易代的现实,心怀家国倾覆之痛,在创作中吟唱着黍离之悲与沧桑之感。而另一方面,遗民词还具亲近山水自然、追求隐逸自适的情感特质。在艺术风格上,遗民词则具有豪迈悲怆与疏逸高旷的风格,这既是对金词审美风格的总结,也体现了金词风格的多样化和丰富性。论其缘由,实是金代120年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果。正是此种语境下,遗民词在书写故国之感的同时,又包含了描山摹水之理性达观的情感倾向。而词家不凡的汉文化修养,又使得遗民词兼具豪健与疏逸风格。同时,遗民词的俚俗风格与隐逸内容,也是民族文化融汇的结晶,而这正是元曲的主要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宋末元初江南遗民群体迅速崛起,可依据生存姿态及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坚决不仕者、屈身就仕者及游走于二类之间者三个阶层.而宋元易代所导致的文化和文人地位的巨大转变,以及"华夷之辩"思想的勃兴则可视为这一群体繁盛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查晓波 《江淮论坛》2001,(6):100-102
陶渊明躬耕田园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不断探求的思想历程.厌弃官场,抛弃仕途是诗人躬耕田园思想形成的标志;躬耕田园,展示美好的社会理想--桃花源,体现了诗人思想由"田园"而"桃源"的飞跃和质变.  相似文献   

20.
罗惠缙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65-168
清末民初是遗民辈出的时期,从遗民关系的基本形态看,主要的类型有父子兄弟型、姻亲型、乡谊型、学缘型、业缘和趣缘型.民初遗民在社会的进步与反动的二元对决中基本被视为"落后"与"反动"的代名词,然而在中国学术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民初遗民却扮演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群体关系入手是深入研究民初遗民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也是深切把握遗民各自所处的位置、相对的身份以及文化实绩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