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三中全会以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当代中国调整和改革工业化战略的根本依据.同既有的工业化道路相比,当代中国的工业化,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政治方向,而且还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第一,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情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决定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或经典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翻版,必须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第二,就中国工业化进程而言,最大的改革就在于给社会主义工业化引进了市场手段,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崭新道路;第三,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中国工业化必须根据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特点,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业化新模式.同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转换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向外学习、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内外双重动力.  相似文献   

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产生、形成、贯彻,使新中国顺利地、稳步地进入了社会主义,开始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首先,国家工业化是我国独立、富强的基础;其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再次,"一五"计划是贯彻、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环节;最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使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 ,这是毛泽东终生的夙愿。新中国诞生后 ,他呕心沥血 ,忘我工作 ,并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选择工业化道路内在的动因就是中国的国情 ,这是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当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十分落后 ,工农业生产水平仍然很低。虽然有一些现代工业 ,但是工业基础十分落后和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使我国百余年来国弱民穷 ,受尽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因此 ,毛泽东认为 ,在革命胜利后 ,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改变国家的这种经济状况 ,使贫穷落后的农…  相似文献   

4.
李波  刘锐 《理论界》2008,5(5):16-17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苏联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联系本国的实践,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认识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这一思想成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产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伯文 《东南学术》2008,3(3):76-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经济落后农业大国的中国国情,又着眼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经过近30年探索而推动的新型农村工业化,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它使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同时并进,相互融合,初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独特路径的选择.是世界工业化史上的一个创举,对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的。他们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在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初步提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时候,摆在党和毛泽东面前的工业化道路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一是苏联…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紧紧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脉搏,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现代化进程大大向前推进。邓小平提出了比毛泽东更切合实际的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农轻重协调发展作为工业化战略重点,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地区非均衡发展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以当时我国工业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基础和实现条件为依据,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他从当时的我国国情出发,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路子: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把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作为我国工业化的具体目标;十分重视我国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强调实现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是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灵魂和基本精神;从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路子,是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线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伟大独创性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对于如何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为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把国家的工业化作为革命的最高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其主要含义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思想.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建立既顺应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潮流,也适应了世界民族国家工业化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改革既顺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型的需要,也适应了工业化深入发展要求。因此,适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型中奋进的潮流和在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我国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李铁 《兰州学刊》2012,(9):219-221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可以从完善当今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使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谢伟 《中州学刊》2015,(4):130-134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现实困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榜样作用等多重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使新中国迅速走出了屡受战争破坏的阴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而且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这种工业化道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轻工业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环境污染严重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涵意,首先就是实现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与进程直接决定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特殊性。中国是在一个经济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农业国里,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人民民主专政开始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关系基础的。也就是说,历史与国情的基本事实把中国的工业化摆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基础与起点上,从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具体地说,这一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中国工业化的最初物质技术基础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由于没收了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为国有资产,银行也转归国家所有,这样巨大的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和国家手里,就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建立了主体力量和前进基地;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社会主义的环境系统。中国实现工业化,既不可能再走资本  相似文献   

15.
刘荣材 《理论界》2014,(7):8-10
在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拓性探索中,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正确地把握了制度变迁与工业化建设的内在关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思想。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进行审视,主要包括: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工业化建设的政治制度前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工业化建设的产权制度前提;在工业化路径选择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怎样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特点出发 ,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对此进行了艰辛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一、中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旧中国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 ,要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因落后而挨打 ,就必须使国家工业化。刘少奇认为 ,旧中国之所以落后 ,一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 ,近代化的机器工业、运输业、农业还很少 ,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是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二是因为中外反动统治者在中国的长期统治 ,掠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迄今是否已完成了工业化?如果没有.中国的工业化正处在什么阶段上?现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特性如何?如何加快中国工业化的步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探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回答"中国迄今是否已完成工业化.的问题,不得不使我们对工业化的内涵和标志作一番考察.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解释恐怕是斯大林的论述.斯大林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工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工农业总产值的70%,那么这个国家就意味着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沿用这样的概念.我认为,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因为它并没有概括出工业化的本质和内涵.那么,工业化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业化的实质是使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工业化过程也就是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或者,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从更抽象更本质的意义上讲,工业化实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继续完成工业化和推进信息化的双重工业化目标任务,并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历经以市场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和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的两个阶段探索,成功地探寻到了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双重超越,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工业化后起国、处于世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信息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谈“156项工程”在中国工业化初创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日梅 《理论界》2004,(1):39-39
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核心,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由于这“156项工程”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通过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业区域布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加强了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建设,起到了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我国原有工业布局是很不合理的。据1952年统计,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于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使他成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先驱之一。刘少奇根据过渡时期经济的历史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构想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